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

漢語詞語

1.天體,即太陽和月亮。也指永恆不滅本源陰陽的代指。2.時間的意思,二十四小時為一天,三十天為一月。3.陰陽的意思,古人把太陽稱作陽性,把月亮稱作陰性。4.中醫上的一個穴位。5.天子。

拼 音rì yuè,出自《易·離》

基本解釋


[life;livelihood]∶生計;生活
sun and moon]∶太陽和月亮
1.
[life;livelihood]∶生計;生活
2.
sun and moon]∶太陽和月亮

引證解釋


1.太陽和月亮,也代指生育萬物的永恆不滅本源陰陽的代稱。
《易·離》:“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
《史記·秦始皇本紀》:“日月所照,舟輿所載。”
史記·孝武本紀》:“其秋,為伐南粵,告祝泰一,以牡荊畫幡日月北斗登龍,以象天一三星,為泰一鋒,名曰靈旗。”
韓愈《秋懷詩》之一:“羲和驅日月,疾急不可恃。”
《睢州志·藝文》:“又如袁司馬(袁可立)之起廢讜論,李司農之裕國宏謨,黼黻楓猷,爭光日月,貯列金滕。”
丁玲《韋護》第三章:“這是包含海洋和峻山以及日月星辰的一個充滿了福樂的大宇宙。”
2.一天一月;每天每月。
《論語·雍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漢蔡邕《難夏育上言鮮卑仍犯諸郡》:“方今郡縣盜賊,刼摽人財,攻犯官民,日月有之。”
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上:“靖謝曰:‘老臣宜從,但犬馬之疾,日月增甚,恐死於道路,仰累陛下。’”
王闓運《儲玟躬傳》:“自道光末載,湖南日月多故。”
3.時令;時光。
《詩·小雅·小明》:“昔我往矣,日月方奧。”
唐韓愈《與崔群書》:“仆自少至今,從事於往還朋友間,一十七年矣,日月不為不久。”
宋岳飛《贈方逢辰》詩:“日月卻從閑里過,功名不向懶中求。”明孫承宗《答袁開府節寰(袁可立)》:“而世人省事者少從,有延挨日月,令當事者受其極重不返之勢。”
《兒女英雄傳》第一回:“日月迅速,轉眼就是四月。”
楊朔《迎志願軍歸國》:“四年的日月不算短啊。”
⒋喻指帝后。語本《禮記·昏義》:“故天子之與后,猶日之與月”。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論》:“魏其之舉以吳楚,武安之貴在日月之際。”
《東觀漢記·楊賜傳》:“今妾媵嬖人閹尹之徒,共專國朝,欺罔日月。”
5.猶天地。
唐鄭畋《馬嵬坡》詩:“玄宗 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
宋孫光憲《漁歌子》詞之二:“經霅水,過松江,盡屬儂家日月。”
《秦並六國平話》卷中:“二將交鋒后,盤旋兩陣前;征雲籠日月,殺氣罩山川。”
6.指生活或生計。
《金瓶梅詞話》第三九回:“把家財分作八分,各人過其日月。”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一章:“那種日月,咱們倆一道過了十來年哩。”
秦腔《游龜山》第二場:“這幾日只覺得身體睏倦,為日月我還得打魚一番。”
7.指皇帝皇后
出處:“誠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見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復何憾哉!”(《指南錄後序》,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