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媒介批評的結果 展開

媒介批評

第六輯

《媒介批評》是對各類大眾媒介進行研究和批評的學術性出版物,意在從媒介學的角度對當前的大眾文化和時尚進行批評、讀解,考察媒介與社會文化的互動關係,提供媒介批評的方法。《媒介批評》已出版五輯,其為高等學校師生、科研單位研究人員、大眾媒體(報刊、電視、網路等)從業者提供針對當代媒介的評論性言論和交流最新學術資訊平台的辦刊方針獲得了業界的廣泛認同,在媒介批評與研究領域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

編輯推薦


本輯中關於微信公眾號的傳播學和文化學分析、當代中國媒介文化生產中的權力結構演化分析、技術與科學視覺主義的建構解析等,均為媒介研究中的前沿課題,文章論證邏輯嚴密、材料豐富、觀點新穎,具有超越時代的批判性。

主編簡介


蔣原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領域為文藝理論和當代文學,學術著作有《文學批評學》、《歷史描述與邏輯演繹——批評文體論》、《90年代批評》、《傳統的界限——符號、話語與民族文化》等。張檸,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領域為中國當代文學史、文化理論與文化批評,學術著作有《敘事的智慧》、《詩比歷史更永久》、《中國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等。

內容簡介


本輯文章主要分核心話題——微信公眾號、時尚文化及其源流、影像批評、新媒介學理探析、日常生活研究、圖像與視覺文化等欄目,以當前正熱的微信公眾號為核心話題,輔以對電視真人秀、《羋月傳》、《老炮兒》、廣場舞等的專題論說,內容豐富,論說精彩。

簡要目錄


核心話題:微信公眾號
1/公眾號時代的電影批評唐宏峰
21/品位教育、讀者與資本
——作為“文化中間人”的時尚類微信公眾號∕董倩
28/你關注的微信公眾號也有“病”嗎? ∕朱奕霖
43/文藝批評的新玩法∕牛寒婷
時尚文化及其源流
51/足球媒體轉型與知識人分化∕陳鐳
60/當代中國流行文化中的“古典情結”∕康春華 程瑤 張怡瑩
80/韓國綜藝節目“中國熱”探源
——以RunningMan為例∕賈佳 陳天鴿
88/超慢新聞實驗:一種文化學的解讀方式∕陳弢
影像批評
101/“亞洲電影”:想象的抵抗及其矛盾∕郝延斌
111/“羋月”:活在戰國時期的現代女性∕畢琳
116/月光寶盒裡的“歸來”∕羅小茗
124/《老炮兒》:歷史位置與意義生產∕肖瓊
新媒介學理探析
135/我們和屏的愛與糾纏
——屏媒介試論∕米金升
152/“媒介歸因”邏輯中的國產動漫
——對國產動漫整改事件的傳播學觀察∕張勇鋒
162/媒介後果:“文學發燒友”與“網語速食化”∕陳定家
172/當代中國媒介文化生產中的權力結構演化∕王敏芝
日常生活研究
184/文化走秀、紅包狂歡與儀式生活的重構∕鮑海波 薛龍
195/廣場舞與都市公共空間∕劉天宇
208/從李毅吧到“帝吧”
——種網路社群文化的形成與嬗變∕林品
圖像與視覺文化
222/技術與科學視覺主義的建構
——淺析唐·伊德的視覺媒介技術觀∕王穎吉 樓程莉
232/翻拍的武俠景觀:技術的“神話”∕鄭二利
239/埃爾·格列柯的手勢語言∕維特科夫爾著 梅娜芳譯
252/亞洲時間∕張晴
281/編後記

讀者定位


高校、媒體及文化批評領域的學者、研究者,對熱門媒介話題感興趣的讀者

編後記


微信的出現才短短五六年工夫,在我的印象中彷彿已過去了半個世紀,想想也是,現在每天收到的或搜到的信息,比三十年前一個月的量還多,難怪現在一些年輕人說出的話也會有飽經滄桑之感。
這期的主題是“微信公眾號”,公眾號無疑已成為今天最吸引人的媒介景觀。作為頭題,唐宏峰的《公眾號時代的電影批評》寫得結實有力,該文對電影公眾號的類型、微信影評人及其公眾號文風作了梳理和評述,是了解當今電影和電影公眾號的最佳指南,文章對於公眾號文風的特徵及其形成過程等有生動的描述和精準的概括。
董倩討論的是時尚類公眾號品位教育,但重點落在“文化中間人”上,所謂的“文化中間人”在此文語境中,更多地是指介紹西方時尚文化的職業媒體人,或許我們會覺得布爾迪厄的中間人說法有點過時,其實在自媒體時代,每一個個體都是“文化中間人”,他們時刻用微信或個人行為,影響著其他人。以往,在階層分化相對清晰的年代,所謂品位是自上而下流動的,而在今天,情形顯然要複雜得多,因為成功的商業運作和社會心理相結合,會生產新的時尚,那些留得下的時尚或許就成為品位?朱奕霖《你關注的微信公眾號也有“病”嗎?》指出了微信傳播過程中的幾類問題,如文體僵化,內容同質化,標題黨,謠言溫床等等,傳統媒體有職業把關人,而微信的把關人就是每一個微信用戶,這裡說到底是社會整體素養如何提高的問題。
這期“影像批評”欄中,推出了郝延斌的《“亞洲電影”:想象的抵抗及其矛盾》,所謂“亞洲電影”,是作為文化帝國主義的抵抗話語而被提出,但是文章通過例證表明,“亞洲電影”不僅沒有找到抵抗的路徑與品格,事實上它還變成了跨國資本主義的共謀,這一話語借用區域和地方的名義,誘導並促成了另一種同質化的電影文化而已。有興趣的讀者還可以將此文內容與本刊中張晴的文章《亞洲時間》相對照,或許能發現一些有意思的話題。
在“新媒介學理探析”欄中,米金升的《我們和屏的愛與糾纏》似開闢了媒介研究新的空間。該文重提了作者在2004年就首創的“屏媒介”概念,作者關注的是屏媒介在“圖像轉向”中的作用,而我對其中揭示的“技術控”現象更感興趣,擁抱新技術和恐懼新技術是兩種相反的人生態度,就像是汽車的油門和剎車互相制衡,但現在的感覺是踩油門的頻率遠大於踩剎車的頻率。技術是一種路徑,也是一條捷徑,但是這路徑會引導我們到什麼地方?這誰也說不清楚,但是步伐卻停不下來。
從這期開始,我們新設了“圖像與視覺文化”專欄,屏媒介也好,圖像轉向也罷,總之人類的符號和圖像創造能力空前強大,讀解能力也必須跟上,王穎吉等所介紹的唐·伊德的視覺媒介技術觀和關於埃爾·格列柯手勢語言的文章應該有助於我們在這個領域做深一步的探索。
蔣原倫
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