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2條詞條名為西村的結果 展開

西村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南榆林鄉下轄村

南榆林鄉西村緊鄰鄉政府,距市區東南方向約三十公里,往南是王化庄村,西靠辛寨村,東臨東村。全村戶籍人口為1270人,共304戶。戶籍人口中在外務工人員和隨遷家屬約460人。全村共有黨員36名,預備黨員3名。五保戶共有36戶,低保戶24戶。全村總耕地面積為5620畝,包括520畝退耕還林地和現有的5100畝耕地。荒山荒溝總面積為1907.2畝,可林改面積為1386.3畝。全村共有八眼機井,四台變壓器,基本上能滿足全村耕地灌溉的需求。全村主要收入來源是種植業收入和外出務工收入。

簡介


種植的作物主要是玉米、土豆等傳統農作物和向日葵、小雜糧等部分經濟作物。200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大約是5500元。西村兩委會在姚文新同志的帶領下,努力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領導和群眾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樑,不斷加強和完善基層黨組織建設,採取多項措施,加快西村建設步伐,使西村整個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在區、鄉兩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西村兩委會積極招商引資,使“雁門千畝農業生態園工程”這一大項目成功落戶西村村北的鹽鹼地。這一大型的果蔬研發基地的建成,就充分利用的西村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為實踐好土地流轉這項國策開了一個好頭。

加強經濟建設


儘管西村在新農村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西村存在的各種問題:一是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沒有村辦企業,村級收入很少。不利於各種村級建設的開展實施。二是農業產業結構落後單一,高效農業方面的發展嚴重滯后。三是基層黨建薄弱,西村黨員年齡大都偏大,青壯年在外務工,黨組織活動開展困難,不利於吸收有知識,能力強,事業心強的年輕人加入黨組織。在認識到制約西村發展存在的各種問題的同時,也應當分析其存在的優勢方面。具體來講,一是交通相對便利,水利資源比較豐富。二是土地資源豐富。全村荒山荒溝總面積為1907畝,通過土地流轉,引進高效農業模式,大有文章可做。三是村民致富意識強烈,只是在實際行動中找不到適當的門路。認識了問題,分析了優勢,關於如何更好地推進西村新農村建設,發展西村經濟,答案是應當做好土地這篇大文章。

探討兩種做法


具體來講可以探討兩種做法:一是由能人帶動,帶頭做示範,發展村級特色經濟,逐步通過農業合作組織的形式,做大做強,既可增加本村收入,也可讓村民共享發展成果。二是在現有耕地的基礎上,引進大集團大公司,利用其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方法,想方設法提高土地利用率,發展高效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