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西村鄉的結果 展開

西村鄉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下轄鄉

西村鄉,隸屬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位於修武縣西北部、太行山南麓,距修武縣城25千米,東與修武縣七賢鎮為鄰,南與馬村區相連,西與解放區相臨,北與山西省交界,行政區域面積188.73平方千米。

1958年7月,為修武縣公社南坡大隊。1960年10月,修武縣與焦作市合併,析置南坡公社。1961年9月,市、縣分開,改南坡區,轄南坡、艾曲、雙廟、金陵坡4個公社。1977年,撤銷艾曲公社,分雙廟、金陵坡、西村3個公社。1984年1月,西村公社改西村鄉。截至20218年,西村鄉戶籍人口為17217人。鄉人民政府駐西村。

2011年,西村鄉全鄉生產總值完成51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5%,其中第一產業完成21420萬元,增長18.9%;第二產業完成10310萬元,增長2.3%;第三產業完成20070萬元,增長22.2%。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9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6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70元。2018年,西村鄉有工業企業6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個,有營業面積超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24個。

行政區劃


1994年,撤銷雙廟、金陵坡鄉建制,原雙廟鄉8個村與原金陵坡鄉的小東溝、葡萄峪、金陵坡3個村劃歸西村鄉管轄。
2011年末,轄西村、小南坡、磨石坡、柿元、甲板創、六股澗、洞灣、田坪、小東、大東、大南坡、孟泉、虎路峪、東大掌、黑岩、宋營、圪料返、窪村、當陽峪、艾曲、西大掌、西嶺后、東交口、西交口、雙廟、長嶺、后河、影寺、平頂爻、孤山、裴庄、桃園、金陵坡、葡萄峪、小東溝35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1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西村鄉轄35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西村。
西村鄉區劃詳情
西村村洞灣村平頂窯村黑岩村西嶺后村
小南坡村田坪村長嶺村東大掌村西大掌村
磨石坡村當陽峪村孤山村宋營村艾曲村
柿園村北窪村村后河村金嶺坡村大東村村
甲板創村圪料返村裴庄村葡萄峪村大南坡村村
六股澗村西交口村影寺村小東溝村孟泉村
小東村村東交口村桃園村雙廟村虎路峪村

歷史沿革


1958年7月,為修武縣公社南坡大隊。
1960年10月,修武縣與焦作市合併,析置南坡公社。
1961年9月,市、縣分開,改南坡區,轄南坡、艾曲、雙廟、金陵坡4個公社。
1977年,撤銷艾曲公社,分雙廟、金陵坡、西村3個公社。
1984年1月,西村公社改西村鄉。

經濟


綜述
2011年,西村鄉全鄉生產總值完成51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5%,其中第一產業完成21420萬元,增長18.9%;第二產業完成10310萬元,增長2.3%;第三產業完成20070萬元,增長22.2%。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9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6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70元。
2018年,西村鄉有工業企業6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個,有營業面積超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24個。
西村鄉
西村鄉
農業
2011年,西村鄉耕地面積1.3萬畝,人均0.8畝;林地面積24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21420萬元,比上年增長18.9%。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138噸,人均195千克,其中小麥625噸。
2011年,西村鄉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3萬頭,年末存欄2.2萬頭;羊飼養量0.4萬隻,年末存欄0.4萬隻;牛飼養量0.1萬頭,年末存欄0.1萬頭;家禽飼養量41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2372噸,其中豬肉1703噸,牛肉173噸,羊肉28噸;禽蛋468噸。截至2011年末,林果種植面積3500畝,產量60萬噸,主要品種有核桃、山楂、柿子、桃、杏、蘋果等,其中蘋果10噸,柿子128噸,桃10噸。
2011年,西村鄉有大型農業機械65台(輛)。
工業
2011年,西村鄉工業總產值達到10億元,比上年增長2%,比上年增長2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全鄉生產總值的35%。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8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1億元,比上年增長7%。
商業
2011年末,西村鄉有商業網點620個,職工1350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億元,比上年增長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7億元,比上年增長3%。
財政金融
2011年末,西村鄉有農村商業銀行1家銀行開設了支行;各類存款餘額1.3億元,比上年增長16.52%;人均儲蓄8000元;各項貸款餘額0.66億元,比上年增長94.12%。
西村鄉
西村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西村鄉地處修武縣西北部、太行山南麓,東與修武縣七賢鎮為鄰,南與馬村區相連,西與解放區相鄰,北與山西省交界,行政區域面積188.7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西村鄉地處太行山脈南坡,海拔190~1260米,地勢北高南低。由於受斷層構造和長期剝蝕影響,山勢陡峻,峰巒起伏,懸崖峭壁,奇峰林立,整個地貌千姿百態,構成了特有的自然景觀。
氣候特徵
西村鄉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早多風,夏熱多雨,秋涼氣爽,冬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14.4℃。年平均日照時數2272小時,無霜期年平均240天。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且多集中在夏秋兩季。
水文
西村鄉境內青龍峽水庫屬海河流域衛河幹流大沙河支流,流域面積23平方千米,河流總長度38千米,從北至南流經轄區。
自然災害
西村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山洪、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等,多發生在7~8月。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00年7月17日,因山洪暴發,導致6人死亡。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西村鄉轄區總人口1623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20人,城鎮化率2.6%。另有流動人口280人。總人口中,男性8130人,佔50.1%;女性8100人,佔49.9%;14歲以下3437人,佔21.2%;15-64歲9376人,佔57.8%;65歲以上3417人,佔2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6228人,佔99.9%;有白等2個少數民族,共2人,佔0.1%。2011年,人口出生率9.4‰,人口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長率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8人。
2017年,西村鄉常住人口為人口16548人。
截至20218年,西村鄉戶籍人口為17217人。

交通


西村鄉境內有2條旅遊快速通道,其中青雲大道為東西向,境內長19千米;影待路為南北向,境內長34千米。
西村鄉
西村鄉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西村鄉有鄉綜合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5個;各類圖書室35個,藏書15萬餘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
2011年末,西村鄉有線電視用戶3000戶,入戶率75%。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西村鄉有完全小學7所,在校生136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學2所,在校生510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西村鄉有鄉級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28個;病床15張。專業衛生人員16人。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4975人,參合率96.5%。
體育事業
2011年末,西村鄉有學校體育場9個。100%的村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6%。
社會保障
2011年,西村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9戶,人數59人,支出4萬元,比上年增長8.6%,月人均120元,比上年增長10.5%;城市醫療救助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9人次,共支出1.3萬元,比上年增長21.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33戶,人數984人,支出82.8萬元,比上年增長17.4%,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長12.7%;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8人,支出8.4萬元,比上年增長5.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人,支出0.4萬元,比上年增長11.6%;農村醫療救助7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84人次,共支出4.9萬元,比上年增長12.3%;農村臨時救濟27人次,支出5.5萬元,比上年增長31.9%。2011年,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930人,參保率93%。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西村鄉固定電話用戶1654戶,行動電話用戶7100戶。
西村鄉
西村鄉

文化


● 地名由來
因轄區位置在山門河西邊得名。

旅遊


西村鄉境內有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青龍峽、峰林峽2個,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圓融寺1個,國家3A級風景名勝區穆家寨生態旅遊度假區1個,其他風景名勝區有凈影寺、艾曲孔丘山溶洞等。2011年,有農家飯店30家;家庭賓館60家,床位800張。
西村鄉
西村鄉

獲得榮譽


2013年修武縣西村鄉洞灣社區被民政部授予“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