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鄭鐵路
國家I級電氣化鐵路
大鄭鐵路,南起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大虎山街道的大虎山站,線路自瀋山線上的大虎山站向北引出,經黑山、芳山後轉向東北至新立屯,越柳河至彰武轉向北,抵達遼河東岸的通遼站。
再向東抵吉林省雙遼市鄭家屯街道的雙遼站(原鄭家屯站)與平齊鐵路相接,線路全長370千米,共有車站29個,是國家Ⅰ級電氣化鐵路,列車運行最高時速為120km/h。電氣化改造完畢。
大鄭鐵路
大虎山站電氣化鐵路接觸網
大虎山站(二等站)、黑山站(三等站)、八道壕站、新立屯站(二等站)、泡子站、彰武站(三等站)、章古台站、甘旗卡站、木里圖站、通遼西站、通遼站(一等站)、錢家店站、大林站、雙遼站(原名鄭家屯站)(二等站)
大鄭線建於1921-1925年,其中大虎山-通遼段由北洋軍閥張作霖為擺脫日本“滿鐵”對南滿鐵路(今京哈線)的控制而主持修建,是一條由中國自行建造的鐵路。它是張作霖“東北鐵路大計劃”中的“西幹線”(“東幹線”大致相當於今瀋吉線和拉濱線)的組成部分。鄭家屯-通遼段作為四平-洮南鐵路(後來成為平齊線南段)的支線,1921年由日本修築竣工。它曾是通遼以及內蒙東部的第一條鐵路,是當時內蒙東部進出遼寧、吉林的唯一通道,通遼也通過這條鐵路與京哈鐵路相聯。這條鐵路是通遼鐵路樞紐主要服務的對象,隨著貨運量的不斷上升,進行大鄭線複線改造的呼聲越來越高,大鄭既有單線鐵路越來越不能滿足繁忙的運輸現狀,現大鄭線通遼至新立屯段雙線自動閉塞已建成通車,新立屯至大虎山段也在緊張施工中。這條鐵路與平齊線、通讓線共同構成“大齊貨運通道”(大虎山-齊齊哈爾),成為東北地區與京哈線平行的重要幹線。
大鄭鐵路原由瀋陽鐵路局長春鐵路分局鄭家屯車務段與通遼鐵路分局彰武車務段共同管理,2008年瀋陽鐵路局進行生產力布局調整,將鄭家屯車務段及彰武車務段併入通遼車務段,使大鄭鐵路全線劃歸通遼車務段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