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洞

山西浮山縣

位於山西省浮山縣張庄鄉梁村。佔地面積1224平方米,始建於唐武德二年(619年),歷唐、宋、元、明、清五胡,屢毀屢建。整個建築分前、中、后三部分,由南至北建於一條中軸線上。老君洞洞深8.3米,寬10.1米,洞內左右各卷石洞一個,有石碑各一立於洞中。

目錄

簡介


老君洞
老君洞
老君洞
位於南岸區上新街以東約2千米的山上,系南山風景區景點之一。老君洞始建於唐代,原名廣化寺,為佛教寺廟,明萬曆九年(1581年),以尊道教始祖李老君,與大禹廟塗山寺交換,改為道觀,名“太極宮”(俗稱“老君洞”),曾經一度成為天師道場。明末毀於兵戟,后道士重建,清道光、同治、光緒年間幾經重修擴建。老君洞現有9殿8洞,建築布局憑藉天然的地勢,依山建殿,以壁鑿像。山門坐北朝南,為八字形牌樓式,磚石結構,就崖建造。門額龕托之上繪有太極圖,雙側各有浮雕一幅,左為“白鶴載老君”,右為“青牛步青雲”。自山門而起,沿峭壁呈“玄”字形層層棋布,盤恆而上,共有三清殿、文武殿、觀音殿、呂祖殿、真武殿、三豐殿、邱祖殿、斗姆殿、玉皇殿九座殿宇,均採用中國的園林造型,飛檐翹角,甚為美觀。山巔的石崖上還有“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石刻,觀內則留有佛、道二教的摩崖故事圖像,其中尤以九龍碑與八難岩二部浮雕最為珍貴。另有摩崖石刻文字多處。此外,老君洞景區旁的老君坡上,還曾經發現過新石器時代遺址,當中出土的石器都是珍貴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