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堂鎮

江蘇省邳州市下轄鎮

議堂鎮,江蘇省邳州市下轄鎮,位於市域中南部,距邳州市區9千米,轄域總面積54.42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議堂鎮下轄3個居民社區和1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陳樓社區。截至2019年末,議堂鎮常住人口為3.58萬。

據傳,關羽屯兵土山,曹操久攻不下,遂在土山東北1.5千米處的一座小廟裡召集諸將商議破敵之事,後人便將此稱為“議事堂”,簡稱“議堂”。議堂鎮在歷史上曾屬邳睢縣,直至邳睢縣解體后,才划回邳縣。2000年,建鎮。議堂鎮交通條件優越,270省道、251省道、連霍高速貫穿境內。

2018年,議堂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2.16億元;地方稅收1.72億元;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億元、同比增長30%;自營出口2.8億元;規上企業總產值18.93億元、銷售收入17.5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143元,同比增長11%。

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轄域分屬邳睢縣土山區和八路區。
1953年,邳睢縣撤銷,為邳縣十二區議堂鄉。
1957年,撤區並鄉,為邳縣議堂鄉。
1958年,成立議堂人民公社。
1983年8月,改置議堂鄉。
2000年3月,撤鄉建鎮,稱議堂鎮。
議堂鎮
議堂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議堂鎮位於邳州市中南部,東接新河鎮運河街道,北以老彭河為界與趙墩鎮相鄰,西與碾庄鎮以及土山鎮相連,南以房亭河為界與土山鎮、八路鎮隔河相望,鎮區地理坐標在東經117°89′、北緯34°26′,總面積54.4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議堂鎮屬黃泛沙土平原,地勢西高東低,海拔在24米左右。

水文

議堂鎮主要河流有房亭河,在境域南部擦境而去。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議堂鎮下轄21個行政村,分別是虎丘、劉前、柳園、劉橋、議堂、潘庄、薛圩、南桃園、褚台、南戴庄、崔家、朱樓、黃海、迭路、庄台、新王莊、龔湖、張單、許窪、沙埠、南陳樓。
2001年,村級行政區域調整,合併為15個行政村(社區)。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議堂鎮下轄3個居民社區和1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陳樓社區境內。
議堂鎮下轄社區(村)基本統計表(2019年)
序號居民社區\行政村小組數戶數人口
1陳樓社區84261890
2崔家社區64371636
3王莊社區53681498
4龔湖村85632254
5黃海村125893178
6柳新村2917718010
7南戴庄村75202554
8潘庄村95322188
9沙埠村96622672
10許窪村77191583
11薛桃村104131651
12議堂村95092128
13張單村74131668
14朱樓村63751700
15庄路村128253152
-總計144912237762

人口民族


民族

截至2003年末,議堂鎮有回、苗、壯等少數民族人口20人。

數量

2019年末,議堂鎮家庭戶數為8312戶,常住人口為35750人。

經濟


綜述

2018年,議堂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2.16億元;地方稅收1.72億元;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億元、同比增長30%;自營出口2.8億元;規上企業總產值18.93億元、銷售收入17.5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143元,同比增長11%。

第一產業

議堂鎮農業發展較快,種植業和養殖業有著較強優勢。議堂鎮是優質稻、麥種基地和優質棉、桑、苔干、大蒜生產基地,苔干、大蒜、反季節蔬菜已形成規模。兔、波爾山羊、三禽飼養量邳州市領先。截至2003年末,議堂鎮年出欄免100餘萬隻年產值2700餘萬元,成為淮海經濟區最大的肉兔集散地。議堂鎮是邳州市蠶桑主產地之一,有桑園面積200餘公頃,年養蠶8000餘張,產優質白繭30餘萬千克,產值500餘萬元。全鎮共有日光溫室大棚67公頃,年向城市提供600餘萬元的新鮮潔凈蔬菜。2018年,議堂鎮新增土地規模經營7582畝(溢出面積380畝),以鎮村集體農業公司主導經營6260畝,發展以辣椒、毛豆、杞柳三大特色產業,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擴大產業鏈效益。

第二產業

2003年以來,議堂鎮工業發展較快,步入工業強鎮之列。截至2004年,境內共有大小工業企業660多家,初步形成了板材、食品、紡織、化工、機械、橡膠、服裝、建材等8大支柱產業。2018年,議堂鎮簽約項目14個,新開工項目10個,投產項目8個,技改項目8個。其中輪胎企業新上平衡車輪胎生產線3條,連續三年被工信部認定“全國行業銷售冠軍”;相關生產線相繼竣工投產。年內改造廢舊廠房8處,高效壓縮企業生產空間2.5萬平方米。打造電子商務產業園,落戶新興產業電子商務企業4家,年網路銷售額5136萬元。

文化


地名溯源

議堂鎮因三國時曹操與關羽征戰而得名。據傳,關羽屯兵土山,曹操久攻不下,遂在土山東北1.5千米處的一座小廟裡召集諸將商議破敵之事,後人便將此稱為“議事堂”,簡稱“議堂”。

趕集

議堂街逢集為陽曆集,在1、4、6、9逢集。

交通


議堂鎮對外交通主要是公路,有270省道貫穿東西,251省道在西部過境,連霍高速過境,並在境內設有互通口。
議堂鎮
議堂鎮

社會


教育事業

2004年末,議堂鎮有中心幼兒園1所,小學4所,中學1所,在校學生5366人,教師413人,其中具有級職稱的教師4名,中級職稱45名。2019年末,議堂鎮境內有幼兒園、託兒所8個,小學6個,小學教師175人,小學生2625人。

文化事業

議堂鎮鎮區設有文化站、影劇院、書店、網吧等。2018年,議堂掛牌成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5個村文明實踐站,豐富活動載體,通過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活動,提升鄉村文明。對全鎮15個村級綜合服務中心進行標準化改造,制度上牆,重點打造議堂村、張單村兩個示範點,配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景觀遊園。打造紅色傳承教育基地—紅色議事堂。2019年末,議堂鎮境內有圖書館、文化站17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04年末,議堂鎮鎮衛生院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有病床張,設內外、婦、兒科等科室,配有B超、心電圖及X光機等設備,有醫務員192人。18個村級衛生室全部達到甲級衛生室標準。2019年末,議堂鎮境內有醫療機構18個,病床190張,執業(助理)醫藥師76人。

脫貧攻堅

2018年,議堂鎮共脫貧510戶,1087人,市定經濟薄弱村張單村年實現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