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絲糖
藕絲糖
藕絲糖是江西省金溪縣傳統的地方名點,與金溪蜜梨、金溪方何米粉、臨川菜梗同樣聞名遐邇,產地在金溪縣琅琚鎮禮義門。外形好似一團潔白無瑕的藕絲,素以甜、脆、香酥而稱著。但甜而不膩,脆而不碎,外形美觀、落口消融。
藕絲糖
藕絲糖
藕絲糖產地-金溪
藕絲糖
藕絲糖
藕絲糖的製做是一門精尖的工藝,農村有“做糖釀酒,充不得老手”之說。即使是手藝高超的老師傅,稍一疏忽,也會有“翻鍋”的危險。因此,製作過程中對於火色、氣候、調料、入窖、時間、發酵都要掌握得不差分毫,否則糖化不好,影響品味和拉絲細度。發酵過頭變成酸糖;火色老了,不但拉不出絲,而且味苦,變成牛筋糖;火色未到,不會凝結。同時,天冷天熱和蒸糖時間、發酵時間都大有關係。傳統的金溪藕絲糖採用金谷岩的金包銀糯米和翠雲寺馬尾泉的泉水來製造,據說如此便味道更佳。製作藕絲糖需精選原料,精工製作。每年入冬之後(11月到次年3月),精選本地生產的優質糯米、麥芽,經浸泡、蒸、發酵、濾漿,熬製成飴糖,採用祖傳手工藝與熟黃豆粉、花生粉扒絲而成細絲(形為藕絲),再一團團包以芝麻、桂花、香油、白糖、桔餅成形,然後包裝而成。藕絲糖必須用少量粳米粉摻和一起保存。而藕絲糖的兄弟品種糖餅、子糖、空心糖、灌雪糖等是用爆米花摻和保存(爆米花的製作:糯米蒸熟,曬乾,與少許米糠、青油攪混后在碾槽內經石輪充分碾壓,再用細沙在鍋里爆炒而成。爆米花可即食,也可開水泡著吃,是泡麵吃法的鼻祖)。重要價值
具有古方“大小建中湯”之功效;具有補中益氣、理脾益肺、促進消化等功效,對脾肺虛寒之際體尤有補益;其生產工藝具有重要價值。
該產品只適宜在攝氏15度以下保存,制約了其產量和銷量;操作工序繁雜、燙手,很少人會做,學習者更少,“藕絲糖傳統手工技藝”瀕臨失傳。但現在經過禮義門人的不斷研究,更新工藝,藕絲糖的新品種已經可以在夏天生產,達到高溫而不輕易融化的效果。
加強組織協調工作;縣財政撥專項經費用於金溪“藕絲糖製作工藝”的保護與開發利用的前期工作;建立了保護工作網路及發展產業方案。
以前,秀谷城內營業的糖店只有少數幾家,且本小利微。建國后,國營、集體與個體戶食品廠進行大規模生產,改進包裝,使之能運輸、儲存,遠銷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金溪藕絲糖多次被評為省、地優質產品,1984年評為江西省優質產品,1988年參加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在北京百貨大樓舉辦的全國優質產品展銷會上被列為特色優質產品展銷。現在當地政府大力扶持,開辦了多家藕絲糖生產企業,藕絲糖不但效益可觀,而且走出國門,遠銷歐洲,為當地創匯。
在金溪,人們都喜歡它。各村每逢廟會,它可是熱鬧集市裡的主角。過年送禮的“傳統四寶--冰糖(俗稱響糖)、雞蛋糕、桔餅和藕絲糖”中就有它的大名。
2008年6月,金溪“藕絲糖傳統手工技藝”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江西省金溪縣琅琚鎮禮義門,全村老小都會,也是靠這個成為琅琚鎮新農村的傑出代表。
藕絲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