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全日制普通專科院校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QingdaoTechnicalCollege)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屬高職院校,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第一批山東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工程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始建於1951年,前身是青島教育學院;2002年4月與青島市職工大學合併,組建成新的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19年10月,學校有黃島、市南、市北3個校區;設有8個二級學院,開設38個專業;有在職教職工760人,全日制高職在校生11800人。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青島教育學院
1951年,青島教工業餘學校創建。
1954年,青島教工業餘學校升格青島教師進修學院。
1957年,青島小學幹部培訓班併入。
1959年,青島教師進修學院(師專部)升格(合署)青島工讀師範專科學校;同年,青島工讀師範專科學校更名為青島師範專科學校
1961年,青島師範專科學校撤銷。
學院環境
學院環境
1961年,青島師範專科學校(部分)併入昌濰師範專科學校;1961年,青島師範專科學校(部分)併入山東省青島師範學校。
1970年,青島教師進修學院撤銷。
1971年,青島師範專科學校復校。
1971年,青島師範專科學校撤銷。
1977年,青島教師進修學院復校並改建為青島市幹部教師訓練班。
1977年,青島市幹部教師訓練班升格青島市教師進修學院。
1981年,青島市教師進修學院改建為山東省青島教師進修學校。
1981年,青島教師進修學院(大專班)改建為青島師範專科學校。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1983年,山東省青島教師進修學校升格青島教育學院。
•青島職工大學
1977年,青島市職工業餘大學創建。
1999年,青島市職工業餘大學更名為青島職工大學

合併升格

2000年,青島職工大學升格為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2002年4月,青島教育學院併入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組建成新的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2017年9月26日,學校被評為第一批山東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工程立項建設單位。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列入第三類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B檔)。
2021年5月2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同意設立青島職業技術學院青德學院,學院隸屬於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19年10月,學校設有8個二級學院,開設38個專業。
“3+2”對口貫通專科與本科分段培養試點專業
招生專業本科段對接高校
計算機應用技術山東科技大學
應用化工技術青島農業大學
旅遊管理泰山學院
專業設置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年制
海爾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三年
電氣自動化技術三年
模具設計與製造三年
數控技術三年
工業機器人三年
商學院電子商務三年
物流管理三年
會計三年
傳播與策劃三年
市場營銷三年
信息學院軟體技術三年
物聯網應用技術三年
計算機應用技術(中美合作辦學)三年
計算機網路技術三年
應用電子技術三年
旅遊學院旅遊管理三年
酒店管理三年
商務日語三年
休閑服務與管理三年
會計(中愛合作辦學)三年
應用韓語三年
生物與化
工學院
應用化工技術三年
海洋化工技術三年
藥品生產技術三年
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三年
商檢技術三年
教育學院學前教育三年
藝術教育三年
人力資源管理三年
藝術學院動漫製作技術三年
空中乘務三年
環境藝術設計三年
藝術設計三年
服裝與服飾設計三年

師資隊伍

截至2019年10月,學院有教職工760人,其中專任教師約佔74%。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佔55%,具有高級職稱的佔41%。學院現有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齊魯最美教師1人、山東省高校(高職院校)教學名師6人、山東省職業教育青年技能名師4人、齊魯首席技師1人、山東省高校省級教學團隊9個、山東省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職業教育省級名師工作室2個、青島市首席技師1人、享受青島市政府特殊津貼2人、青島高校教學名師5人、青島市優秀教師7人、青島西海岸新區拔尖人才2人、青島西海岸新區優秀青年人才8人。學院特聘600餘位境內外專家為顧問、德育導師或產業教授,常年聘任10餘位外教,組建了包含40餘位中國國內外專家的海外職業教育實訓研發團隊。
全國模範教師
王風茂
山東省級教學名師
王風茂曲建科呂海金齊洪利
金龍國
山東省職業教育青年技能名師培養計劃
李峰劉陽
青島市首席技師
李元超龐玉生
青島市級優秀教師
李峰
省級教學團隊一覽表
名稱帶頭人年度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劉哲2008年
物流管理專業建設核心團隊曲建科2010年
旅遊管理專業教學團隊齊洪利2011年
軟體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常中華2012年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教學團隊-----2017年
負責與服飾設計專業教學團隊-----2017年

學科體系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國家重點專業10個,省級特色專業和重點專業15個。
中央財政重點建設專業:機電一體化、商務管理(家電)、物流管理、旅遊管理、軟體技術
國家級重點專業:機電一體化、商務管理(家電)、物流管理、旅遊管理、軟體技術、服裝設計、市場營銷(啤酒)、應用電子技術、應用化工技術
地方財政重點建設專業:服裝設計、市場營銷(啤酒)
省級特色專業:計算機網路技術、軟體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旅遊管理、酒店管理、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數控技術、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物流管理等
青島市重點建設專業:物聯網應用技術、酒店管理等
學院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一覽表
時間項目名稱級別
2015製冷與空調技術教育部
2015服裝與服飾設計教育部
2016酒店管理省級
2016酒店管理市級
2016製冷與空調技術市級
2016服裝與服飾設計市級
2017年度山東省職業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名單
課程名稱負責人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賈新婷
心理健康教育尹海蘭
服裝色彩設計喬璐
經濟學基礎袁榮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張婷
酶製劑生產技術蘭欣
網路營銷楊曉黎
衝壓模具設計白西平
化學反應過程與設備左常江
電子產品生產工藝王新艷
影視後期特效高楊
Java Web程序設計劉園園
實訓基地:
截至2016年4月,學校擁有國家職業教育數控實訓基地、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技術實訓基地、全國物聯網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實訓基地、全國農村信息化專業人才實訓基地和國家首批高等職業學校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項目基地等7個國家級實訓基地。
學校與青島開發區靈珠山街道辦建設全國高職院校首個在城鎮社區建設的社區學院。與海爾集團等知名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181個。在新加坡韓國日本開闢20個海外實訓基地。

人才培養

•教學成果
截至2019年10月,學校教師獲評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國家級二等獎3項,省級一等獎9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5項;獲得全國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2014年9月4日,學校齊洪利教授主持的“基於荷蘭CBL的高職旅遊類專業項目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成果獲得第七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4年教師教學成果一覽表
成果名稱所獲榮譽主要完成人
高職旅遊類專業以“項目”為主導的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2014年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齊洪利、覃川、孫孌溫、黎明、張玉峰
校企共建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的探索與實踐2014年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呂海、金左常、江王文靜董相軍石昕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建立“校企聯盟”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2014年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李占軍武文王雲孫吉春亞玫
高職機電類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運行機制與管理模式的研究與實踐2014年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於志雲劉哲李峰金龍國金彩善
產教融合培養高職服務外包人才的創新與實踐2014年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邢廣陸常中華孟憲寧徐占鵬劉甲珉
高職院校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2014年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覃川齊洪利田旺軍李震黃今玉
基於IT服務外包職業領域構建高職計算機網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創新實踐2014年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王風茂劉陽馬琳孟憲寧隋淼
提高實踐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2014年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三等獎宋士福王文中辛銀花譚政王浩王茂旗
基於職業素質培養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2014年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三等獎鄭洪利鞠曉輝尹海蘭劉偉王兆紅
2013年教師教改成果一覽表
課堂類型課堂名稱及立項號課題主持人及其它成員立項機構執行時間課題承擔部門
省級一般課題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國際化路徑探索與實踐研究(立項號:531121)覃川、齊洪利、田旺軍、謝金領、李震、張慧黃今玉中國職業教育學會2012.11—2014.06旅遊學院
省級一般課題校企跨區域聯動開展產業群人才培養問題研究(立項號:531821)張韶、戴士權、徐丹、王東張慧敏、王波中國職業教育學會2012.02—2014.05旅遊學院
省級一般課題高職學前教育音樂教學分析與幼兒園教師培養差異性的研究(立項號:531623)於洲、鄭洪利、李莉、劉金柱王軍中國職業教育學會2012.12—2014.06教育學院
省級一般課題中國飲食文化英譯與對外傳播研究(立項號:J13WD78)高玉飛、應銘華、周婧、秦世濤山東省教育廳2013.01-2014.07旅國學院
省級一般課題基於負壓下的鋰電池自動封口機的設計與開發(立項號:J13LB61)李峰、董雷、吳輝、張雲龍、高娟、宋延明、劉居康、臧芳山東省教育廳2013.01-2015.01海爾學院
省級一般課題建立健全職業教育專業、課程和職業標準銜接體系研究——基於中國與紐西蘭職業教育比較研究視角(立項號:2013zcj051)齊洪利、董玉菊、王媛媛、石磊、侯芳、朱海燕、山東省教育廳職成處2013.04-2014.12旅國學院
省級一般課題基於區域經濟發展的高職專業群建設的實證研究——以海洋化工專業群為例(立項號:2013zcj052)呂海金、魯曉澤、王文靜、左常江、石昕、祝邊疆、陳淑敏、董相軍山東省教育廳職成處2013.04-2015.12生化學院
省級一般課題高職技能大賽促進專業建設與教學模式改革研究以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為例(立項號:2013zcj053)王風茂、劉陽、譚雲、隋淼趙心寧、張程、毛旭亭、張婷山東省教育廳職成處2013.05-2014.07軟外學院
省級資助課題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研究解水青山東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13.07-2014.07宣傳部
省級一般課題青島市商鋪店名語言研究丁安英山東省“十二五”語言文字應用科研項目2013.10-2015.10商學院
省級一般課題漢語拼音教學與大學生普通話水平內在關係探究尹新蘭山東省“十二五”語言文字應用科研項目2013.10-2015.10旅遊國際學院
省級一般課題山東省在校大學生傳統經典閱讀狀況調查及推廣策略研究崔岩山東省“十二五”語言文字應用科研項目2013.10-2015.10旅遊國際學院
市級資助課題在青島市推廣使用清潔能源乙醇汽油的調研姚東風、朱松嶺、李金梅中國民主促進會2013.8-2014.7圖書館
省級一般近現代青島旅寓文化研究(2013153)阮蘭芳山東省文化廳2013.07-2015.08旅遊學院
省級一般面料性能對服裝工業制板的影響研究(2013154)安平山東省文化廳2013.07—2014.09藝術學院
省級一般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品牌文化形象研究(2013443)喬璐山東省文化廳2013.07—2014.12藝術學院
省級一般現代卡通吉祥物商業價值與設計方法研究(2013418)徐磊山東省文化廳2013.07—2014.08藝術學院
● 學生成績
截至2019年10月,近五年學校學生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5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9項。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有省級高校科研創新平台1個,市級科研平台1個。
山東省高校科研創新平台:工業物聯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青島市級科研平台:青島物聯網應用技術研究院

建設成就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承接企業工業環境監控平台設計開發、水質中有機污染物測定方法研究等,共承接企業和政府橫向技術服務和技術研發項目28項,面向企業開展技術諮詢、診斷和技術服務68項,產生經濟效益447萬元。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獲得市(廳)級及以上教科研課題立項76項;市(廳)級以上教科研獲獎66項,發表論文246篇,師生獲得授權專利22項(其中獲得授權發明專利5項),科研成果轉移轉化2項。
2013年教師科研立項(市級以上課題)情況一覽表
課題類型課題名稱及立項號課題主持人及其它成員立項機構執行時間課題承擔部門
市級資助課題青島主題酒店發展研究(立項號:2013-B-13)高莉市社科院、社科聯學會部2013市雙百課題2013.08-2014.01旅國學院
市級資助課題在青島市推廣使用清潔能源乙醇汽油的調研姚東風、朱松嶺、李金梅中國民主促進會2013.8-2014.7圖書館
市級資助課題提高居民消費能力長效機制研究(立項號:2012-B-20)賈新婷市社科院(雙百調研)2013.04-2014.04公共教學部
省級一般建設區域性物聯網研究機構對促進地方產業發展的作用研究(補項)范德輝山東省社科聯2012.3-2014.6物聯網研究院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由青島職業技術學院主辦、山東省教育廳主管的雙月刊期刊逢單月出版。學報常設欄目有:青島研究、高職教育研究、海外實訓與研究、高職教學研究、青島文化·教育史話、中職·基礎教育研究。被評為“全國教育學院優秀學報”“中國學術期刊《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整體設計學報”“全國市屬高校學報質量進步獎”“全國高職院校十佳學報”“全國優秀社科學報”“全國地方高校優秀學報一等獎”“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全國高職高專優秀學報一等獎”。
•館藏資源
截至2017年5月,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藏有清末民初時期線裝古籍及紙質圖書、電子圖書、中外文期刊等150餘萬冊。

學術交流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10月,學校與30個國家和地區的95所院校(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與交流關係;擁有法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紐西蘭、愛爾蘭6個海外校友會;累計接受培養外國留學生2000餘名,向阿聯酋、加拿大、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選派598名學生進行海外實訓實習,150名學生實現海外就業;與24所中西部高職院校及中國國外院校成立高職院校對口合作聯盟;與10所院校成立高職院校志願服務合作聯盟;與5所院校(機構)成立計劃單列市高職院校聯盟。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釋義:學院標識為長方形圖案,採用仿古代歐洲羊皮卷的形式,以院名為主,輔以英文名稱、網址和建院年份。

精神文化

•校訓
修能、致用
修能:卓越、唯是、協同、學習。
致用:“教”以致用,“學”以致用。
社團文化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以社團活動為載體打造校園文化品牌。以“品牌化、專業化、國際化、制度化、社區化、課程化”為目標,推進實施社團“十百千”項目。學校擁有社團201個,其中創新創業類社團16個。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黨委書記王金生
黨委副書記劉甲珉
副院長劉甲珉、薛玉平、孔憲思、邢廣陸
紀委書記劉偉

校園環境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校園綠化覆蓋率達53%,各類植物200餘種。2016年不同季節適時播種草花3000平方米,栽植各類時令草花8000株,新增特色大花品種月季1000株,新增海草房實訓技術館之間草坪約9800平方米,全年新增綠化面積11000平方米,大大提升了校園景觀效果。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獲得榮譽


截至2019年10月,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範校,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全國混合式教學試點單位,全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示範校,世界職教院校聯盟“學生支持服務”項目卓越院校金獎,世界職教院校聯盟“學習與就業機會”項目卓越院校銅獎,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校企合作一體化辦學示範院校,山東省平安校園。
2020年12月,入選2019-2020年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