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廠湖鎮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轄鎮

馬廠湖鎮位於臨沂市蘭山區城西13.5千米處,由臨沂高新區管理。面積73.23平方千米,人口54983人(2017)。轄2個社區、3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馬廠湖社區。西北部有卧虎山,東北部有艾山,南涑河流經境內。

歷史沿革


1977年建九庄公社,1981年更名為馬廠湖公社,1984年設鄉。1996年,面積69.9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轄馬廠湖、黃庄、壽衣庄、九庄、西疊庄、東疊庄、大山前、小山前、盧家湖、武德、后桃園、前桃園、廟嶺、北橋、黃泥港、鳳凰庄、無梁殿、西橋、中橋、南橋、山北頭21個行政村。1996年12月29日,撤銷馬廠湖鄉,設立馬廠湖鎮(魯政函民字[1996]64號)。2002年,馬廠湖鎮轄21個行政村,9097戶30376人,面積69.86平方千米,鎮區人口6202人。

地理環境


馬廠湖鎮位於羅庄區北部。西鄰費縣、蘭陵縣,東界蘭山區,東接蘭山街道銀雀山街道,北連朱保鎮。總面積69.86平方公里,耕地4700公頃。轄30個行政村,7.3萬人。地處丘陵和平原。地勢西高東低,西半部為山區丘陵,東半部為平原,系臨郯蒼沖積平原一部。主要山脈有艾山、小山、三山子、卧虎山、薛南山、石山子等。主要河流有南涑河、萊河等。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水稻、玉米、地瓜。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黃煙。盛產果品、藥材。域內石灰石青脆、易破,埋藏土層淺,易開採,探明儲量8億立方米,為臨沂市區主要建築石料基地之一。距市區9公里,距京滬高速公路2公里,距兗石鐵路2.5公里,017省道橫貫中部,交通便利。
馬廠湖鎮
馬廠湖鎮
特色農業形成規模。農業結構調整和山區綜合開發成效顯著,大棚蔬菜、花卉、桑蠶、豬牛養殖等特色農業已成規模,完成山區開發2萬畝,發展了棗樹生產、加工、科研、引種、育苗於一體的“大棗產學研基地”。工業經濟快速增長。金湖水泥廠加大技改投入,加快科技創新新步伐,年生產能力突破100萬噸,年創產值過億元。石料加工、板材加工、塑料加工等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迅速,拉動了全鎮工業經濟總量的增長。園區建設日臻完善。台資工業園、金湖工業園兩大園區總面積1.5萬畝,入園政策優惠,服務管理規範,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配套。正興輪胎、太平洋肥業、天堂木業、蘭華新型牆體材料廠等20餘個大型外資企業入住該鎮。

行政區劃


馬廠湖鎮下轄村:杭頭村、東墩村、西墩村、道溝村、古城村、房家村、城前村、馬宅子村、前店子村、大姜家村、小姜家村、西橋村、馬廠湖村、東疊庄村、皇莊村、前桃園村、黃泥港村、九庄村、壽衣庄村、蘆家湖村、北橋村、武德村、南橋村、鳳凰庄村、無梁殿村、西疊庄村、后桃園村、大山前村、山北頭村、中橋村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371302106:~001121馬廠湖社區~002122西墩社區~202122無梁殿村~203220黃泥崗村~204220鳳凰庄村~205220中橋村~206220北橋村~207220西橋村~208220南橋村~209220大山前村~210220小山前村~211220九庄村~213220武德村~214220山北頭村~215220前桃園村~216220后桃園村~217220皇莊村~218220壽衣庄村~219220東疊庄村~220220西疊庄村~221220盧家湖村~222122古城村~223122房家村~224122城前村~225122馬宅子村~226122大姜家村~227122小姜家村~228122前店子村~229122杭頭村~230122道溝村~231122東墩村

經濟


馬廠湖鎮
馬廠湖鎮
2005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2.2億元,財政總收入2653.8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17萬元。近幾年,鎮政府堅持把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來抓,一是調整農業結構,二是實施農業綜合開發,三是走種植養殖一體化的路子。2005年,全鎮完成農業總產值0.8億元,糧食總產量16796噸,農作物總面積4786公頃,黃煙27公頃,花生413公頃。
本著“抓重點帶動全局,抓龍頭牽動一般”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龍頭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兩個重點,一是不斷深化企業體制改革。二是扶持龍頭企業,牽動一般。不斷加大對龍頭企業金湖水泥廠的培植力度,並以此為依託,先後發展碳酸鈣廠、水泥一廠、水泥二廠、水泥三廠、機械廠、塑編廠、園林廠和金湖大酒店等下屬企業。三是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發展壯大個體私營經濟。開發了一批種植加工、塑料製品、石料開採加工、建築拆遷、板材加工的產業項目。2005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11.4億元,其中規模以上調度企業完成產值7億元,利稅5537萬元,利潤3985萬元。
【商貿金融】全鎮設固定集貿市場7處,市場面積24萬平方米,市場交易種類有日用百貨、服裝布匹、五金土雜、蔬菜水果、農副食品、廢舊金屬、建材、牲畜類等100多個。商業戶達1568戶,商業服務網點60個,集貿市場交易額1.2億元,社會商品零售額3100萬元。
【農業】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0.8億元。糧食總產量15581噸。農作物總面積65432畝,其中,黃煙690畝、花生1676畝、稻穀3011畝。2006年,發放種糧直補款101.9萬元。

第二產業

工業
馬廠湖鎮
馬廠湖鎮
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5.2億元。規模以上調度企業實現產值11.6億元,同比增長69.1%;利稅9020萬元,同比增長73%;利潤6024萬元,同比增長63%。全鎮合同利用外資7.8億元,其中引進過千萬元項目17個。正興輪胎有限公司年生產600萬條摩托車子午胎;北方焦化有限公司的三號爐、四號爐等技改項目順利進行。園區經濟不斷壯大,初步形成了以太合食品為龍頭的食品加工、以金立機械為龍頭的機械製造、以韓宇制衣為龍頭的服裝生產、以宏邦木業為龍頭的板材加工、以泓泰建材為龍頭的裝飾材料等產業,規模調度企業達17家。
四方機械
臨沂市四方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臨沂市四方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於2006年7月份落戶。公司生產的主要產品通用汽油機的核心部件——曲軸連桿總承,為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北京等地數十家植保機械、園林機械、通用汽油機等主機製造廠專業配套,並出口東南亞,是國內通用汽用機曲軸連桿總承較大的專業製造商之一。公司佔地60畝,總投資4000萬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資1200萬元。有員工260人,擁有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8人,主要生產及檢測設備300餘台套,資產總額800餘萬元,產品有12大系列60多個品種。年可完成產值9000萬元,實現利稅1000萬元。
金奧機械
馬廠湖鎮
馬廠湖鎮
金奧機械有限公司:臨沂市金奧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型農機開發銷售於一體的專業化公司,公司已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生產的十餘種植保產品通過國家強制產品認證。植保機械、通用汽油機、灌溉機械產品獲得中國著名品牌和臨沂市名牌產品稱號。新廠區佔地100畝,投資5000萬元,擁有生產線8條,可以生產8.2千瓦以下的通用汽油機、植保機械、園林機械、灌溉機械、塑料製品、鋁製品、化油器七大系列100餘個品種,年生產能力已達50萬台套。可實現年產值8000萬元,利稅1000萬元。水利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山東臨沂水利工程總公司是集水利水電建築安裝、基礎處理、工民建、金屬結構製作、路橋工程建設的綜合性企業。企業資質等級為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擁有固定資產1.2億元。企業在臨西工業園徵用165.56畝土地作為新廠區,總投資約5000萬元,開發生產渠道坡面混凝土襯砌自動磨光機等大型施工機械和生產高新產品“射頻IC卡智能水表”。新廠區建成后,每年可完成總產值2億元,實現利稅1500萬元。
恆通玻璃
臨沂恆通玻璃有限公司:臨沂恆通玻璃有限公司長期從事玻璃經營業務,幾年來,隨著市場的開發及經營規模的膨脹,銷售網路遍布山東省內及周邊省、市。根據發展需求,在馬廠湖鎮中橋村新上玻璃深加工線2條及玻璃生產線2條,佔地100畝,共投資2100萬元。一期投資1200萬元,新上年生產能力400萬平方米玻璃深加工生產線2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建設工期為3個月。建成后,可生產各種平鋼化、彎鋼化、超耐磨鋼化等鋼化玻璃,適用於汽車、農用車、船舶、建築、電器、傢俱等領域,可實現產值7000萬元。二期投資900萬元,佔地50畝,新上格法玻璃生產線2條,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年生產格法玻璃近400萬平方米,可創產值5000萬元。

第三產業

招商引資
馬廠湖鎮
馬廠湖鎮
馬廠湖鎮以臨沂工業園區為依託,積極培植骨幹企業,大力發展園區經濟,招商引資工作實現新突破,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該鎮黨委、政府密切配合臨沂工業園管委會,狠抓招商引資工作。他們加大工作力度,優化軟硬環境,實行項目責任制;制定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對口招商,完善招商引資機制,廣泛吸引外商來投資興業;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提倡“大、高、新、外”,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強化服務,嚴格落實責任制,從項目洽談到項目投產都安排專人靠上進行協調、服務,確保每個項目引得來、安得下、建設快、投產快。

新農村建設

馬廠湖鎮
馬廠湖鎮
馬廠湖鎮以建設戶用沼氣池為契機,從轉變生產方式入手,在全鎮農村集中推廣以沼促養,以養促沼,前促養殖,后促種植,實現了豬、沼、菜和大棚採光一體化發展,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該鎮實施“孝心工程”,在敬老院建起實用型沼氣池,同時,鎮政府出台了每建一個沼氣池補助500元的優惠政策,鼓勵農戶建池清垃圾,在全鎮掀起了大建沼氣池的熱潮,該鎮已有600多農戶申請建池,該鎮的部分村莊也出台了建池補貼政策,其中,中橋村一次建池14個,費用全部由村裡承擔。在建池過程中鎮里還統一聘請技術人員,統一安排施工,技術人員食宿由村裡統一安排等等。推廣戶用沼氣建設工程,就是抓住了新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牛鼻子’,為文明村莊建設找到了有效切入點和突破口。使用沼氣,既能解決農民的生活燃料,又能減少煙氣排放量,保護大氣環境,促進生態發展,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積極貢獻。

社會


教科衛生

2006年,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投資200萬元對黃庄小學進行改造;投資1600萬元,按照省級規範化學校的標準,建設中心中學1處,建築面積達2萬平方米,2所學校10月份投入使用。全鎮有中學1處,小學3處,幼兒園15處,教職工296名。在校生共計3900餘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高中入學率30%。全鎮共有農業專業技術人才500餘名,工業科技人才200多名,實施科研項目20多項。鎮衛生院1處,衛生服務站21處,床位120張,醫生85人。

人民生活

2006年,居民儲蓄金額1.5億元;農村百戶擁有電視機達85台;百戶擁有摩托車達80輛。農民人均純收入3960元,人均住房面積60平方米。

計劃生育

認真開展計劃生育工作,紮實推進專項集中整治活動,全面清理和落實了各種避孕節育措施,計劃生育率達99.7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8‰以內。強化計生隊伍建設,面向社會公開招考計生專職主任和計生服務員47名,計生隊伍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嚴格兌現各項優惠政策,按時發放或上繳計劃生育獎金,贏得了廣大群眾對計生工作的支持。不斷加強計生基礎設施建設,投資60餘萬元的計生服務樓正在建設。

社會保障

全面落實民情日和首問責任制,較好地預防了越級上訪和集體上訪事件的發生,人民來信來訪結案率達到100%。堅持打防並舉的方針,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責任制的落實,14個村安裝了電視監控系統,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力度,化解各類民間糾紛24起,有力地維護了社會和諧。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調整充實了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安排專人不定期地對非煤礦山、加油站點、煙花爆竹倉庫等重點單位進行檢查,並及時發放隱患通知書,限期進行整改,有效避免了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文化事業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通過各種形式,引導教育群眾破除迷信,樹立科學的人生觀,自覺抵制歪風邪氣的侵蝕,廣大群眾的文明素質明顯增強。紮實開展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有線電視入戶率大幅度提高。積極籌備參加了第四屆書聖文化藝術節,配合開展了科技下鄉、文化下鄉等活動,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多彩,文明向上的社會風氣逐漸形成。

旅遊


艾山以盛產艾得名。位於馬廠湖鎮、朱保鎮、蘭山街道交界處,海拔254.6米,為蘭山區境內最高峰。原名華艾山,俗稱艾花山。明代林煥《存畏堂記》載有“沂州域西有山曰華艾,崗勢隱現,綿亘數十里”;民間傳有“七十二孔蓮花橋,緊靠艾花山”之說。艾山有東、西兩個山頭,西部山頭較高,俗稱大艾山;東部山頭稍低,原名鐵牛山,俗稱小艾山。該山四周無大山,周圍地勢低洼,山體突兀挺拔,大小兩個山頭,東西對峙,勢如奔馬,古人譽之“大艾如馬小艾駒,兩山相逐類聯呼”。《春秋·隱公六年》有“公會齊侯於艾”的記載,舊時文人便附會此山為魯隱公與齊侯會盟處,故《沂州志·艾山懷古》有:“滿山松檜倚空長,流水漂花繞澗香,盟會有基人到少,但聞啼鳥送斜陰”之句。山體主要由石灰石構成,山坡上岩石裸露,一簇簇,一塊塊,大小不等,肥瘦不一。近觀,如蠍、牛、豬、狗等動物狀,各具神態;遠觀,若群羊卧起,栩栩如生。民間傳說,東海龍王之女,為夫家虐待,在艾山牧羊,后得柳毅傳書,得返龍宮,所牧之羊遂化為石。該山西周古迹、古建築、人文景觀頗多。山東麓廟上村(屬蘭山街道)的艾山神祠,建於宋元豐時,本祀山神及神夫人,后訛為柳毅和龍女,遂俗稱“娘娘廟”,廟前有柳公祠、關帝廟、鐘樓、戲台等建築,現僅存3間殿堂及前廊;又有相傳曹操屯兵十萬的操練場“曹家峪”、乾隆下江南時走過的“皇路”,以及無梁殿、牛王廟、土地廟、萬仙洞等。當地政府在艾山及四周植樹造林,大力發展林果業,艾山已建設成遠近有名的林果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