臑腧

臑腧

【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三角肌筋膜、三角肌、岡下肌。皮膚由腋神經上支(皮神經)分佈。皮下組織厚而緻密,併發出纖維束連於皮膚。針由皮膚、皮下組織穿三角肌筋膜入該肌質內。三角肌由腋神經支配。該神經起於臂叢的后束,與旋肱后動脈伴行,穿四邊孔(或間隙),繞肱骨外科頸向後,在三角肌的深面分為上支和下支。除該肌後部由腋神經下支有肌支支配外,肌肉的其餘部分及被蓋該肌表面的皮膚均由上支的分支支配和分佈。岡下肌由肩胛上神經支配。

基本介紹


臑腧 Naoshu(SI10)
【標準定位】在肩部,當腋后紋頭直上,肩胛岡下緣凹陷中。
取法】正坐垂肩位,上臂內收時,當肩貞直上,肩胛岡下緣取穴。
【特異性】手、足太陽,陽維脈陽蹺脈交會穴。
【功用】舒筋活絡,化痰消腫。
【主治病症】:肩周炎,腦血管病後遺症,頸淋巴結結核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或斜刺0.5~1.5寸,局部酸脹,可擴散至肩部。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