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分蓄洪區
防洪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分蓄洪區自然面積2782.84平方公里(洪湖市1764平方公里、監利縣1019平方公里,總面積中含原計劃但未實施的上車灣至螺山以南面積413平方公里的備蓄區)。設計蓄洪水位32.50米,有效容積189.5億立方米,承擔分蓄洪任務160億立方米。分洪區圍堤由長江干堤226.85公里,東荊河堤42.84公里,主隔堤64.82公里組成,全長334.51公里。分洪區內轄洪湖、監利兩縣(市)的25個鄉鎮,3個國營農場,717個村。有29.75萬戶,121.8萬人,耕地124.37萬畝。
洪湖分蓄洪區是長江中下游整體防洪規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處理長江中游超額洪水集中控制容積最大的一個分蓄洪區,對確保荊江大堤和武漢市防洪安全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該工程分二期實施:一期工程始建於1972年冬,1980年緩建,1986年至1988年主隔堤復工煞尾,共完成投資1.26億元,建成64.82公里主隔堤(其中:監利新世至半路堤,長27.82公里;洪湖高潭口至新世,長37公里)及13處配套建築物,使分蓄洪區形成完整的封閉圈。二期工程總概算投資4.7億元,1990年實施,到1997年底國家共下達計劃投資19285萬元。完成了圍堤土方1129.29萬立方米,涵閘改建2座,轉移公路283.51公里,轉移中型橋2座,躲水樓2棟和部分通訊工程。建有黃蓬山、洪獅兩座轉移大橋和新堤安全區工程。
洪湖分蓄洪區
洪湖分蓄洪區經過8年多的二期建設,增加了運用的有利條件,但仍不能安全運用:一是蓄洪主隔堤建於“文革”期間,屬典型的三邊工程,基礎差、堤質差,安全擋水無把握;二是加固圍堤需土方2900萬立方米;三是區內避洪設施極度匱乏,24棟躲水樓只建了2棟,10個安全區(面積67.8平方公里)只啟動了一個,121.8萬人及其大牲畜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安全轉移難度相當大;四是分泄洪口門無控制工程,採取炸口納洪措施,則整個分洪工程將處於失控狀態,無法重複運用,若遇複式洪峰,超額洪水還需另避途徑,勢必增大分洪損失,甚至威脅到下游地區的防洪安全。
96年至98年三年兩大水的長江嚴峻防洪形勢警示,加大洪湖分蓄洪區投入力度刻不容緩,必須加大分蓄洪區安全建設投資力度,加快建設步伐,儘快完成分蓄洪區建設規劃,確保洪湖分蓄洪區運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