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霄潮劇團

雲霄縣惟一的專業戲劇表演團體

雲霄潮劇團創作劇目寶《鏡篇》、《易婚記》、《斷鴻曲》、《淚灑秦淮》、《圍城記》、《冒官記》連續參加省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二十屆戲劇調演並獲獎,成為全省同類劇團中的佼佼者。

劇團發展


雲霄潮劇團是雲霄縣惟一的專業戲劇表演團體,成立於1951年8月,擁有演職員75人,自1981年10月始,劇團創作劇目《寶鏡篇》、《易婚記》、《斷鴻曲》、《淚灑秦淮》、《圍城記》、《冒官記》連續參加省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二十屆戲劇調演並獲獎,成為全省同類劇團中的佼佼者。
歷年來,劇團創作大量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優秀傳統劇目,其中《菱花傳》、《左良玉》等劇目歷經三十餘年仍盛演不衰;《太子登基》、《曲判記》、《狄青會姑》、《百花掛帥》等,都是觀眾百看不厭的保留劇目。在閩南、粵東,以及新加坡、香港等海外地區,有較高的聲譽。
劇團通過自身建設與完善,愈發廣受觀眾歡迎,在激烈的演出市場競爭中日益凸顯優勢,並連續8年出國、出境演出,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促進海內外文化藝術交流作出了貢獻,開漳聖地雲霄縣由此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戲曲)之鄉”,福建潮劇也被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009年還應邀參加中國中央電視台“中華情”演出。
劇團演員實力雄厚,有湯巧藝,湯挺峰,何鳳英,楊少雲,陳蔭花,張麗蓉等。近幾年,劇團又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新演員,如方珠鳳,方小蝦,湯藝勇,等。
近年,劇團加大新劇創作力度,編導了如《真假公主》《巡按報恩》《金銀鎖》《陸文龍》《帝后春秋》《茶女皇后》等一大批優秀劇目。2015年,劇團歷時兩年精心打造的大型潮劇《開漳序曲》在漳州上演后,獲得眾多好評。

潮劇藝術


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潮調、白字戲,主要流行於潮州方言區,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主要分佈於粵東、閩南、台灣、香港和東南亞等地。潮劇由宋元時期南戲逐漸演化,吸收了戈陽、崑曲、皮黃、梆子戲的特長,結合本地民間藝術,最終在唱腔、語言、音樂、表演、舞台和服飾等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

唱腔

潮劇演唱用真聲,唱念用古譜“二四譜”,韻味濃郁。唱腔是以曲牌聯綴為主的曲牌體和板腔體的聯和體制,至今仍保留著一唱眾合(幫腔),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的形式,風格獨特,表現力很強。早期潮劇的“幫聲”,即登台演員唱至最精彩片段時後台眾聲“齊唱”相和的現象,在其他戲曲中甚為少見,是潮劇的特點之一。

語言

潮劇語言有著鮮明的特色:一是鮮明的地方色彩;二是濃郁的生活氣息;三是生動的形象比喻。但是在舊社會由於潮劇藝人多是賣身的童伶,文化層次低,他們傳習下來的戲劇語言雖有特色,但大多數偏於粗俗,有些文人參與編寫的,則又偏於深奧,未能達到“雅俗共賞”的藝術境界。建國後有不少新人進入潮劇團,促使潮劇的文學品位不斷提高。《蘇六娘》是雅俗共賞的好例子。劇中渡伯是老丑,桃花是花旦,“過渡”這場戲的語言非常富於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蘇六娘和郭繼春都是有才學之人,作者設計他們的語言多為詩詞和民歌的融合,近於“本色”。

音樂

潮劇伴奏音樂先後吸收民間鑼鼓、古詩樂、細樂、廟堂音樂等樂曲和演奏形式,具有地方色彩和獨特的演奏特點。潮劇保留了較多唐宋以來的古樂曲,音樂曲調優美動聽,管弦樂和打擊樂配合和諧,善於表現感情的變化。根據樂器的不同組合,傳統的劇目又分為大鑼戲、小鑼戲、蘇鑼戲。大鑼戲最具特色也最為古老,唱詞典雅,曲牌完整,唱腔纏綿,音樂多用重六、活五調,善於表現低沉氣氛及悲怨情緒;小鑼戲的劇目多是生活小戲,生活氣息濃厚,音樂多用輕六、反線調;蘇鑼戲氣氛莊嚴、熱烈,劇目多為公堂訴訟、征戰打鬥戲。

表演

潮劇圈內人說起潮劇表演特色時,最常聽見的有三種:一是“三小”說(潮劇較有特色的是小生、小旦、小丑);二是“細膩”說;三是“避硬就軟”說(長於才子佳人,短於帝王將相或迴避以男主角為主的戲)。
潮劇是以行當的唱、念、做、打為表現手段,行當齊全,生、旦、凈、丑各有應工的首本戲,表演細膩生動,身段做工既有嚴謹的程式規範,又富於寫意性,注重技巧的發揮,其中醜行和花旦的表演藝術尤為豐富,具有獨特的風格和地方色彩。譬如扇子功、項衫丑、踢鞋丑,老丑戲《柴房會》中,丑角的溜梯功更為潮劇所獨有,在戲曲界享有盛譽。

舞台

潮劇的舞台特色,古代的文獻透露了最早的信息。明嘉靖年間的《荔鏡記》中,每出都有插圖,可以看到有建築物的格局,有點綴的花草木石,有應用的大小道具,桌椅的使用和位置比較固定,屏風的裝置規格化。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舞台從六柱擴大到九柱、十二柱,檯面竹簾改為彩綉,而且以潮綉工藝圖案為裝飾。后又出現布畫幕景,按劇情變化卷放宮殿、閨閣、廳堂、街道、家室、山水等透視的圖景。有的還裝置水場、火場、戰場等機關活景。吸取話劇的模式,採用硬景片裝置,一戲一景,注重寫實。隨著科技進步,舞台又進一步發展幻燈、投影、激光、移動等,表現手法更為豐富多彩。

服飾

潮劇傳統的服飾,具有潮綉托底、墊高、呈現立體感的刺繡工藝技法,其配色對比鮮明,裝飾性強,將潮繡的刺繡特點溶入潮劇服飾之中,成為馳名中外的“潮綉戲服”。建國后,潮劇服飾不斷吸收外地劇種的元素。例如,學習京劇的“女被衣”,定名為“京裝”;學習越劇的服裝,冠上“改良”二字,如“改良蟒”、“改良官袍”、“改良甲”等。
潮劇是吸納性很強的劇種,其藝術特色將在繼承中不斷創新和豐富。今天的創新,也許就是明天的特色。

劇目集錦

該劇團創作、演出的劇目有《寶鏡篇》、《易婚記》、《斷鴻曲》、《淚灑秦淮》、《圍城記》、《冒官記》、《菱花傳》、《左良玉》、《太子登基》、《曲判記》、《狄青會姑》、《百花掛帥》、《三打王英》等。
2004年開始,該團連續8年出國、出境演出,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促進海內外文化藝術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在閩南、粵東,以及新加坡、香港等地,有較高的聲譽。雲霄縣由此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戲曲)之鄉”,福建潮劇也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應邀參加中國中央電視台“中華情”欄目演出。

歷史沿革


雲霄潮劇團
雲霄潮劇團
雲霄縣潮劇團歷史悠久。其前身為解放前遺留下來的潮劇戲班“老振
笙馨”,“老樂天馨”。1951年,縣人民政府成立戲劇改革籌委會,以兩個舊戲班為基礎組成“雲霄縣潮劇團”。1957年後,改為地方國營雲霄潮劇團。縣委、縣人民政府派出了指導員和團長,加強對劇團的領導,1960年,為培養接班人,劇團自籌資金,招收了20多名學員,辦了縣戲曲表演培訓班。當時,連團帶班人員在內,全團人數達103人,並常年活躍在廣東潮汕與福建閩南、閩西一帶,影響較大,得到觀眾的好評。
“文革”,劇團被解散,不少老藝人被迫改行,劇團改為縣文宣隊。粉碎“四人幫”后,1977年12月,重新恢復雲霄縣潮劇團建制,為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1981年,劇團基本恢復到“文革”前的規模,藝術設備等方面有較大的進步。自此,劇團多次在省級戲曲調?會 演中獲獎。1991年5月2日,劇團在廣東省汕頭市達濠區青藍管理區演出時,因台下群眾燃放鞭炮引起火災殃及舞台,當時,劇團為首先疏散觀眾,搶救傷員,致使放在舞台上的劇團全部財產被燒一空。劇團的舍團救人的精神引起當地群眾讚揚,諸多報紙電台都廣為報道,高度評價。事後劇團依靠政府的補助、兄弟劇團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很快恢復生機,重新出演。
雲霄縣潮劇團對漳州潮劇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該團連續6屆參加福建省戲曲調演並獲多項獎,這在縣級劇團當中是難能可貴的。同時,該團的創作力量也比較雄厚,全團人員57人,曾得過省級以上獎勵的有12人,有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人員13人,有全國劇協會員1人,省劇協會員9人,有得過省中青年演員比賽金牌演員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