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爾夫·納德
拉爾夫·納德
拉爾夫·納德是出生於1934年2月27日的作家,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曾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列為徠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拉爾夫·納德 Ralph Nader ,美國工藝事務組織主席、律師、作家。1934年2月27日生於生於康涅狄格州溫斯特德。1958年獲哈佛大學法學士學位后開業當律師。1961~1968年先後在哈林福德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任教。創建答辯中心、行車安全中心等。曾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列為美國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被《時代》雜誌評為20世紀最有影響的100人之一。著有《任何速度都是不安全的》(1972)等。1979年2月訪問中國。
徠納德還被認為是美國現代消費者運動之父。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他一直單槍匹馬、堅持不懈地提高美國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呼籲政府規範工業生產,提高產品安全。在納德的推動下,美國國會1966年9月通過了《國家交通及機動車安全法》,規定汽車製造商有義務公開發表汽車召回的信息,進行免費修理。這就是世人所關注的汽車召回制度。納德因此被認為是汽車召回制度的創始人。
納德先後五次參加總統競選,雖然他知道自己競選總統不可能成功,但他仍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因為他想讓更多的人了解他的政見,了解美國大企業的貪婪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性。 1996年納德參加總統競選,但只在21個州獲得了參選資格,得票率不足1%。2000年7月納德被綠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贏得了2.7%的選票。民主黨人士認為,正是納德的參選分走了民主黨的部分選票,才使得戈爾在大選中以極小的差距敗給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小布希。雖然身為百萬富翁,但納德卻過得相當節儉。他沒有任何固定資產,沒有汽車,隻身一人住在華盛頓的一間小公寓里。有媒體稱他只有一台黑白電視機,連彩色電視機都沒有。他將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了創建各種消費者權益倡儀團體上。
被美國媒體稱為"公民活動家"的納德是一位作家和律師。他是一位愛出風頭的名人,也是一位與眾不同的怪人,堪稱是一個美國式的"老頑童"。他一生沒有結婚,年逾七旬仍是光棍一條;他生活簡樸,沒有汽車,沒有深宅大院,一人獨居在華盛頓的一間公寓里,走在路上也沒人知道他是何方神聖;他還是許多美國選民十分熟悉的"參選積極分子",自1996年以來,已三次參加美國大選,均無果而終,從而贏得了"政治攪局者"的尊號。其實,這位美國的堂吉訶德是一個具有驚人能量的鬥士,說他是美國社會問題的"攪局人物"一點都不為過,因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他一直單槍匹馬地奔走呼號,參與了多起消費訴訟,並數度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納德於1934年2月27日出生在康涅狄格州的溫斯特德,1951年入普林斯頓大學就讀,在那裡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后,又入哈佛大學攻讀法學,並獲法學學士學位。1958年起他開始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當律師。1961年至1963年任哈特福德大學講師,之後又在一些別的大學講課,同時兼做自由撰稿人。
早在學生時代,納德就顯示出特立獨行的性格。他花在聽課上的時間並不多,而是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圖書館里,或是埋頭沉思,任憑他那求知慾極強又不拘一格的頭腦自由馳騁。他對當時哈佛大學狹隘的知識主義和道德上的自滿懷有強烈的厭惡情緒。
納德平生第一次"攪局",是以個人之力"叫板"大名鼎鼎的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公司,而起因則是一個非正統的法律課題:汽車安全所涉及的法律責任。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汽車王國。車多了,車禍自然多。那麼,導致車禍頻仍的原因是什麼?一般人會認為是因為開車人不小心,車速太快了。但鑽研法律的納德卻另有見解。他認為,車禍問題的癥結在於汽車的工程設計存在"先天不足"。
納德最初提出該問題,是他從哈佛畢業后不久。1959年4月,納德發表了一篇題為《買不到的安全車》的文章。文中他聲稱,"很顯然,底特律(的製造商)在設計汽車時追求的是時尚、成本、性能和計算好的報廢期,而不是安全--儘管每年有500萬起車禍,有4萬人因車禍身亡,11萬人終身殘疾,150萬人受傷。"此文首開先河,把汽車安全問題引入了公眾的視線。
經過數年的調查研究和縝密思考後,納德於1965年出版了《任何速度都不安全:美國汽車設計埋下的危險》一書。這本書不僅發揮了他以前的觀點,揭露了底特律的製造商們如何習慣性地將安全置於時尚和市場考慮之下,而且集中火力炮轟了美國最大的汽車製造企業"通用汽車公司"的一款產品--考威爾車,此車后懸掛系統的缺陷會使車子劇烈打滑並導致翻車。納德認為,因通用公司的疏忽所造成的考威爾車的多種缺陷是"20世紀工業最嚴重的不負責行為"。納德在書中明確指出,車禍的主要原因並不在於汽車業所怪罪的"坐在方向盤後面的瘋子",而是在於根本不經撞的考威爾車在工程和設計上固有的毛病。
納德的論著直接威脅到了汽車製造商的利益,那些感到驚恐和惱怒的人企圖通過"行動"來使這個膽大妄為的"毛頭小子"住嘴。財大氣粗的通用汽車公司曾雇傭私家偵探跟蹤納德,試圖發現可能損害其名聲的線索,甚至設下"美人計",想引他上鉤。然而,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通用公司的"私自調查"被媒體曝了光,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並最終促使參議員里比科夫領導的一個委員會將通用汽車公司總裁詹姆斯·洛希召到國會來"訓話",要求其對該公司採取的這種騷擾行徑做出解釋,並向受害人道歉。
這一不尋常的事件使汽車安全問題迅速成為美國公眾關注的焦點,《任何速度都不安全》一書隨即風靡一時,進入暢銷書行列。更重要的是,該事件還讓31歲的納德像許多一夜成名的人物一樣立馬"紅"了起來。
剛過而立之年便名聲大噪,這讓年輕的納德深受鼓舞,他決心再接再厲,擴大"攪局"效果,從法律的角度解決考威爾車的安全問題。
在納德及華盛頓參議員沃倫·馬格努森的共同努力之下,一條新的聯邦法律得以通過,它迫使底特律將其巨大的資源更多地投入到對汽車安全問題的研究上(1964年,通用汽車公司17億美元的利潤中只有100萬美元用於對車禍原因的研究)。有史以來,美國政府首次影響了汽車製造商的投資決策、優先研究項目以及技術獨立性,規定他們必須將更多的工程技術人才和資金用於車輛安全問題的研究和改進方面。納德還計劃對公眾進行相關知識的啟蒙宣傳,將汽車工業少數人所掌握的技術事實--撞車不一定非致死或致殘不可--廣為傳播,並培養一個更具競爭性的市場。
深諳法律的納德預料到底特律的製造商們會對聯邦管制法進行抗拒,於是說服他的朋友、艾奧瓦州的首席檢察官勞倫斯·斯卡利斯於1966年1月舉行了關於汽車安全問題的聽證會。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戰術,它獲得了雙重收益:首先,它引起了全國性的關注,促使參議員里比科夫於兩個月後舉行了一個重要的聽證會;其次,汽車製造商反對州政府就汽車安全進行管制的立場均已記錄在案,這樣到了里比科夫的聽證會上他們就不能以只有各州才能處理這個問題的詭辯來推翻聯邦管制了。
1966年3月,里比科夫的聽證會在公眾的密切注視下開場了,一個新的聯邦政府管理機構--全美高速公路和交通安全管理局也於隨後成立。在納德的遊說及推動下,一系列如今美國人已習以為常的有關汽車和交通安全的標準及法規文件相繼誕生。美國國會於1966年9月頒布了《國家交通及機動車安全法》。該法規定,汽車製造商若發現投放市場的汽車由於設計或製造方面的原因存在缺陷,不符合有關的法規、標準,並有可能導致安全及環保問題,必須及時向國家有關部門報告該產品存在的問題、造成問題的原因及改善措施等,並提出召回申請,經批准后對在用車輛進行改造,進行免費修理,以消除事故隱患。廠家還有義務讓用戶及時了解有關情況。這就是人們今天已經熟知並已在許多發達國家推行的所謂"汽車召回制度"。現在每當人們論及此項制度時,都會提到納德的名字。
一個當年的細節值得在此一提。當時,為其底特律的諸多同行們代言的著名汽車製造商亨利·福特二世曾抱怨說,新的汽車安全標準"不合理、武斷、技術上不可行……如果我們不能達標就只好關門了。"但到了1977年,亨利·福特卻承認,"要是沒有那條聯邦法律,我們的汽車是不會有現在的安全性能的。"如此說來,該法律的"催生婆"、當年汽車製造商們心目中的"搗亂分子"納德顯然功不可沒。
如果說,圍繞汽車安全爭議所造成的轟動,只是"攪局高手"納德小試牛刀的開篇之作,那麼,他在消費者保護運動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和影響,則是顯示納德"攪局"能量的精彩篇章。
在美國,納德被稱為"現代消費者運動之父",但他卻不是提出消費者權益思想的第一人。人們之所以將其視為"消費者保護運動"的創始人,是因為他和他的同事以及學生們確實極大地改變了維護消費者權益這一思想的涵義。在納德之前,所謂"保護消費者權益運動"還只是個淺薄的觀念,內容不過是購買價格最便宜的商品和使用有幾分錢折扣的超市購物券等雞毛蒜皮的小事。它沒有提出對公司或政府的權力進行分析和研究,對於商業行業在市場和政府決策方面的巨大權力也沒有形成一支獨立的"對抗力量"。
在納德出現之前,也曾有一些有識之士關注過社會事務和公眾利益。例如,作家厄普頓·辛克曾以芝加哥肉品加工業的狀況為素材,寫過一本極具衝擊力的小說《叢林》,該書出版后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並促成了1906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成立;1962年,女生態學家蕾切爾·卡森的著作《寂靜的春天》問世之後,它那驚世駭俗的關於農藥危害人類環境的預言,不僅受到生產與經濟部門的猛烈抨擊,也強烈震撼了廣大社會民眾。但這些行動還只是零星的個體行為,對於維護消費者權益而言,不足以形成氣候。而雄心勃勃的納德卻打算從根本上改變人們關於消費者權益的觀念,並使之成為一個運動。
從關注汽車安全問題開始,納德就沒打算止步於一本書的轟動。隨著1966年新的汽車安全法的通過,先後創建了答辯中心、行車安全中心等機構的納德又開始忙碌起來,著手調查和揭露其他種種有損公眾利益的弊端劣行。納德認為,生活在一個冷漠無情、不負責任的官僚政治時代,僅僅充當理查德·尼克松所讚美的"沉默的大多數"沒有什麼美德可言。
當那個時代大多數政治活動分子把精力集中在越南戰爭和種族不公正問題上的時候,納德卻專註於那些在美國經濟和法律中明顯存在但又難以察覺的不公正。他運用被他自己稱為"記錄直覺"的工作方法,花了數年時間,對美國企業和政府中的一大堆令人氣惱和未做報道的醜聞進行調查和揭露。1966~1969年間,納德的發現促使一些針對存在於肉類加工和禽類產品生產中的不衛生做法進行監管的新法律得以通過--這是1907年以來這些行業所做的第一次重大改革。納德的調查還涉及其他許多損害大眾利益的問題,諸如天然煤氣管道的危險性、電視機和X光的放射性輻射、煤礦井下惡劣的工作條件等等,他的每一項調查都會促使政府制定出相應的安全法律法規或迫使某個行業採取改進措施,為消費者保護運動增添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內容。
納德認為,真正的愛國主義應該是出於對自己國家的真心關懷而挽起衣袖做些實事,使它更加充滿人性,更講道德,更加關愛自己的人民。他一直單槍匹馬堅持不懈地為提高美國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而奔走、吶喊,呼籲政府規範工業生產,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納德不斷告誡人們,要捨棄視個人為無足輕重的狹隘意識,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有參與意識和善於質疑的"公眾公民"(即有公民權利與義務意識的公民)。這些觀點至今仍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
到1969年,納德已成為一位受到信任和敬羨的知名人物。成千上萬抱持著理想主義的學生爭相與他共事。納德也意識到,僅依靠一個人的努力,影響畢竟有限,只有吸引更多的參與者,才能形成"大氣候"。在紛至沓來的崇拜者中,納德開始僱用少數富有獻身精神的年輕人來加強他的工作--這些人後來被稱為"納德突擊隊員"。
1969年夏,納德決定為他的特殊公民行動設立一個固定機構。在幾家基金會的資助下,納德又成立了一個組織--應對法律研究中心。一位記者將之稱為"政治運動指揮部和大學生兄弟會的混合體"。第二年夏天,納德決定讓年輕人去衝鋒陷陣,便著手從暑期休假的大學生中招聘志願者組成"特別小組"。
招聘啟事剛一發出,應聘者蜂擁而至,其場面之熱烈簡直令人驚訝。用當時"中心"主任哈里森·韋爾福德的話來說,"哈佛法學院大約1/3的學生都來報名了。"納德從3萬名申請者中挑選了200名"突擊隊員",組成"特別小組"。他交給這些年輕人的任務是"調查和揭露所有與環境污染或政府醜聞有關的問題",並寫出調查報告。
短短一兩年時間裡,"納德突擊隊員"們就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裡僅列出一部分報告名錄:《州際商業委員會的疏忽》(揭露原負責制訂貨車運輸及火車收費的州際商業委員會的腐敗和低效)、《消失的空氣》(記載由不負責任的企業和政治同謀所造成的空氣污染惡化對健康的危害)、《化學大餐》(揭露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對食品工業的失察)、《老年:最後的隔離》(揭露老人院里有損尊嚴的現象和存在的欺詐行為)……
由於納德資金有限,所以他主要不是以實際收入來酬謝大家。調查報告會以學生自己的名義發表,學生可以召開記者招待會,有機會發揮自己的特長及提高聲譽。因此,學生們積極性非常高。
當時美國主流媒體內容的有限性使納德的調查十分引人注意。大多數日報幾乎不做調查性新聞報道,幾乎沒有立法者從普通公民的角度來認真研究聯邦機構的表現。納德的報告旗幟鮮明,入木三分,不僅指名道姓且有詳盡材料為證,因而這些報告都成為了熱門讀物("納德突擊隊員"1971年的頭4份報告剛一面世,銷量即達45萬冊)。尤其是一幫初出茅廬的學生一件接一件地揭露政府拖拉誤事、特權利益勾結、公司違法亂紀和露骨腐敗的聲勢,使得這些報告更加引人入勝,極受歡迎。
納德不同於過去的醜聞揭露者,他們只滿足於揭發,然後撒手不管。而納德則要實驗公民行動新戰略,他將他主持的報告作為行使公民職責的模範實踐予以介紹,並組建能行使"小人物"權力的組織,以期能夠鼓勵其他人採取同樣的行動。納德認為"這是一項社會創舉,它將為國家帶來公正和持久利益。"實踐證明,納德及其支持者的心血沒有白費,正是在他們卓有成效的努力下,消費者作為一個群體,成為能夠對政府決策和公司市場運作產生重大影響的一股力量。
英雄造時勢,時勢亦成就英雄。以打假和維護公民及消費者利益為己任的納德因此聞名遐邇。後來擔任美國公共事務組織主席的納德曾被《時代周刊》認為是"美國最難纏的消費者",並於1979年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選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名美國人之一。
自31歲成名之後,納德一直是美國社會一個引人關注的活躍人物。他像一頭嗅覺靈敏、精力充沛的獵犬,不知疲倦地搜尋、追逐著那些在他看來不公正、不合理的"獵物"。對他的評價也是有褒有貶。誰都不知道這個拗勁十足、有"美國第一公民"之稱的怪老頭會幹出什麼驚天動地、驚世駭俗的事情來。不過,在頭二三十年裡,納德的"攪局"範圍大體上限於維護公民權益的領域。真正讓他成為一部分人眼裡的"政治攪局者"的,還是在他年逾花甲后數度參加美國總統大選之後。
大凡一個人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之後,就會自然而然地對政治產生興趣,在20世紀下半葉的美國聲譽鵲起的納德也不例外。因為使消費者運動重振雄風,納德成了知名度甚高的"公民活動家",打那時起,他便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到了美國的政治活動中。
20世紀60年代之後,全球性的生態危機與環境惡化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和重視。美國及西歐的一些國家先後出現了由一部分人自發組成的保護生態環境、反對和阻止環境污染的組織。這些組織迅速發展壯大,他們追求一種新的政治綱領,並形成了一個政黨組織--綠黨。納德關注消費者利益、推動環境保護的思想和行動在社會上大受追捧,也得到了聲譽漸隆的綠黨的垂青。
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是美國政壇最熱鬧的盛會,也是各種政黨、派別和人物競相展示實力及才華的舞台。當1996年的大選拉開大幕時,政壇上的"演員"們紛紛"粉墨登場"。就好像一個痴迷京劇的觀眾,日子長了也想自己喊上幾嗓子一樣,目睹美國政壇的風雲變幻,當了幾十年看客的納德雖然已過"耳順之年",卻不甘寂寞,也想到總統大選的鬧劇中當一回"票友",而極欲擴大影響的綠黨也希望找到一個政治代言人,二者一拍即合。1996年,納德以綠黨候選人的身份參加了當年的總統大選。不過,初次參選的納德"出師不利",他只在22個州得到了68.5萬張選票,得票率尚不足1%。
首次參選鎩羽而歸后,納德沒有偃旗息鼓的意思。他像一個狂熱的體育愛好者在某場競技中失利卻感到餘興未盡一樣,總想再次試試身手。於是,2000年大選時,他又捲土重來。
自19世紀中期美國形成由民主、共和兩黨交替執政的局面后,多少年來,在美國的政治棋局中,都是由這兩大政黨來爭奪總統寶座。由於美國大選採取"勝者通吃"的做法,要獲得一個州的選票就要在該州贏得多數選民。在這種情況下,那些被稱為"第三黨"的小黨派或者獨立候選人就註定不會贏得任何一張選舉人票。
或許有人會感到不解,既然明知根本無法獲勝,為什麼老頑童納德還會一再地出此風頭呢?答案很簡單,用法新社記者勞倫特·托梅特的話說,這些"另類"候選人的存在是"美國式民主"的需要,他們讓美國人覺得,在這個國家的政治舞台上不是只有民主黨和共和黨兩個政黨。有些人將民主、共和兩黨視為"兩個爛蘋果",他們誰的票都不投,而是把票投給了第三黨以示"不滿"。另一方面,另類候選人雖沒有贏得大選的希望,但卻有"攪渾水"的能量。當兩大黨在大選中實力接近時,他們就會發揮作用,使天平傾斜。據分析人士說,在1992年的大選中,正是由於得州億萬富翁佩羅的出現(當年他贏得了19%的選票),拉走了共和黨的許多票,才致使老布希敗北。而8年之後,納德又重現了佩羅的"攪局效應"。
小布希與艾伯特·戈爾在2000年大選中的較量,其激烈程度堪稱美國立國以來之最,選舉的結果也最不正常。共和、民主兩黨及支持它們的選民的爭執也最大。在本次大選中,納德以綠黨總統候選人的身份,在43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獲得參選資格並最終獲得了2.7%的選票。當時的一項全國性調查顯示,如果納德不參選,那些投他票的人中有50%會倒向戈爾,只有20%會選擇布希,而剩下的30%則不會參加投票。所以,民主黨人士認為,如果納德不"介入",戈爾就能以較大優勢戰勝布希;正是由於他在佛羅里達州和新罕布希爾州拉走了部分選票,牽扯了戈爾的精力和財力,才使得布希以極微弱的優勢擊敗了戈爾。從那時開始,納德便獲得了"政治攪局者"的稱號。
讓再嘗敗績的納德稍感"欣慰"的是,他的參選"成本"不算高--花了800萬美元,而與他同場"競技"的保守派政論家布坎南以改革黨候選人的身份花了1200萬美元參加總統大選,卻遺憾地只獲得不到1%的選票。
轉眼到了2004年,新的總統大選硝煙又起。對陣雙方,一邊是志得意滿、一門心思準備連任的共和黨候選人布希,一邊是躊躇滿志、信心十足打算問鼎白宮的民主黨候選人克里。正在此時,又冷不防殺出個"第三者"--第三次參加大選的納德。
2月22日,在離70歲生日還差5天之時,納德突然宣布自己將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參加2004年的總統大選。美國政界一片嘩然,克里又是一陣緊張;4月7日,納德在芝加哥的一所大學演講時,竟呼籲國民彈劾布希這個"騙人的犯罪總統",這再次在美國國內造成了轟動並引起國際輿論的關注。
雖然在美國國內,沒人認為納德有競選成功的可能性,但許多人都認為,他"玩票"式的參選肯定會使此次的總統競選更加混亂。
一向我行我素的老頑童納德本人卻不在乎這些,他認為美國"這個國家有太多的問題和不公正,少數人手裡集中了太多的權力和財富",他要把民主從控制共和、民主兩黨的公司利益集團手裡奪回來。至於攪局之說,他也毫不諱言:"如果我要在2004年的大選中攪局,我就要在美國所有的選區攪局,而不是僅當一個地區的破壞者。"他的總統競選委員會的發言人則言辭較委婉:"在這次總統大選中,獨立候選人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不過,對於納德能走多遠,當時也有很多分析人士提出了質疑。有人曾預言,由於民眾注意力的轉移,"人老珠黃"的納德今年的"攪局"不會再像四年前那樣使大選在關鍵時刻"翻盤"。
果然,自2月份宣布參加總統大選后,納德就不得不為參選資格而煩惱。因為按有關規定,獨立候選人如想將自己的名字放到所有50個州的總統選票上,必須得到70萬個選民的簽名,這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良好的組織,納德自己也承認,這就像是"爬一個很滑的陡坡"。
其次,納德還面臨著競選資金不足的問題。美國人說,"金錢是政治的奶娘",大選中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金錢的支持。在2000年的時候,納德曾募集到了800萬美元資金,而此番上陣,幾個月的時間裡他只籌集到了100萬美元。
更要命的是,納德還面對著吸引選民支持這個難題。他曾因那些深得公眾支持的消費訴訟成了一個"敢於為公眾利益伸張正義"的明星,但是美國許多媒體都認為他是一個兼具好人和惡棍兩種氣質的雙面人。據美國媒體透露,納德一向標榜自己很單純,不像其他政治家一樣因權力、名譽和金錢的誘惑而參加總統競選。但實際上他與華盛頓的其他政客一樣,建立了一個強有力的機構,並以此來遊說國會、募集資金和操縱媒體。報道指責納德下屬的機構打著"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幌子,從真誠的年輕人身上撈到了不少好處。此外,納德對批評他的人也毫不留情,出言尖刻,必報復之而後快。
這些指責令納德很難再次獲得選民的認同,而由於在上屆總統選舉中搶走戈爾不少選票而背上的"攪局者"的名號,也讓他失去了許多人心。納德的參選決定招致了民主黨、他本人的一些前支持者及朋友的強烈批評。
情況的發展被分析人士"不幸"言中。2004年11月3日,納德宣布退出總統競選,終止了他的"攪局"之旅,但他宣稱將繼續挑戰美國"不合理的兩黨專政制度"。這位喜歡天馬行空、獨往獨來,一貫行為乖戾的"倔"老頭今後還會做出什麼事情來呢?誰也說不準。
74歲的納德2008年以獨立競選人身份參選,這次是他第5次參加總統競選,他的名字將出現在美國至少46個州的選票上。不過和2000年總統競選大不相同的是,2008年納德幾乎處於被美國主流媒體忽視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