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蟻傘
小白蟻傘
小白蟻傘子實體小型。菌蓋直徑0.3-2.5cm,初期近球形或圓錐形至斗笠形,中部具突尖,光滑,具灰色、灰褐色至淡棕褐色放射狀的纖毛細條紋,往往邊緣開裂。
小白蟻傘
形態特徵:菌肉白色,薄。菌褶白色,密,凹生或近離生,不等長。菌柄長4-6cm,粗0.2-0.4cm,白色,纖維質,具絲光,基部鈍或生成假根生白蟻窩上。孢子印帶粉紅色。孢子無色,平滑,寬橢圓至近卵圓形,6.3-7.5μm×3.3-5μm。褶側囊體和褶緣囊體近棒狀至寬橢圓形,頂端鈍圓至稍凸。
小白蟻傘
小白蟻傘
小白蟻傘栽培可分別採用木屑、稻草、棉籽殼等基本原料,栽培試驗表明,應用香菇培養料配方雖然能獲得較高的產量,但栽培周期較長,秋季栽培需要跨越低溫的冬天,增加管理成本。而以稻草、棉籽殼等部分代替,可以獲得同樣的生物學效率,且栽培周期縮短,在大規模的生產中建議使用。
配方一:木屑60%,棉籽殼15%,稻草15%,麩皮10%。
配方二:木屑80%,麩皮18%,石膏1%,蔗糖1%。
配方三:木屑59%,棉籽殼30%,麩皮10%,石膏1%。
配方四:木屑30%,棉籽殼30%,稻草30%,麩皮10%。
木屑必須先過篩,去除木塊、木片,防止刺破塑料袋。稻草利用專門的機器切成3-4厘米長置於PH11的石灰水中浸泡48小時,撈出,用水沖洗,使PH隆至7左右,然後瀝干多餘水分。棉籽殼和麩皮最好在日光下曝晒一天後備用。配方四的C/N較低,接種時的無菌要求較高。
小白蟻傘孢子生長
菌絲生長的濕度範圍為10-35℃,最適宜生升溫謨25-27℃。溫度低於10℃,菌絲基本停止生長;低於20℃,菌絲生長緩慢。溫度高於30℃,菌絲生長、稀疏,色澤變黃,易於老化;溫度高於37℃,菌絲停止生長。子實體生長的溫度範圍較廣,在10-32℃條件下都能出菇,這是與其它平菇不同的地方。原基形成和菇蕾生長最適宜溫度是15-20℃,溫度低於10℃,很少再產生原基。低於15℃,子實體生長緩慢。溫度高於25℃,菇蕾生長快,成熟早,菌蓋成熟時多呈漏斗狀。出菇階段,如果有較大的晝夜溫差刺激,原基容易產生。
菌絲體生長的基本要求含水量65%,從原基形成至了實體成熟,要求空氣相對濕度為85-90%,空氣相對濕度低於70%時,原基產生少,菇朵易干萎。相對濕度高於95%時,子實體易變軟腐爛。
小白蟻傘菌根結構
喜歡在略偏酸性或中性環境中生活,培養料中最適宜的PH值為6.5~7。
用17厘米×33厘米的塑料袋裝入含水量為62-66%(配方不同,含水率有差異)濕重為1.1公斤、以木屑為主要原料的培養料,在22℃培養室里培養45天,菌絲即可生滿菌袋並達到生理成熟。但不同原料的培養料,菌絲生長速度差異極其顯著;而菌株不同,菌絲生長速度也有明顯差異。
小白蟻傘
二氧化碳的濃度決定小白蟻傘菌柄的長短,為達到市場對較長菌柄的品質要求,需要適當減少通氣,增加二氧化碳濃度。菌蓋的顏色不僅受菌株特性的影響,還受光照的影響,光照強度大,菌蓋顏色深。用木屑作為主要的栽培基質。可出5潮菇,前3潮菇之間至少要養菌12天,3潮菇以後,養菌時間要在7天以上。在栽培後期,菌包失水較為嚴重,需要通過注水或浸泡的方法對菌包補充水分。在出菇階段,需要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
掌握最佳採收期:各種菇耳基本上是在七八成成熟時,其外觀優美,口感好。以香菇為例:七八成成熟的標誌,即菌膜已破,菌蓋尚未完全開展,尚有少許內卷,形成“銅鑼邊”;菌褶已全部伸長並由白色轉為黃褐色或深褐色時,為香菇最適時的採收期,適時採收的香菇,色澤鮮艷,香味濃,菌蓋厚,肉質軟韌。過期採收,菌傘充分開展,肉薄、腳長、菌褶變色,重量減輕,商品價值低。注重採摘技術:食用菌採摘,凡是帶柄菇類,如香菇、蘑菇、草菇、姬松茸、竹蓀等採收時,必須根據采大留小的原則採收。摘菇時大拇指和食指捏緊菇柄的基部,先左右旋轉,再輕輕向上拔起。注意不要碰傷小菇蕾。對膠質體的菌類如銀耳、黑木耳、毛木耳、以及叢生狀平菇、風尾菇、金針菇等,採收時用利刀從基部整朵割下,注意保持朵形完整。
選擇適宜天氣:晴天採收有利於加工,陰雨天一般不宜采,因雨天含水量高,難以乾燥,影響品質。但若菇耳已成熟,雨天也要適時採收,但要抓緊加工。對黑木耳、銀耳之類,可採取停止噴水,加強通風,等天晴時採收。
配用適合盛器:採下的鮮菇,宜用小鑼筐或小籃子裝盛,並要輕放輕取,保持子實體的完整,防止互相擠壓損壞,影響品質。特別不宜採用麻袋、木桶、木箱等盛器,以免造成外觀損傷或霉爛。採下的鮮菇要按菇體大小、朵形好壞進行分類,然後分別裝入盛器內,便於分等加工。
采前停水控濕:作為保鮮出口或脫水乾燥的產品,其加工必須排濕或脫水。如果采前噴水,菇體含水量過高,加工鮮時菌褶變褐,若脫水烘乾,菌褶會變黑,其產品不符合出口要求。若是內銷,水分過高也會引起霉爛。因此採收前停止噴水,讓菇體保持正常水分,不僅外觀美,且商品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