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梁王廟的結果 展開

梁王廟

定陶梁王廟

梁徠王廟位於定陶縣城東3公里的東王店鄉賈樓村西北150米處,是為紀念彭越而建造的。

梁王廟歷史淵源


梁王廟[定陶梁王廟]
梁王廟[定陶梁王廟]
彭越(?——前196年),字仲,昌邑(今巨野南部)人。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彭越也聚眾起義,在巨野定陶一帶招兵買馬,擴充實力,投人反抗秦朝殘暴統治的鬥爭。初事項羽,反秦助楚。楚漢戰爭時,他率三萬餘眾歸附劉邦。曾屢斷項羽糧道。公元前202年,彭越出兵擊楚,與諸軍會聚垓下,迫使項羽烏江自刎。漢朝建立后,封為梁王,建都定陶。公元前196年,以陰謀發動叛亂之罪名,被呂后殺害,並夷滅宗族。彭姓改姓祝。為威嚇其他王侯,將彭越屍體剁成碎塊,煮成肉羹,分給各地王侯,以此鎮壓各地王侯的反抗,鞏固其統治。呂後為迷惑人心,後來又給彭越昭雪,宣判無罪,並修建祠堂祭祀之。

現存梁王廟簡介


現在所存梁王廟系明代重修,因建在一座高台上,當地群眾又稱梁王台。頂部面積約1畝,建有大殿三間,殿內繪有豐富多彩的壁畫。殿前有涼亭一座,四根石柱上刻有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像。殿後有通向後院的台階,後院正房是一樓閣建築,名為關帝閣。東西廂房各三間,周圍是1.5米高的花朵牆。
梁台繞霧,乃定陶古代八大景之一,清晨遠望梁王台,只見白氣茫籠,雲霧纏繞,傳說是因彭越被呂后陷害,冤魂不散之故。古人有詩嘆曰:
梁王力戰輔炎劉,百二山河一旦收。
徠千古高台遺舊恨,功成何不效留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