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高利聖歌

格里高利聖歌

也稱格里高利聖詠Gregorian chant。是產生於6世紀,統一於8世的一種天主教聖詠禮儀音樂。6世紀末,以著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因其表情肅穆、風格樸素也被稱為素歌。

簡介


隨著格里高利聖詠向世界各地的傳播,各地也形成了具有自己方式的禮拜方式與聖詠。公元8世紀開始,查理大帝強行推廣羅馬化的禮拜儀式,以羅馬禮儀為基礎,融合了高盧地區的禮儀因素,最後逐漸影響到西歐其他地區的聖詠,成為羅馬天主教聖詠禮儀的統一規範和最高權威。
其風格肅穆節制,演唱形式為無伴奏男聲,語言為拉丁文,節奏即興,使用教會調式,內容主要來自聖經和詩篇,演唱方式有獨唱、齊唱、交替歌唱與應答歌唱,記譜為妞姆譜。
聖詠在禮拜儀式中分為日課與和彌撒兩大類。日課為修道院規定每一個僧人每日必做的功課,主要內容包括祈禱、誦經、唱讚美詩等。彌撒是天主教會最重要的崇拜儀式,產生於6世紀左右,在9——10世紀逐漸發展演化成一套比較定型的禮拜儀式。根據基督教年曆,彌撒儀式中的條目分為專用彌撒和常規彌撒:專用彌撒隨年曆的不同時節,每一條的具體歌詞內容發生變化,而常規彌撒的歌詞一般不發生變化。按順序分別是:進台經Introit、慈悲經Kyrie、榮耀經Gloria、特用祈禱文Collect、使徒信書Epistel、升階經Gradua l、哈利路亞Alleluia、福音書Gospel、信經Credo,此結束為福音禮儀,後為領受聖體禮儀:奉獻經Offetory、序禱Preface、聖哉經Sanctus、羔羊經Agnus Dei、聖餐經Communion、會眾散去Ite Missa Est。
9世紀左右,格里高利聖詠確立了作為統一的羅馬教會禮拜音樂的權威地位。格里高利聖詠的產生為音樂帶來了一系列具有積極意義的後果:在理論方面,他促成了教會調式理論、記譜方式的早期探索;在教會音樂實踐方面,格里高利聖詠作為彌撒、日課禮儀的精神和形式基礎,以它為中心,發展出繼敘詠、附加段,以及更具有深遠影響的復調音樂,這些為中世紀音樂盛期的到來做好準備。

特徵


格里高利聖詠的特徵來自與它的功能,宗教精神要求理性,禁慾,有節制,因而聖詠也呈現出樸素風格,歌詞為拉丁文,大部分為聖經內容,音樂要服從歌詞,因而旋律為無伴奏、無固定節拍,平穩進行(以級進和三度為主,偶爾四五度跳)的單聲部音樂,即興式的,而且是純男聲。(聽)
格里高利聖詠的歌唱方式有四種:獨唱(少)、齊唱、交替演唱(交替聖歌)和應答演唱(應答聖歌)。演唱內容主要為誦經祈禱和禮拜歌唱,就如同歌劇中的宣敘調和詠嘆調,前者為半唱半說的朗誦風格,似和尚念經,後者旋律感稍強,突出莊嚴之感。格里高利聖詠旋律根據歌詞與歌聲的結合關係分為三種類型:音節式(syllabic style)——一字對一音;紐姆式(neumatic style)——一字對一個紐姆符號(多音);花唱式(melismatic style)——一字對若干音,突出“花唱性”。下面幾種重要的格里高利聖詠音樂形式體現了這三種音樂類型:
詩篇歌調(psalm tone):是最古老、最原始的聖詠旋律,內容是《聖經·舊約》中的150首詩篇,這些詩篇格律不嚴格,每句長短不一,僅有上下句為一節的框架,以平穩均勻的同音反覆為主,屬於“音節式”聖詠。它的形式基本包括,引入的“起”(只用於第一詩節),吟誦音(同音反覆的音,快速歌唱一詩節或句子),中間的“轉”(半終止)和結尾的“合”(是心旋律性最強的部分)。
交替聖歌(antiphon):原來為詠唱詩篇的方式,詩篇每一節的上下兩句分別由二個唱詩班交替輪唱,後來這個交替的部分獨立出去成為“交替聖歌”,它屬於“紐姆式”聖詠。
應答聖歌(responsory):是格里高利聖詠中最富藝術性的形式,它與交替聖歌一樣,最初是指演唱形式——獨唱者領唱一節詩篇,后唱詩班重複該節的前半部分。之後,唱詩班部分選用其他內容為唱詞,而且旋律越來越花俏,成為獨具特色的‘應答部’。它屬於“花唱式”聖詠。
讚美詩(hymn):是早期格里高利聖詠中唯一的詩體形式,屬“音節式”,有嚴格格律
聖歌(canticle):與詩篇歌調相似,但唱詞是聖經中其他內容,旋律裝飾性略強
短詩曲(versicle):以應答形式演唱,唱詩篇以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