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埡石頭村

河南省內鄉縣轄村

吳埡石頭村河南省歷史文化名村。位於南陽市內鄉縣城西6公里的乍嶇鄉畫眉鋪村境內,是中國南方地區極其罕見的傳統古民居建築群,始建於清乾隆八年,距今已有近300餘年歷史。

吳埡村古建築面積5620平方米,保存較為完整的石頭建築群93座,現存房屋200餘間,傳統建築80%以上保存完好,村內現有農家50來戶,入村后,石板路,石板橋、石台階、石樓門、石院牆、石磨房、石畜圈、石窯、石盆、石槽、石桌、石凳、石臼隨處可見,清一色的石牆青瓦,依勢而建,錯落有致,從基石到屋頂,找不到一塊磚,整個村莊像一座青石城堡,掩映在茂林修竹、古藤老樹之中,渾然天成,民俗獨特,新石器時代文化遺風猶存,是中國傳統古民居群落的代表。

地理環境


吳埡石頭村
吳埡石頭村
吳埡石頭村是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岞曲鄉王井村的一個自然村,屬長江流域漢水上游白河水系,為亞熱帶濕潤地區,闊葉林、落葉林植被覆蓋率達80%,海拔360米,空氣濕潤,氣候溫和。距內鄉縣城6公里,省道豫52線1公里,內鄧高速內鄉西站3公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僅20公里。
中國景觀村落——吳埡石頭村
中國景觀村落——吳埡石頭村
據現存吳埡村東的咸豐二年《始祖吳公迪元之墓碑》記載,吳氏家祖原籍為內鄉縣城西側的湍東龍頭村堰坡組,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遷居至此。村落周邊森林茂密,古藤老樹遮天蔽日,走進其中,就會發現這裡是石頭的世界,所有的建築都離不開石頭,奇石、石器隨處可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保存形態完整的、風貌原始古樸的歷史街巷7條,古墓地2處,石碑13通(清代8通、民國5通),百年古樹9棵(500年黃楝樹、300年三叉古柏樹和200年金桂樹等),農耕實物、民俗用品特別是石器具數以千計,新時期時代的遺風猶存,是中國傳統民居群落的代表。

媒體報道


國家教育部正部督學傅永和、清華大學教授武祥村,結伴考察石頭村后,欣然題詞:石石有情,生生不息。華中科技大學萬敏教授稱其是:新石器時代遺風保留地。全國著名旅遊專家、南陽市政府經濟顧問楊乃濟評價為:中原地區罕見的石頭古民居標本。著名作家周同賓在南陽日報發表的名篇《相見恨晚吳埡村》中,說道:“蚌病成珠,艱苦的勞動創造了生動的藝術。不屈不撓的村民們,無意中創造了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館”;河南日報發表的《乾隆時代的石頭村》中,作詩一首“漫步石頭村,依稀見古人,西風落照里,光景足銷魂”。中央、香港、省市等各大媒體競相來報道,中央電視台的《走遍中國》、《每日農經》等欄目以及香港鳳凰衛視、河南省《中原列傳·文化河南》都予以報道,電視劇《瓜兒·滕兒·根兒》、《內鄉縣衙》、《小鼓大戲》的拍攝都以此為背景。經媒體報道后,很快就引來了前來遊覽的城裡人,使這個原古的村落散發出誘人的清新氣息。

歷史沿革


“吳埡”這個原古的石頭房村落堪稱露天民俗博物館,“吳埡”指的是吳氏家族住在兩山對峙的高地;石頭房,顧名思義,是牆體全部以不規則且形態各異的石頭為基本材料而建成的房子。石頭房順應自然,依山而建,隨地形和功能的需要,靈活布局,鱗次櫛比,高低錯落。有的視山坡的陡緩分層築台,在台地上建房;有的在地面不等高的空間,採取屋頂等高地面不等高的辦法建房;有的乾脆后牆靠著陡峭的崖壁,三邊以石頭砌牆建房。加之這個石頭房村落周圍的山上全是綠色,奇樹異草,風景優美,氣候宜人,使人一置身於此地便流連忘返。當地政府看中了這一具有較高價值的旅遊資源,已將此定為“吳埡石頭房景區”,並對外招商,開發建設。
吳埡是原始的
吳埡清代民居自乾隆八年由吳氏始祖吳迪元創建以來,已有270年的歷史。因全是吳姓人居住在石埡上,故得名吳埡。由於條件艱苦,期間,吳氏族人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偉大創造,以石灰岩、水泥灰岩、白雲岩為基本材料,順應自然,依山而建,隨地形和功能的需要,靈活布局,高低錯落。有的視山坡的陡緩,分層築台,在台地上建房;有的在地面不等高的空間,採取屋頂等高而地面不等高的辦法建房;有的乾脆后牆靠陡峭崖壁,三邊以石頭砌牆,以擴大使用空間。石頭房平面布局依天井的大小呈“凹、日、目”字形三種;大多為院落式的三合院,也有兩進院、三進院的。堂屋、卧室、廚房、畜圈、貯藏間等功能不同的空間各有分隔。石頭房大多用木構架承受屋頂及閣樓的荷栽(也有全為石柱的),立柱用料不大,柱徑20-30厘米的木材即可。牆體有用毛石塊堆砌,也有用加工精細的石片石磚砌築,用黃泥巴或自燒的白灰勾縫。屋面將青瓦或片石置於固定在木椽上的斜芭席,上下彼此搭接,互相疊壓,使表面宛若魚鱗獸甲。窗戶較小,用石料砌築的窗戶有平拱形、圓弧形等。吳氏族人就靠著得天獨厚的環境生生不息,遺存了許多文物,流傳了很多傳說。文物風格獨特、眾多,主要有:石頭院落,含石頭房、石樓門、石門墩、石院牆、柱頂石、石前檐、石雞籠、石廁所、石畜圈。石頭器具,含石槽、石盆、石凳、石桌、石滾、石碾、石磨、石臼、石夯。石巷道,含石台階、石板路。碑林,含東溝墓地五通碑、石人山南墓地四通碑及其它碑碣,共十餘通。其中清代八通,民國五通。古樹名木,含五百年黃楝樹一棵、三百年三叉古柏樹一棵、二百年金桂樹一棵、二百年冬青樹兩棵、百年皂樹兩棵、百年青桐樹兩棵、百年柿樹多棵及竹林三處。吳埡石頭村民間傳說曲折動人,主要有娶親時送客的來歷、離娘禮的來歷、救命石壕的傳說、棋盤山與豬八戒的故事、黑虎廟的來歷、三叉古柏與吳家三門人的關係。
吳埡是文化的
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吳埡石頭村
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吳埡石頭村
吳埡文化積澱十分豐厚,既有建築文化,又有民俗文化。建築文化集中體現在石頭房的修建上。你看,一尺半寬的石牆全部是由四指兒厚的片石干壘起來的,沒有一點兒的泥土和砂灰,可也堅固異常,風刮不進,雨淋不透,火燒不裂,冰凍不酥,不吝於一個人間奇迹。再看,吳埡石頭房的整體結構是四合院式,院子較大,正房和廂房互不相連,而不像南方的天井院式,院子狹小,且一圈房子的頂部互相交叉,充分體現了北方民居建築的特點。最奇特的是,大多數石頭房是依山而建,藉助山勢,有的是上房下院,有的是房院一體,還有的是兩房兩院呈階梯狀分佈,似宮殿一樣。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石頭全部使用拱形梁,它設在都柱之上、瓜柱之下,梁的拱字形結構減少了瓜柱的長度和重量,把房頂的壓力分解到兩邊的牆壁上,減輕了房頂對柱樑的壓力,使房子經久耐用。這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與自然環境巧妙結合,建立起一座座造價低廉、古樸簡潔,經風耐雨的石頭房,聯繫著舊日的苦難、生活的坎坷,也倔強地透射出悠悠的,和我們悠久民族一樣倔強的精神和感情。著名作家周同賓說:古語“蚌病成珠”說的好,牡蠣的痛苦凝成了珍珠,先民的艱苦勞動創造了生動的藝術。中國農民多難的命運造就了堅強的性格、不屈的毅力和無限的精神活力。吳埡還是宛西民俗文化的傑出代表。你無論走進哪家農家院,就會了解到他們的家居文化。年紀大的一家之長住正房,接下來按長幼次序分居於東西廂房,男主外,田間勞作,外出務工;女主內,灑掃庭除,洗衣做飯,相夫教子,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其樂融融。細問之下,他們吳家還有家譜,吳姓先人從湍東鎮龍頭村的堰坡組遷過來,至今已歷經十八代。到目前為止,這裡仍人丁興旺,年齡與輩份差別很大,有些白鬍子老頭還問一頑童喊爺爺,十分有趣。往他們的村后和村東的墳園裡看,就會發現這裡的人們敬天祭祖,不忘根本。這裡的墓前大多都立有石碑,記錄著吳埡先祖們艱苦的創業史、高尚的道德觀、敦親睦鄰的好風尚和枝繁葉茂的子嗣群。如果把這些墓誌全部收集下來串結成集,就是一部生動祥實的吳埡村史。當然,還有大量的石磨、石碾、紡花車、織布機、八仙桌、太師椅等古傢具、農具,活脫脫地一個農耕文明村。正是中國傳統居民群落的代表,反映出宛西山區傳統村落和居民的典型特徵,體現了百餘年間近現代南陽盆地宛西風情,具有重要的建築文化、農耕文明和歷史遺產的價值。
吳埡是科學的
內鄉吳埡石頭村
內鄉吳埡石頭村
走進吳埡,就像走進了一個地質文化博物館。那隨處可見的火山石,圓圓的,光溜溜的,大的有臉盆大,小的僅有拳頭大小,有的零星散落,有的呈蜂窩狀分佈,如果有機會砸爛或摔碎一個火山石,你還會清晰的看到象蛋殼、蛋清、蛋黃和蛋核一樣的結構和分佈,這是火山蛋;看上去明明是一塊土黃色的狀如馬蜂窩的巨石,但很輕,用手能把它輕輕的舉起來的,這是糠包石。火山蛋和糠包石都是大自然的傑作,火山噴發時,不但有岩槳、火山石,還有濃厚的泡沫。火山石成了的火山蛋;泡沫遇上泥土或各種植物莖葉就會凝固下來,融為一體,形成這奇怪的糠包石。有的糠包石,還可以放在水面上而不會下沉,所以又叫浮石,如果你把它當盆景,在它的下面澆上水,上面種上小花草或小樹,它仍然能生長,因此又叫水銹石或生長石。最令你驚訝的是那滿山遍野的當地群眾稱之為板岩的石頭,那石頭十分巨大,當地群眾都說是連山石,它象人們通常所吃的千層餅一樣,四指厚的青石板加一層一二指厚的紅石板,很是漂亮,誰也不知道它究竟有多少層,是怎麼形成的,直到華中科技大學的萬敏教授來才解開了這個迷團,原來這叫“水相沉積岩”。很久以前,這裡或是河邊,或是海邊,每天都有大量的淤泥或紅砂在這裡淤積沉澱。又不知過了多少年,經過地殼運動,這些淤泥和紅砂都變成了岩石,淤泥變成了青石板比較堅硬,紅砂變的紅石板比較脆弱,所以人們就用鋼釺子從紅石板處下手,把一塊塊大石分解成一片片的板材,蓋起了這奇異的石頭房。那裡很多拴牛、拴豬用的有許多洞和眼的奇石,人們以為是大自然風化的結果,其實這些石頭,原本在海底,經過海水浸蝕,逐步形成的,按科學的說法是“海相浸石岩”。
吳埡是生態的
吳埡是一個奇異的所在。你看她附近的每一座山頭都是光禿禿的,除了滿山的黑石頭就是雜草,可一進入就吳埡全變了,到處是樹,到處是草,遮天蔽日,從老虎嶺上往下看,就會看不到這個美麗的石頭村,因為她被樹遮住了。這裡冬暖夏涼,因為吳埡的埡指的就是兩山之間的高地,冬天凜烈的北風會被前後的大山擋住,夏天卻因地處高山又十分蔭涼,是一個旅遊、休閑的好去處。走進吳埡的石頭院落,那一掛掛來不及剝的金黃色的玉米棒被高高地吊在房檐下的樑上,紅紅的辣椒、山楂串成串兒或紮成把兒掛在外面的牆上,白白的大蒜被編成辮子搭在廚房的牆上,滿筐的紅棗和酸棗在院里曬太陽,此情此境,會讓你坐下來慢慢感悟,慢慢體會那種讓人樂不思蜀、回歸故鄉的感觸。吳埡村與自然環境的巧妙結合,對地方氣候的適應和地方材料的運用,真實地反映了由於地域氣候、民族、風俗甚至人種、性格、愛好等差異所形成的鮮明個性和特點。通過吳埡村吳氏家庭的生產、生活,以小見大,以物證俗,透視出中原農耕文化現象。
吳埡是古老的
吳埡石頭村僅僅與省道1公里之遙,她卻一塵不染,古老的建築、古樸的民風、悠遠的古樹、神奇的地貌、原始的農具,保持著原始的模樣。走進她,就彷彿進入了桃花源的世界,“雞犬相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淡泊、致遠;接近她,那百年的石房、古樹,倔強的屹立,折射著古老與滄桑;靠近她,吳氏人的淳樸、憨厚,散發著自然與清新;觸摸她,那石磨、石碾的“吱…吱”聲,見證著中華民族百年的奮進。這讓習慣了高樓大廈、燈紅酒綠、車水馬龍的現代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彷彿進入時光隧道,和先輩們共同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那種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會頓時豪情萬丈。

交通


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乍嶇鄉畫眉鋪村(距內鄉縣城6公里)。

中國景觀村落


2009年11月5日,記者從南陽市有關方面獲悉,內鄉縣吳埡石頭村當選全國第二屆“中國景觀村落”,填補了河南“中國景觀村落”的空白。
吳埡石頭村位於內鄉縣城西6公里的乍曲鄉境內,是中原地區極其罕見的傳統古民居建築群,始建於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距今已有260餘年歷史,現存石頭房200餘間,依山勢而建,錯落有致,從基石到屋頂,全由青石壘砌。走進這個村莊,到處都是石板橋、石台階、石樓門、石院牆、石磨房、石畜圈、石窯、石井、石盆、石槽、石桌、石凳,這裡的50多戶居民,至今很多的生活用品和勞動工具還是石頭做的。據介紹,2008年,吳埡石頭村被命名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又被命名為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第二屆“中國景觀村落”評選活動啟動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官員與中國古村落發展與保護委員會秘書長等專家,來到吳埡石頭村進行了考察評審。10月31日,經中國景觀村落評審委員會終審,河南省的內鄉吳埡村、福建南靖的長教村等16個申報單位最終跨進了“中國景觀村落”行列。
2006年吳埡石頭村被命名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河南省列為“首批古代暨近代民間建築保護名錄”,2008年被評為“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景觀村落”,河南省僅此一家。
吳埡石頭村
吳埡石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