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寒寨鄉

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下轄鄉

廣寒寨鄉,為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下轄鄉,國家級生態鄉鎮之一。地處湘東區最南端,陳廣線最終端,東、西、北面與白竺鄉東橋鎮相鄰,南連湖南省攸縣。全鄉總面積102.4平方公里,總人口1萬餘人。

廣寒寨鄉氣候宜人,環境秀美,森林覆蓋率高達95%以上,為萍鄉後花園。

歷史沿革


廣寒寨最早設鄉始於新中國成立以後,1950年為官陂鄉,1957年為響應黨的上山下鄉運動,時任萍鄉縣副縣長的戴志明帶領200多名幹部建立了廣寒寨國營墾殖場,1958年官陂鄉併入。1984年政企分開,分別設立廣寒寨墾殖場和廣寒寨鄉。1988年鄉場合一。

地理環境


廣寒寨鄉地處湘東區最南端,位於東經113°36′,北緯27°18′-27°25′之間,東西寬13公里,南北長13.5公里。東接白竺鄉,全鄉總面積98.14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廣寒寨鄉
廣寒寨鄉
廣寒寨鄉地勢東南稍高,西北偏低,最高海拔988.5米,境內以山地為主,其中耕地面積4560畝(水田3525畝,旱地1035畝),山嶺面積128636畝,已退耕3418畝,有林地面積127680畝,竹林面積51267畝(不含新增面積),竹林產量可達60萬根,糧食播面5025畝,糧食總產量達到2400噸。因其氣候溫和多雨而濕潤,土壤肥沃,孕育了豐富的植物資源,有許多珍貴樹種,如國家保護植物紅豆杉、植物活化石銀杏、野生紅山茶、楠木、方竹等都屬罕見,還有獐、靈貓、狸、穿山甲、長尾雉、猴面鷹、老鷹、棘胸蛙、五步蛇等珍稀野生動物。全鄉以山嶺為主,山嶺面積佔95%以上,境內群山環抱,錯落有致,陡峭處如青劍刺天,蜿蜒處如蛟龍起舞,加上各種奇峰異石,點綴其間,形成獨特的地理風貌。年平均降雨量為1600mm,年平均氣溫15.6℃,極端最高氣溫不超過35℃。由於山地面積廣闊,,地形起伏大,使得其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最低氣溫-4℃,特殊年份最低氣溫為-12℃(1991年),由於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森林資源非常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85%,挺拔的松樹、成片的杉林、茂密的毛竹、滿山的杜鵑,把群山裝扮得阿娜多姿。參天大樹隨處可見,千年銀杏、千年楠木、紅豆杉等珍貴樹種矗立於群山之中,春天的杜鵑、夏天的油桐、秋天的山果、冬天的瑞雪,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在這裡盡情展現。每年一到旅遊季節,前來廣寒寨的外地遊客絡繹不絕,流連忘返,遊客人數逐年呈上升趨勢。

行政區劃


全鄉現轄七個行政村,分別為官陂、官溪、洞溪、江山、塘溪、郊溪村;五個分場,分別為鳳形山、院沖、大竹山、先遣村、三十六灣分場和一個鄉辦林場,146個村民小組,人口8579人,總戶數3063戶,其中農業人口8368人,非農業人口為1916人,農村勞動力資源為6037人。墾殖場在冊職工718人,家屬1000餘人。
郵編代碼
[郵編]337026
[代碼]360313200:~200官陂村~201官溪村~202高倉村~203洞溪村~204江山村~205郊溪村~206塘溪村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10022
5241
4781
家庭戶戶數2541
家庭戶總人口(總)8466
家庭戶男4499
家庭戶女3967
0-14歲(總)1941
0-14歲男973
0-14歲女968
15-64歲(總)7209
15-64歲男3835
15-64歲女3374
65歲及以上(總)872
65歲及以上男433
65歲及以上女43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9739

社會


經濟貿易

廣寒寨鄉
廣寒寨鄉
2011年全鄉生產總值3.37億元,2012年財政收入5032.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7489元。
廣寒寨鄉交通便利,境內有縣級公路一條,全長3.5公里,全鄉都已鋪設水泥路,南通湖南攸縣,北達白竺鄉入蓮花縣,西接東橋鎮到湘東區,另不少村組也進行水泥路面硬化,一條條幹凈、寬闊的公路尤如玉帶樣婉轉廣寒寨清水綠水旁,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便利的交通樞紐也給廣寒寨經濟發展帶來了生機。
廣寒寨鄉位於贛湘邊境,邊境貿易繁榮。全鄉有集市2個,位於官陂村及郊溪村,市場活躍,經久不衰,每逢墟日,人潮擁擠,境內從事貿易活動的門店主要銷售副食品、日用品、服裝、電器、傢具等,促進了商品流通,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為山區經濟注入了活力。其豐富的水能資源使得小水電站遍布各處,素有“小水電之鄉”的美譽。礦產資源豐富,煤、錳、銅、汞、高嶺土、磁鐵礦、石灰石遍布全鄉,工業以水電、電線、造紙陶瓷為主
廣寒寨鄉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自然資源豐富,風光秀美,是重要林業基地,其它社會各項事業也齊頭並進,逐步形成了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生態文明,民風純樸的山區新氣象,也造就了一批獨具特色的農副產品,廣寒寨豆腐、黑山羊、野生蜂蜜、高倉野生河魚等特色產品享譽萍城。境內以竹製品、電線、電站為主體的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廣寒寨三通電線行銷多省,多次榮獲省、市知名產品和農業部優質產品稱號,質量可靠,價格合理,深受廣大消費者好評與喜愛;以黑山羊、土豬、淡水魚養殖為主的養殖業和板栗、西瓜、無公害蔬菜、果樹為主的種植業也日益壯大。

社會管理

2005年財政供養人數為203人,其中教師130人,在崗81人;機關73人,在崗56人。全鄉(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對象595戶,925人,全年共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65萬餘元,發放常年救助和臨時救助7.4萬餘元。2007年共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83萬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9.7萬元,城鄉居民醫療救助款8.7萬元。五保老人由年初40人增加到52人,集中供養由原來的22人增加到41人,集中供養率達到80%。全年新增城鎮從業人員42人,凈增城鎮從業人員2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0人,4050人員等困難群體再就業5人。新增養老保險33人;新增工傷保險48人。各項民生指標均完成上級任務的100%以上。全鄉總共設有20個黨支部,黨員人數為514人。設一所中學,5所完小,2個教學點,在校學生總數869人。
2005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完成4500萬元。工農業總產值完成911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2100元,財政收入達到624.4萬元。支柱產業和主要企業:小水電、竹木加工、造紙、電線業、陶瓷、磁鐵礦採掘、編織袋、山羊養殖。
優勢資源:磁鐵礦、高嶺土、水資源、竹林資源、珍稀動物。

旅遊


自然景觀

由徠於大自然的恩賜,這裡有許多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
1、黃沙湖:原名黃沙洞,因在下游築一大壩蓄水發電而得名。蓄水量約100萬立方米。湖內碧波蕩漾,水清見底,兩岸山巒疊障,樹林掩映,湖依山而上,蜿蜓曲折,是避暑、垂釣、休閑的理想境地。
2、送江口:又名送江山,位於高倉村境內,相傳此地原來河道彎曲,流水不暢,後來古人鑿開岩壁,將河水送入大江。至今仍可見斧鑿痕迹。
3、洞前瀑布:位於高倉村境內,對面是幾十丈的懸崖峭壁,一到雨季,一道自然瀑布從天而降,飛流直下,落地有聲,蔚為壯觀。因岩壁上有洞,故稱洞前瀑布。
4、飛來石:位於高倉村境內,河內橫一長約15米、寬約5米、厚約7米、重約千噸的大石。相傳此處原來經常洪水肆虐,下游農田多在河道兩旁,經常被洪水捲走,後來人們禱告上天,上天即派神仙搬來巨石鎮守河澗。果然鎮住洪水,使下游農田得以保全。
5、廣寒古松:位於官陂村境內,原來山上遍長松木,約有幾百年歷史,現沿公路旁仍保留有20餘株,傲然挺拔,俯視蒼生。
燃燒的四八門
燃燒的四八門
6、四八門:位於洞溪村境內,群山之中奇峰突起,如鶴立雞群。登頂眺望,四周景觀盡收眼底,周圍農家雞啼狗吠聲聲入耳,雞鳴三省似乎落戶廣寒。春季的四八門杜鵑怒放,霧裡看花,別有一番韻味。
7、紅豆杉群:位於官溪村境內,長有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紅豆杉。奇怪的是:該樹只在該地生長,該鄉其它地方竟無蹤跡。

人文景觀

1、聚仙寺,供奉多路神仙。相傳南嶽聖帝曾託夢給當地豪紳,言此處風景別緻,想來歇息卻無棲身之處,望當地鄉民為其建造寺廟,並從南嶽攜瓦數片置於山中,豪紳夢醒去尋,果然見瓦,於是便修造了聚仙寺。至今前來求神拜佛者絡繹不絕。
2、白雲庵,距聚仙寺1000米處。相傳有一女子,出嫁不久,丈夫猝死,該女尊崇婦德,發誓不嫁,為丈夫守節。因其長得艷麗無比,不少公子哥們對其垂涎三尺,前來求婚者絡繹不絕,該女不勝其煩,立誓出家為尼,遠離塵世。世人感其誠心,遂為其建造白雲庵供其出家。后該女修成正果得道升天。遺憾的是,該庵於50年代被毀,至今未能恢復。但至今痕迹猶存。
3、無憂寺,位於龍泉村境內。據傳該寺利用仙方為世人治療疑難雜症,無不靈驗,求醫無效者前來拜祭,疑症頓消,憂愁全無,故名。
4、菩薩坳,位於官陂與洞溪村交界處,山上建有涼亭,供行人歇腳,亭內供有菩薩。據說行人在此歇腳拜謁菩薩后,疲勞頓消,走路兩腳出風,步履輕盈。
5、南區蘇維埃政府。系大革命時期設立的蘇維埃政府所在地,位於院沖。原國家水利部副部長劉型曾在這裡從事過革命活動,並在此主持過會議。大革命失敗后該處被反動派燒毀,其負責人孔資勛亦於當年秋天被殺。該處至今未能恢復 。

廣寒寨漂流

廣寒寨鄉擁有兩個漂流基地,分別為塘溪茶沖漂流與高倉龍潭漂流,兩地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塘溪漂流自開發以來,各種服務設施不斷完善,齊全,其漂流河段以驚險刺激著稱;而龍潭漂流在享受刺激之餘,更可從容欣賞兩岸山水,感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樂趣,品嘗天然美食,感受田園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