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

於斯曼創作長篇小說

《逆流》是法國作家於斯曼創作的長篇小說。

《逆流》說的是主人公德塞森特厭倦了巴黎的虛偽和浮誇,轉而避居於豐特奈小鎮,過起了離群索居的生活。他依據個人審美和品味布置住所,沉浸在自己一手締建的精神和物質世界中,對抗世俗的潮流。每個章節圍繞一個主題展開,涉及繪畫、寶石、花卉、文學等。

作品簡介


小說《逆流》共分16章,故事幾乎全部圍繞著主人公德塞森特一個人展開。讓·德塞森特出生在一個居住在盧爾城堡內的大家庭里,以前家族人丁興旺時遍布整個法蘭西島和布里。但近兩個世紀以來,德塞森特家族一直在近親之間通婚,導致家族逐漸衰敗:家族內不再有強壯的士兵,男子日趨女性化……如今家族只剩下唯一的子嗣——德塞森特。
德塞森特今年30歲,可能是由於隔代遺傳的緣故,他像他的老伯父一樣臉頰凹陷,身體瘦小纖弱。他的童年過得十分不幸,持續不退的高燒幾乎把他的身體完全壓垮,他還患上了淋巴結核。在悉心的照料下才挺了過來,最終步入成年。對於他的父母,他也只留有些許可怕的回憶。他的父親通常住在巴黎,幾乎不怎麼和讓交流;而母親留給他的印象是一直靜靜地躺在盧爾城堡內昏暗的卧室里。父母親很少生活在一起,即使在一起的那幾天,他們倆也只是面對面坐在昏暗的小圓桌邊寒暄幾句,然後他父親就漠然地離開了。
讓在耶穌教會學校學習,他的才智令學校的神甫感到吃驚,他們非常疼愛他,想好好開發他的智力,挖掘他的潛力。可是不管他們如何努力栽培小德塞森特,他都只對拉丁文感興趣,而對於希臘語等現代語言則絲毫沒有顯露出天賦。在學習一些最基本的自然科學時.他也表現得十分遲鈍。家人對他也漠不關心:他父親偶爾會去寄宿學校看他,和他打聲招呼,讓他好好學習,當聽話的好孩子;暑假他回到盧爾城堡,他母親只是帶著痛苦的微笑,看他一會兒,然後又回到自己常年昏暗的卧室休息。在城堡供事的僕人年事已高,都很古板無趣,他只能一個人找點樂子:下雨天他就找些書翻翻,陽光明媚的午後他就會去鄉間散步。他很喜歡去山谷或是汝第涅村莊散步,躺在草地上感受那兒的鄉土氣息,傾聽水磨發出的聲響。有時候他會登上平坦寬闊的小山頂,一邊能俯瞰到塞納河谷,另一邊則能望到普羅萬的教堂和塔樓。這也是他童年為數不多的美好回憶了。
德塞森特閱讀了很多書籍,經常一個人思考一些問題直到深夜,久而久之,他先前的一些未成形的思想成熟了。每次假期深夜,久而久之。他先前的一些未成形的思想成熟了。每次假期后回到學校,他的老師們都會察覺到他身上發生的變化,但是他們並沒有認可這個思維活躍但難以管教的孩子。他們認定德塞森特絕對不會為學校增光添彩,況且他富裕的家庭對他的前途也是漠不關心,於是老師既沒安排德塞森特進入好專業學習,也不打算讓他進入教會,而是任由德塞森特學習他感興趣的學科。德塞森特因此過得很開心。繼續著他的拉丁文和法文學習,課餘時間他還自學了神學。
17歲那年,德塞森特的母親因身體衰竭而死,父親也死於不明病因。成年後,他從學校畢業並且從他的監護人德·蒙謝弗萊伯爵那拿回了屬於自己的遺產。年邁的德·蒙謝弗菜伯爵和德塞森特幾乎沒有任何共同語言。伯爵舉辦的晚會總是一成不變地邀請一些老古董級的老輩人物。他在參加了類似的幾場晚會後就下定決心徹底與這個社交圈告別。他開始與同齡人打交道。這其中有些人和他一樣在教會學校接受教育,他們會在復活節聖體,經常出入天主教社區,但是他們總是像侵犯女子的罪犯一般偷偷摸摸地行事;另一部分人則更為自由、開放些。他們都是些花天酒地的人,聽輕歌劇、賭馬、玩紙牌。經過一年的接觸,德塞森特感到這种放盪的生活未能給他帶來真正的刺激和享樂,於是他疏遠他們,開始和文人交流。他和文人的思想交流就顯得較為順暢了。可文人間的對話十分平淡,他們以作品的銷量和盈利來評價作品;他還發現一些市儈教條者和自由思想家宣揚的思想竟是為了桎梏他人的思想,他又開始鄙視這些文人……長此以往,德塞森特越發蔑視人性,他感到世界大部分是由無賴和傻瓜構成的。德塞森特對能在世界上找到與他有共鳴的人不再抱有希望。他感到渾身不自在,十分痛苦,他開始刮傷自己的皮膚。他又想通過接近美色來拯救自己,可過度的驕縱使得他的身體很快衰退。
總之,無論他怎麼想法擺脫苦楚,內心的孤苦始終揮之不去。他的健康狀況也日益惡化。他決定賣掉閑置著的城堡,結算他的其他財產,買了國債,這樣他每年有五萬鎊左右的收入。他還預留了一筆錢用來造一間小屋供他過上清靜的生活。他在巴黎周邊地區覓到一間待售的簡陋小屋,環境清靜,沒有鄰居,十分符合德塞森特的願望。他請了些泥水匠刷了房子。某一天,他辭退了傭人,在沒有告知任何人的情況下離開了自己原來的住處,連看門人也不知道德塞森特的去向。

創作背景


雖然於斯曼是頹廢主義的典範作家,但他剛開始其文學創作時則被視為自然主義者,屬於自然主義陣營,遭到左拉的輕視之後,他才於1881年開始動手創作《逆流》,並於1884年出版。這既表明頹廢主義與自然主義之間有著某種天然的關聯,又表明頹廢主義只有離開自然主義才有自己更為清晰的身影。

角色介紹


德塞森特
從該作中,可以看到主人公德塞森特與以往小說中的男主人公有所不同,這個“頹廢男主角”是一種嶄新的小說人物類型,區別於早期的浪漫主義主人公,“並不把愛情當作特別的目標來追求”,因此,他不是活力四射的浪漫英雄,而是消極和被動的人物。從很大的程度上講,他已經是精神病理學的研究對象,性格的基礎是深刻的悲觀主義,思想與行為上體現出了諸如厭煩、憂鬱、幻滅、絕望等要素,毫無興趣也毫無希望地生活著。

作品鑒賞


作品主題
《逆流》以其特殊的筆觸關注到了人物的物質與精神生活的各方面,讓“頹廢”存在於生活諸方面。
小說的主要內容就是德塞森特在鄉下隱居期間的日常生活,它從頭到尾沒有連貫的故事情節,只是雜亂地、隨心所欲地、充滿細節真實地描寫家裡家外的各種事物,以及主人公看到這些事物時心中的種種聯想。而這些聯想,分別涉及到自然現象、社會生活、藝術現象、私人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出了作者對當時的時尚文化、傳統的文明、各種藝術的發展情況、各種風俗習慣的演進所做的個性化的價值評判。
藝術特色
《逆流》的結構不像傳統的現實主義小說,作品取消了塑造男主角的行動和情節,沒有完整清晰的情節推進,它只是對於頹廢者的“解剖學”:將一個整體解剖開來,分別去看,而不是順著次序去看。研究《逆流》結構的學者發現,故事一開始就在某種意義上結束了。因為它要告訴你的是一個沒有未來的人物的故事,作品就沒有必要去展開了。例如,“前言”通過年輕人對祖先舊肖像畫的繼承來介紹德艾塞特的“故事”,德艾塞特是家族的最後一位子孫,馬上就要進入遺傳的衰老和枯竭狀態,他是家庭故事的最後一環,所以,小說的敘事活動是從結局開始的,這就好像在告訴人們:這個人物的故事乃至家族承續已經結束了。因此,小說沒有將情節的創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人物性格沒有什麼發展變化,而是轉向關注這個人物在各種場合中的不同表現,無論這些表現有多麼的奇特怪異都不會影響最後的結局,這就是整個故事的結構框架。
作品中意象的、場面的、空間的、行為的、細節的描述多,涉及情節的衝突等的敘述則相當稀少。應該說,這樣的結構設置,是與頹廢主義文學表現的意圖是一致的:頹廢主義對希望與未來充滿了不信任,所以面對現在的時候才會進行垂死的狂歡與享樂,狂歡與享樂之時是終點,也就無須去表達希望與未來了;針對“現時”,頹廢主義通過空間化細節化的處理,將病態、變態與垂死狀態藝術化地呈現出來。從這個角度看於斯曼的《逆流》,它改變了小說的時間意識與敘事方式,從而創造了空間場面與描述方式,這對於現代小說的創作不啻為一種啟示。作為讀者,往往要克服這種沒有故事情節的不生動、沒有主人公性格形成的社會原因解讀的前期鋪墊的種種不適應,試圖從空間感覺中忘掉時間感覺,忘掉社會環境,這是一種嶄新的閱讀方式。

作品影響


《逆流》是於斯曼的最重要的作品,也是頹廢主義文學運動中的代表作品,由此確立了他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於斯曼的《逆流》啟發了後世很多作品:《道連·葛雷的畫像》,王爾德讓道連·葛雷閱讀此書;法國當代作家,也是龔古爾獎得主米歇爾·維勒貝克在其小說《屈服》中,設計的男主人公就是教授《逆流》這本書的。

作品評價


《美利堅百科全書》:於斯曼多少帶有自傳色彩的主人公讓·德塞森特是一位歡賞一切人為、畸形和病態事物的人物,是一位精力業已耗盡的神經病患者。他躲進與世隔絕的小天地,以磨鍊他本已過分高雅的鑒賞力。作為一部小說,這一作品或許因過多地運用了巴洛克和拜占庭風格的細節描寫而有所遜色。
《理想藏書》:“世紀末紈絝子弟德塞森特的品行與遭際。感覺世界的一次博學的、程序化的探索。小說辭彙如香水一般精緻細膩。”

作者簡介


於斯曼,是法國19世紀作家。他前期擁護自然主義,和左拉、莫泊桑等人合著了短篇集《梅塘夜話》,之後轉向象徵主義,《逆流》就是於斯曼轉型之後的代表作。於斯曼具有極高的審美品位和時代觸覺,在繪畫方面推崇印象主義畫派,在文學方面讚賞波德萊爾、愛倫坡、拉馬丁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