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鎮

江西上饒市信州區朝陽鎮

朝陽鎮為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下轄鎮,位於上饒市區東部,豐溪河下游,東接廣豐縣,南鄰上饒縣皂頭鎮,西毗上饒市森林公園,北與信州區靈溪鎮、秦峰鄉接壤。境內二上國防線、上廣一級公路、 “七沙”公路貫穿而過。鎮政府距上饒市區4公里;廣豐縣城15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方便快捷。鎮政府駐下潭村。有水田16822畝,旱地2240畝,水面2526畝,山地46712畝。

歷史沿革


朝陽鎮青金山俯瞰
朝陽鎮青金山俯瞰
朝陽鎮石壠孔水庫
朝陽鎮石壠孔水庫
因以舊時朝陽殿而得名。1949年屬蔡家鄉,1950年併入靈溪鄉。1958年設朝陽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5月由上饒縣劃歸上饒市。1997年,面積67平方千米,人口3.2萬,轄朝陽、光明、青石、團結、山頂、王村、王家、西園、青金、下源、十里、溪邊、獅山、中潭、下潭、盤石1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中潭。
2011年2月28日,經相關部門批准,原朝陽鄉正式更名為朝陽鎮。

地理環境


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朝陽鎮(即原朝陽鄉)位於上饒市區東部,豐溪河下游,東接廣豐縣,南鄰上饒縣皂頭 鎮,西毗上饒市森林公園,北與信州區靈溪鎮、秦峰鄉接壤。境內二上國防線、上廣一級公路、 “七沙”公路貫穿而過。鎮政府距上饒市區4公里;廣豐縣城15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方便快捷。鎮政府駐下潭村

行政區劃


全鎮總面積67平方公里,轄下潭、獅山等2個居委會,朝陽、青石、王村、西園、青金、下源、中潭、盤石、石壠孔9個行政村,126個自然村,207個村民小組。有水田16822畝,旱地2240畝,水面2526畝,山地46712畝。2000年鎮人口總數31701人,總戶數7785戶。 郵編:334126 代碼:361030202。

經濟


2005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92億元,同比增長15%;財政總收入完成408.75萬元,超過區政府下達任務數11個百分點;引進項目6個,利用區外資金4060萬元,完成了區委、區政府下達的任務。
朝陽鎮礦產資源豐富。朝陽鎮地處浙贛華系凹陷帶西南段,一級懷玉山華夏系構造帶和信江東西向凹陷帶的交接處,礦藏以磷為主,層厚度在0.55—27.34米之間,平均厚度為6.23米,五氧化二磷含量為8.31%—24.23%,平均含量為14.4%。磷塊主要由膠夏礦、碳磷灰石、石英、白雲石、黃鐵礦、炭質、粘土質、雲母等。已探明的磷礦石儲量6000餘萬噸,堪稱江南第一。鄉境內青金、朝陽等村還盛產大量的石灰石,是水泥和石灰生產的優質原料。
電力供應充足。1999年冬全鎮完成了農網改造。2006年執行照明、工業用電為0.56元/度。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話、手機、電腦等新型通訊工具已進入尋常百姓家。2006年全鎮電話裝機1300多部,移動通訊信號覆蓋率100%。
工業建設漸成氣候。朝陽鎮舉全鎮之力實施招商引資已有磁性材料廠、化肥廠、飼料加工廠、制衣廠等10餘家企業落戶該鎮。至2006年,朝陽鎮經濟開發區前期準備已全部就緒。朝陽鎮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朝陽蔡家、下源新村、山頂新村等一批小集鎮的興起,既有效地為村民規避了地質災害,又創建了現代化的農村新集鎮。
城郊型農業發展迅速。“種+養”、“糧+養”、“菜(瓜)—稻—菜”、“稻—菜”、“魚—稻”等多種農業種植模式,在朝陽鎮得到了實踐和推廣。朝陽鎮水資源豐富,水面區域寬闊,2006年,有小(一)型水庫3座,小(二)型水庫13座。黃顙魚的孵化、養殖是該鎮從九江特別引進的水產開發項目,已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2年,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鎮上下堅持以黨的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和十八大精神為指導,頑強拼搏、團結奮進,積極應對各種不利因素,緊扣“加快突破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兩大主題,繼續按照“依託園區,拓展鎮區,服務城區,把朝陽打造成工業化、城鎮化、生態化的城郊重鎮”的工作思路,搶佔先機,聚焦經濟發展、傾力園區建設、強化民生保障、維護社會穩定,實現了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全鎮生產總值達到6.18億元,比上年增長20%;財政總收入達到4120萬元,比上年增長3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4億元,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798元,增長10%。各項經濟指標穩步增長,打開朝陽區發展新局面。

政治


黨委書記:王良福
鎮長:李志堅
人大主席:徐曉彬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1701
16499
15202
家庭戶戶數7785
家庭戶總人口31619
家庭戶男16469
家庭戶女15150
0-14歲(總)10004
0-14歲男5403
0-14歲女4601
15-64歲(總)19964
15-64歲男10304
15-64歲女9660
65歲及以上(總)1733
65歲及以上男792
65歲及以上女941
戶口本地住本地29668
村名村民小組數戶數總人口其中
青石村15495248812661222
青金村251064515026842466
朝陽村311227599030372953
石壠孔村(光明片)60507218311831000
石壠孔村(團結片)1450821301197933
下源村15651258514641121
溪邊村14593285316151238
西園村14519265113861265
十里村13610281014391371
王村村13625310716751432
獅山居948920131072941
中潭村943620801129951
下潭居943221151219896
盤石村16683341518511564
總計2578839415702221719353

社會


文教、衛生事業發展迅速。2006年全鎮有完小12所,中心小學1所,在校生3800餘人;中學二所,在校生1500餘人;社會力量辦學2所,在校中小學生600餘人。鄉中心衛生院、衛生管理防疫站已重建,各村均有村級醫療點,已擁有初步規模的先進設備,從業人員70餘人。
該鎮積極策應上饒市實現在江西東部崛起和信州區“建設工貿一體的現代中心城區”的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化、非農化進程,建農業大鎮為農業強鎮、經濟強鎮,著力培植磁性材料生產基地、千畝花卉苗木基地和休閑生態農業等支柱產業。依託道口經濟,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建設佔地5.49平方公里的朝陽經濟開發區。

鄉鎮建設

【園區建設穩步推進】 朝陽鎮主動策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主攻工業、決戰園區”的口號,按照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做大園區規模,打造特色園區”的要求,狠抓園區大建設,加快項目推進,全力破解土地等難題。一是做好征拆工作,逐步擴大園區規模。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當年完成朝陽大道兩側趙家村組的征拆,面積達27400平方米,以及拆遷安置區的征地平整工作;繼續做好光學基地、中宏空調等地塊的後續掃尾工作,全力推進園區建設大提速大發展。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朝陽鎮以園區為依託,狠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把專業招商、產業招商、委託招商、以商引商、以情招商等招商方式有機結合,吸納和推進一批優勢項目入園開工。當年已簽約項目有鑫邦混凝土項目、德瑞達實業、柏恆實業、希爾頓五星級國際大酒店等9個項目。全年完成商貿流通稅額175萬元,物流稅786萬元。
【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一是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打造“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合理規劃產業分區,根據下轄村居的現有資源和發展潛力,逐步形成了以獅山豆芽種植、青石泡桐種植、溪邊楊梅種植、青金菜牛養殖、中潭生豬養殖為代表的蔬菜、水產、花卉林果、禽畜主導產業,實現農民收入持續增加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二是積極推進農業組織化,鼓勵和扶持以龍頭企業為依託的“企業+基地+農戶”的生產組織的發展,進一步完善了“一村一品”發展機制。青金村通過山青畜禽養殖合作社的輻射帶動性,推廣生態菜牛養殖技術,帶動青金村民發展特色養殖。該村的菜牛養殖成為村民創收的主要來源,生產基地年出欄菜牛萬頭,農戶年均增收達到1000餘元。三是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因勢利導地培育上規模、有特色、創品牌的產業。重點發展龍燕農業開發公司綜合養殖基地,在中潭村建設萬頭生豬養殖標準化生產基地。打造牛肉、豬肉等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通過農產品深加工增加產品附加值,促進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豐溪東路建設】 豐溪東路是朝陽繼產業園之後鎮域經濟發展的一大平台。自6月底項目重新開工建設以來,鎮黨委、政府在狠抓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的同時,集中精力解決了一直以來困擾項目建設的平衡資金用地報批、工程取土和因黃金山森林公園、國家公益林報批困難進行線型變更等重點問題。豐溪東路的拉通,將極大提升朝陽鎮的城鎮建設品位,凸顯朝陽鎮地理交通優勢,成為朝陽鎮融入城區、接軌城區的黃金走廊。
【高速鐵路和西氣東輸工程順利推進】 杭南長高速鐵路貫穿朝陽6.8公里,涉及征地180餘畝,拆遷1萬6千平方米;西氣東輸涉及臨時租用土地510畝,拆遷860平方米,為有序推進國家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朝陽鎮黨委、政府將按照“安置先行、人本徵拆”的思路,著手建設安置小區。下潭高鐵安置小區土方平整、地下配套設施建設等工作已全部落實到位,部分安置戶已陸續搬遷入住。
【嚴十公路完成拓寬】 嚴十公路道路拓寬由班子成員包干負責,做好沿線各村的統籌銜接工作,當年完成全線的路基拓寬。預計2013年底完成路面硬化,結束拓寬改造工程。
【大坳引水工程全面啟動】 大坳引水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朝陽段途經下潭居、獅山居、十里村、王村村4個村(居)。當年,工程項目已完成豐溪河道及朝陽溪河道的管道鋪埋,獅山居、十里村、王村村都分別鋪開了工作面。
【中心集鎮規劃】 城鎮建設重新規劃。根據發展形勢的變化和需要,堅持高起點、高品位、高層次規劃,朝陽鎮投入百萬先後兩次對中心集鎮進行了修編,進一步理清了集鎮規劃的總體方向和思路,實現了科學布局,強化了功能定位。
【集鎮影響力不斷擴大】 全力策應市、區實施“中心城區大建設”和“開發近郊景區”的戰略,緊緊抓住區委大力培育3個財政過億重點鎮的契機,全面加快下潭和蔡家兩個集鎮中心的建設。
【集鎮輻射力不斷加強】 積極利用重點工程建設,逐步完善集鎮的輻射功能,初步形成了依託鎮中心,培育下潭、獅山、中潭的商貿交易市場;依託工業園區,培育盤石的科研、就業培訓、企業服務等人力資源市場;依託雲碧峰,重點培育十里、王村的旅遊休閑餐飲消費市場的集鎮發展格局。
【集鎮凝聚力不斷增強】 加大投入進一步提升集鎮品位,不斷為集鎮聚集人氣,凝聚商氣。在中心集鎮,規劃實施了豐源小區、鎮文化休閑廣場、中心幼兒園和下潭集貿市場等多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蔡家集鎮,積極申報了里弄小巷改造項目和啟動了朝陽村安置小區建設項目。
【計生工作亮點突出】 計生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優生優育優教深入人心。計劃生育集中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各項目標任務完成得較好。當年,共完成社會撫養費徵收186萬元,100%完成任務;總出生數700人,政策符合率72.8%,出生率16.3%;四術結紮351例。
【民生保障堅強有力】 民政優撫幫困工作紮實推進,扶助政策落實到到位。當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6%,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5%,農民群眾看病和養老問題得到初步解決;開展各類創業、就業培訓12次,積極引導農民勞動致富,全年實現勞務輸出5233人;低保覆蓋面不斷擴大,全鎮享受低保共計257戶;農村危房改造51戶。
【民生工程全面啟動】 十里、溪邊等6個村級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建設,豐富了百姓的精神生活;溪邊、朝陽等6個災后重建安置點全面啟動,改善了群眾的生活環境;獅山、下源、十里等新農村建設點完工,進一步提速小城鎮化建設步伐。
【水利設施不斷完善】 對朝陽溪進行水利血防河道整治,完成征地45.12畝,修築施工便道4公里,完成河堤漿砌石2.5公里,實際完成投資570萬元;爭取了血防資金120萬元,對青金村、朝陽村的部分渠道進行了整治;爭取財政資金17萬元,對溪邊村黃茅崗水庫和范村堤柯家段水毀處進行了改造和修復;還落實了金絲塢和清水塘2座小(2)型水庫實施除險加固工程的申報,預計投入建設資金約60萬元。
朝陽鎮
朝陽鎮
【社會穩定常抓不懈】 朝陽鎮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創新社會管理、開展優質服務、積極化解矛盾,加大穩定力度,為全鎮經濟社會整體建設營造一個穩定和諧的工作氛圍。一是加強社會管理。組建了社會管理服務中隊,執行各類涉及維穩、處突、搶險任務;二是專業控違。在治安巡防中隊的基礎上,當年新組建了一支專業控違隊伍,負責園區範圍內、上廣路沿線、豐溪東路西側等重點區域和重點地段的控違工作。三是信訪化解。加大矛盾排查力度和信訪掌控力度,實行重點村重點治理,重點對象重點監控;四是完善涉邊涉界矛盾節分調處機制,解決了多方性矛盾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