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洋片兒
傳統民間藝術
拉洋片傳統藝術。演。具周裝鏡木箱。箱裝備圖片,燈具照。演演箱繩,操圖片卷。觀鏡觀察畫化。置圖片完整故容。演配演唱,釋圖片容。
洋片基絕跡。僅仍藝術形式。
洋片誕橋,孕育、撫養焦池,初“畫”,河北焦池(藝牙)落腳橋,撂賣藝。
又名拉洋片、西湖景。清末由河北傳入北京。初起的形式是:以布做牆圍成直徑約兩丈的場地,內容二十至三十觀眾。有畫掛於人前,畫面高約二點五米,寬約三點三米,上繪各地山水兼人物,一張畫成一卷。觀眾看完一張后,演員用繩索放下另一張。同時,用木棍指點畫面並做解釋。另有人打著鑼鼓招攬觀眾。后經多年變化,其表演形式為:用一木製箱,分上現兩層,每層高約零點八米、長約一米。下層的正前面有四個或六個圓形孔,孔中嵌放大鏡。箱內裝有八張以“西湖十景”或歷史、中國民間故事為題材的畫面,演員用繩索上下拉動替換。木箱旁裝有用繩牽動的鑼、鼓、鈸三件打擊樂器,演員每唱完一段唱詞后,以打擊樂器伴奏。自清末民初始,天橋並護國寺、白塔寺、隆福寺等廟會以及京郊的丰台鎮、通州等集市上均能見到拉大片的表演。
拉洋片有“琉鏡”、“推片”、“西湖景”、“水箱子”、“大洋船”等表現方式與技巧。
琉鏡:也稱“琉璃鏡”。比大片略小,每張畫面不超過一米,畫面固定,分前後兩排,有布幔圍擋,布幔挖孔,前後各嵌十二塊圓形放大鏡。內容除清代故事外,還有時事新聞等。民國初年,三大枚銅子兒可連看二十四張。
推片:觀眾坐在長條板凳上。將片放於木製箱中,分上中下三層,每層八張,每張片不過半尺。此種片需兩人表演,一個推動底層的一張片子,頂動另一張供觀眾換看畫片;一個在另一側接過底層片子送入上層。旁邊不花錢的觀眾只能看上層的片子,中層的看不到。演員表演時,也是把中層的片子說唱得神秘,誇讚得有趣,引人花錢。
西湖景:畫面內容多以杭州西湖的景緻為主,如蘇堤春曉、三潭印月、花港觀魚、斷橋殘雪等。景箱同為木製,上嵌有四塊放大鏡,內行人稱“小四門兒”。畫片在箱內用繩索上下拉動,演員將八張畫片一張張地拉上去。花錢的觀眾可以看全八張,圍觀者只能看到一兩張。
水箱子:箱體木製,用繩索連接畫片,上下拉動。最後一張畫面,鑲有立體偶人,與箱外繩索連接,拉動繩索,偶人即舞動起來,做各種動作。箱的底部裝有許多朝上的小水管,箱底放一水桶,取水由箱上口灌入。水通過高處管道的壓力,從小管向上噴出,或涌或流,與偶人的動作相映成趣。其曲目大都與水有關,如《水漫金山寺》等。
大洋船:箱體木製,形似輪船,船的周圍有圓形放大鏡,箱內設有機關連接活動偶人,牽動繩索,偶人做單人舞蹈、雙人舞蹈等精彩表演。
隨著時代的變遷,畫面的內容多有更換,題材更為廣泛。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北京拉洋片的演員最有名望的是天橋地區的焦金池(藝名大金牙),是當時天橋地區“八大怪”之一。因他面部表情豐富,不論眼神、口型、形體動作都很滑稽,成為“形象怪”;又因他的諷刺唱詞非常幽默,唱腔的腔調高低變化較大,又帶有濃厚的鄉音,成為“聲音怪”。他用的畫片多以中國民間故事為題材,如:《義和團打教堂》、《黃愛玉上墳》等。他唱做俱佳,雅俗共賞,曾灌制過《誇美人》、《大花鞋》、《妓女告狀》三張唱片。由於“大金牙”演唱得非常出色,有時他不設畫片箱,只憑演唱洋片內容,同樣招引觀眾喝彩叫絕。此後,拉洋片除原有的形式外,便也時以單純的演唱形式出現在觀眾面前。後有“大金牙”之徒羅沛霖(藝名小金牙),其演唱亦深受廣大觀眾歡迎。
拉洋片的唱詞為上下句,通常上句落仄聲,下句落平聲;上句起韻,下句入韻;一韻到底。唱詞均以七言為基本,句前可加“三字頭”,句式中或嵌字,每段唱詞少則四句,多則七八十句。
拉洋片的演唱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其內容多是勸世之作。語言幽默、詼諧(尤其是段落結尾之句),加之由上而下的滑音拖腔,形成獨特的風格。唱腔為由河北中國民間小曲傳入北京后與北京語音結合而成。基本唱腔為小曲體,有兩種:一種為四句體,另一種在二三句間夾若干半說半唱的平腔上下句。
拉洋片的傳統曲目有《紂王寵妲己》、《漁樵耕讀》、《劉伯溫修造北京城》、《誇美人》、《大花鞋》、《秦英征西》、《水泊梁山》、《戲齣兒》、《妓女告狀》、《小寡婦上墳》、《庚子年鬧義和團》、《水漫金山寺》、《二姑老爺拜年》、《怕》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於五十年代,各工廠、機關、學校,為配合各項政治運動,還創造了簡易“拉洋片”,即根據不同內容,手繪“漫畫”若干張,懸於木架上,翻一張唱一段,深受人們歡迎。新編曲目有《全國解放在眼前》、《十月一日這一天》、《除四害》、《百萬雄師下江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