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鎮

遼寧昌圖縣朝陽鎮

朝陽鎮,遼寧省鐵嶺縣昌圖縣下轄鎮,地處昌圖縣北部,八面城鎮東南,東連毛家店鎮,南接鴜鷺、四合2鎮,西、西北連大窪、八面城2鎮,北、東北接平安、老四平2鎮,行政區域面積107平方千米。

1956年,朝陽、三家子、廣文3村合併為朝陽鄉;1997年3月,改朝陽鎮。截至2018年末,朝陽鎮戶籍人口有21266人。截至2020年6月,朝陽鎮下轄12個行政村。

2011年,朝陽鎮財政總收入1412萬元,比上年增長18.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52萬元,比上年增長30.4%。農民人均純收入9230元。2018年,朝陽鎮有工業企業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朝陽鎮下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朝陽、楊樹園、馬家店、八里堡、前泊林、朝陽、邱家、老房、下溝、高檯子、高平、西關、廣文。
截至2020年6月,朝陽鎮下轄12個行政村:下溝村、西關村、前泊村、八里村、廣文村、高平村、馬家店村、邱家村、老坊村、朝陽村、高檯子村、楊樹村,鎮人民政府駐邱家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朝陽鎮地處昌圖縣北部,八面城鎮東南,東連毛家店鎮,南接鴜鷺、四合2鎮,西、西北連大窪、八面城2鎮,北、東北接平安、老四平2鎮,行政區域面積10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朝陽鎮地處二道河子北岸,地勢東高西低。地形分為平原和丘陵。
氣候
朝陽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7.0℃,1月平均氣溫-20.0℃,極端最低氣溫-34.5℃(2009年1月10日);7月平均氣溫28.4℃,極端最高氣溫36.7℃(2007年7月23日)。最低平月均氣溫-28.6℃(2009年1月),最高月平均氣溫34.2℃(2007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50.1℃,最大日較差20.6℃(2011年6月20日)。生長期年平均135天,無霜期年平均140天,最長達150天,最短為130天。極端年最大雨量750毫米(1998年),極端年最少雨量450毫米(200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8月,7月最多。
水文
朝陽鎮境內主要河流有二道河子,入境地點是前泊林子村,出境地點是楊樹園子村,境內總長20千米,流域面積2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0.5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朝陽鎮主要自然災害有風災、旱災、雹災等。風災害年均發生4次,主要發生在6—8月。

人口


011年末,朝陽鎮總人口2174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13人,城鎮化率7.0%。另有流動人口67人。總人口中,男性11014人,佔50.6%;女性10735人,佔49.4%;14歲以下3174人,佔14.6%;15—64歲15124人,佔69.5%;65歲以上3451人,佔15.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1684人,佔99.7%;有回、滿、蒙古3個少數民族,共65人,佔0.3%。2011年,朝陽鎮人口出生率6.4‰,人口死亡率6.0‰,人口自然增長率0.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97.7人。
2017年末,朝陽鎮常住人口為16229人。
截至2018年末,朝陽鎮戶籍人口有21266人。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朝陽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20人,專任教師5人;小學5所,在校生780人,專任教師9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80人,專任教師3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605萬元,比上年增長1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朝陽鎮有文化站1個,劇場2個,老年秧歌隊1個;公共圖書室1個,藏書20000冊;農家書屋12個,藏書20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4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朝陽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1個,其中醫院1所,村衛生室20個。專業衛生人員40人o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3萬人次,住院手術800人次,出院病人800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萬人,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朝陽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7戶,人數41人,支岀10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1戶,人數815人,支出54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9人,支出5.7萬元,比上年增長5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70人,支出30.6萬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醫療救助2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15人次,共支出8萬元,比上年增長13%;農村臨時救濟120人次,支出3萬元,比上年增長0.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6萬元,比上年增長0.5%。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00人,全年共幫助120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

交通運輸


朝陽鎮有102國道經過境內。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朝陽鎮原公社駐朝陽堡(現朝陽村)得名。

地理特徵


昌圖縣朝陽鎮地處鐵嶺市北部,與吉林省四平市相鄰,全鎮區域面積109.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103公頃,現轄12個行政村,121個村民組,5809戶,20452口人。全鎮地處東經126度,北緯43.7度,常年降水600毫米,常年積溫3200度,屬中溫帶濕潤季風大陸氣候,四季分明,日照豐富,是典型的北方平原旱作農業地區。

歷史沿革


朝陽這個名字從誕生到現今,也不超過180年。大約是清道光初年,既公元19世紀20年代,有幾戶外地遷民來到這個地廣人稀的地方定居,從而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因為地勢較為合適,遷民們在這裡蓋的房子都清一色的取東南朝陽向,遼北一帶稱這種朝向為“朝陽”,於是這個小村因俗而名朝陽堡,簡稱朝陽。這裡在歷史上曾分屬八面城和此路,1996年朝陽鎮撤鄉建鎮,這就是今天朝陽鎮的建置和區劃。
1956年,朝陽、三家子、廣文3村合併為朝陽鄉。
1958年9月,朝陽鄉改朝陽公社。
1984年,公社改朝陽鄉。
1997年3月,改朝陽鎮。

區域經濟


綜述
2006年,朝陽鎮社會總產值實現51538萬元,比2005年增長17%。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產值分別實現14620萬元,32200萬元和4716萬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11%,28%和8%。財政收入實現1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58元。
2011年,朝陽鎮財政總收入1412萬元,比上年增長18.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52萬元,比上年增長30.4%。農民人均純收入9230元。
2018年,朝陽鎮有工業企業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農業
2011年,朝陽鎮有耕地面積13萬畝;可利用林地面積2.9萬畝。糧食作物以玉米、大豆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79735噸,其中玉米77137噸,大豆399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11592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6.8萬頭,年末存欄4.8萬頭;羊飼養量1.6萬隻,年末存欄0.7萬隻;牛飼養量3.3萬頭,年末存欄1.4萬頭;家禽飼養量428萬羽,上市家禽180萬羽;禽蛋產量3噸;畜牧業總產值6.4億元。
截至2011年末,朝陽鎮累計造林0.8萬畝,其中防護林0.3萬畝,經濟林0.5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0.3萬株,林木覆蓋率17%。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0.2萬畝,產量7.5噸。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102台。工業
2011年,朝陽鎮工業總產值達到62498萬元,比上年增長8.2%。2011年,工業企業7家,職工813人。
商業
2011年末,朝陽鎮有商業網點267個,從業人員123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70萬元,比上年增長10.3%;集市貿易成交額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