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效應

醞釀效應

醞釀效應(Brewingeffec)又稱為直覺思維,是指反覆探索一個問題的解決而毫無結果時,把問題暫時擱置幾小時、幾天或幾個星期,由於某種機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現了出來,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決辦法。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對一件事情束手無策,不知道從何入手,這是思維就進入了醞釀階段但我們茅塞頓開的時候突然會有類似阿基米德的驚嘆,這時,醞釀效應就綻放了思維之花,結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詩詞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這一心裡的寫照。

定義


當一個人長期致力於某一問題解決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如果他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暫時停下來去做別的事情,幾小時、幾天或幾周之後,他可能會忽然想到解決的辦法,這就是醞釀效應。
醞釀之所以有利於問題的解決,可能與對定勢的克服有關。在解決問題的初期,人們往往以某種方式或依靠某種知識結構進行思維。如果最初的這種心理狀態是適當的,被試就可能解決問題;但如果不適當,那麼被試的解決步驟將始終是不恰當的,問題就不能解決。如果暫時停止對那個問題的思考,則人們有可能打破原來不恰當的思路,從而導致解決問題的合理步驟的出現。

起源


醞釀效應
醞釀效應
阿基米德
在古希臘,國王讓人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但他又懷疑工匠在王冠中摻了銀子。可問題是這頂王冠與當初交給金匠的一樣重,誰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沒有搗鬼。國王把這個難題交給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冥思苦想,起初嘗試了很多想法,但都失敗了。去洗澡,一邊他一邊坐進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覺身體被輕輕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運用浮力原理解決了問題。不管是科學家還是一般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都可以發現“把難題放在一邊,放上一段時間,才能得到滿意的答案”這一現象。心理學家將其稱為“醞釀效應”。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就是醞釀效應的經典故事。阿基米德是古希臘偉大的數學家、力學家。約公元前287年出生於西西里島的敘古拉,公元前212年卒於同地。阿基米德早年在當時的文化中心亞歷山大跟隨歐幾里得的學生學習,關於他的生平沒有詳細的記載,但關於他的許多故事卻廣為流傳。他確立了槓桿定律,並稱“給我一個支點,我將移動地球”;發現了流體靜力學的基本原理—阿基米德原理,並用來鑒別皇冠的真假;曾設計了許多戰爭機械,對抗敵人的進攻……後人對阿基米德給予很高的評價,常把他和牛頓、高斯並稱為有史以來貢獻最大的數學家。醞釀時,表面似乎把問題放下了,實際上大腦潛意識的思維並沒有完全終止,而且此時消除了因“想不出辦法”導致的緊張,有利於找到新思路,茅塞頓開。

心理運用


醞釀效應
醞釀效應
醞釀效應
醞釀效應也似乎與定勢有關。一個人開始考慮解決問題的途徑不成功,走到了一條不通的死胡同后,離開這種情境一會兒,人就能用另外的方式來進行探索,結果找到了有效的方法使問題得到解決。醞釀效應實際上是產生了頓悟,使人們打破了以來不恰當的思路,從一個新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使問題得以解決。
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對一個難題束手無策,不知從何入手,這時思維就進入了“醞釀階段”。直到有一天,當們拋開面前的問題去做其他的事情時,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卻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令我們忍不住發出類似阿基米德的驚嘆,這時,“醞釀效應”就綻開了“思維之花”,結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詩詞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這一心理的寫照。心理學家認為,醞釀過程中,存在潛在的意識層面推理,儲存在記憶里的相關信息在潛意識裡組合,人們之所以在休息的時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為個體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緊張,忘記了個體前面不正確的、導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創造性的思維狀態。因此,如果你面臨一個難題,不妨先把它放在一邊,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許答案真的會“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它是在對程序編碼時與定勢有關的一種現象。也就是說,在解決問題時會碰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此時,如若干脆把該問題擱置於一邊而改做其它事,時隔幾小時.幾天,甚至長時間之後再來解決它,問題答案常可能較快地找到。這種效應產生的原因,據現代認知心理學的解釋是,原初的定勢不合適,致使問題得不到解決,後來通過暫時放下這個問題,不合適的知識結構得到消除,個體便能夠運用新的定勢去解決問題。

研究發現


反覆探索一個問題的解決而毫無結果時,把問題暫時擱置一段時間,往往會由於某種機遇一下子便找到解決辦法。苯在1825年就被發現了,此後幾十年間,人們一直不知道它的結構。所有的證據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對稱,大家實在難以想像6個碳原子和6個氫原子怎麼能夠完全對稱地排列、形成穩定的分子。
德國化學家凱庫勒長期研究苯分子結構,但同樣對苯分子中原子的結合方式百思不得其解。1864年冬的某一天晚上,他在火爐邊看書時,不知不覺打起瞌睡,做起了夢。這是一個化學史上最著名的夢,苯分子結構的秘密由此解開。凱庫勒自己是這樣描述的:“但事情進行得不順利,我的心想著別的事了。我把坐椅轉向爐邊,進入半睡眠狀態。原子在我眼前飛動:長長的隊伍,變化多姿,靠近了,連結起來了,一個個扭動著,迴轉著,像蛇一樣。看那是什麼?一條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輕蔑地旋轉。我如同受了電擊一樣,突然驚醒。那晚我為這個假設的結果工作了整夜,這個蛇形結構被證實是苯的分子結構。”這位化學家並不知道,他在這個研究的過程中所運用的,是心理學上的醞釀效應。所謂醞釀效應,又稱為直覺思維,是指反覆探索一個問題的解決而毫無結果時,把問題暫時擱置幾小時、幾天或幾個星期,由於某種機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現了出來,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決辦法。
義大利美學家克羅齊指出:人的知識有兩種,一種是直覺的,一種是邏輯的,前者是“從想像得來的”,後者是“從理智得來的”。直覺是人腦對於對象中隱含的整體性、次序性、和諧性的某種迅速而直接的洞察和領悟,它可以引導我們繞過不可逾越的高山,曲徑通幽,達到柳暗花明的境界。美國化學家普拉特和貝克等人也都講述過類似的經歷。例如,普拉特和貝克寫道:“擺脫了有關這個問題的一切思緒,快步走到街上,突然,在街上的一個地方———我至今還能指出這個地方———一個想法彷彿從天而降,來到腦中,其清晰明確猶如有一個聲音在大聲喊叫。我決心放下工作,放下有關工作的一切思想。第二天,我在做一件性質完全不同的事情時,好像電光一閃,突然在頭腦中出現了一個思想,這就是解決的辦法,……簡單到使我奇怪怎麼先前竟然沒有想到。”
心理學家西爾維拉的實驗也說明了這種效應。她給被試提出項鏈問題,其指導語如下:“你面前有4個小鏈子,每個鏈子有3個環。打開一個環要花2分錢,封合一個環要花3分錢。開始時所有的環都是封合的。你的任務是要把這12個環全部連接成一個大鏈子,但花錢不能超過15分錢。”讀者可自行嘗試解決這個問題。在實驗中的3組被試都用半小時來解決問題,第一組半小時中有55%的人解決了問題;第二組在半小時解決問題中間插入半小時做其他事情,有64%的人解決了問題;第三組在半小時中間插入4個小時做其他事情,有85%的人解決了問題。
在這個實驗中,主試要求被試大聲說出解決問題的過程,結果發現第二、三組被試回頭來解決項鏈問題時並不是接著已經完成的解法去做,而是像原先那樣從頭做起。因此,可以認為,醞釀效應打破了解決問題不恰當思路的定勢,從而促進了新思路的產生。

表現形式


醞釀效應
醞釀效應
醞釀效應
從醞釀效應的表現形式和思維的本質特徵來看,直覺思維具有非邏輯性和自發性兩個特徵。
首先,它既不表現為演繹的推理形式,又不表現為歸納邏輯,也表現不出其他的規律性。它不受邏輯規律的約束,往往超越邏輯程序而直接作出結論。它的非邏輯性特點常常表現為:
1、不可解釋。當一個問題從百思不得其解的長期困擾,到突如其來的領悟理解,這一具體過程是意識不到和難以說明的,如高斯在證明一個算術定理時,折磨了他2年之久,後來一個突然的想法使獲得成功。他回顧說:“像閃電一樣,謎一下解開了,我也說不清楚是什麼導線把我原先的知識和使我成功的東西聯結了起來。”
2、邏輯程序的高度簡縮。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原有邏輯程序的簡化和壓縮,另一種則是“違反”了那種邏輯程序。這就是說,直覺思維忽略了邏輯推理進程的細節過程,越過了許多中間環節,但把握住了個別的、最重要的環節,特別是最終的結論。
3、綜合性。思維者不著眼於細節的邏輯分析,而是從整體上來把握對象。
其次,醞釀效應是一種突發性的創造活動,一般是在對問題冥思苦想之後,在出其不意的時間或狀態下突然發生,因而表現為思維運動的突然飛躍,自發性是其又一基本特徵,體現突發、突變和突破的特點。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的決定性觀念,就是在他提著箱子準備上火車之際突然閃現的;德國著名數學家希爾伯特長期未解出的一個數學難題,據他說也是在一次看戲時突然領悟的。醞釀效應是一種有非邏輯性和自發突變性的創造活動,它往往是一種突破性的創造活動,它不受形式邏輯的約束,能打破常規思路,產生驚人的成果突破和方法突破。它提示:當我們對一個問題進行研究,在搜集了充分的資料並且經過深入探索仍然難以找到答案時,不應一條道跑到黑,而應把對該問題的思考從心中拋開,轉而想別的事情,或可以去散步、讀書等,等待有價值的想法、心象的自然醞釀成熟併產生出來。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拋開對問題的思索后,也就擺脫了長期的精神緊張,但頭腦中搜集到的資料是不會消極地儲存在那裡的,它在按照一種所不知道的、或很少意識到的方式進行著加工和重新組織,進而產生了新的想法。我們平時所說的“靈感迸發”或者“恍然大悟”,就是經過這樣一個醞釀階段之後,突然出現的智慧火花。

實際運用


醞釀效應
醞釀效應
醞釀效應
當反覆探索一個問題的解決而毫無結果時,把問題暫時擱置一段時間,幾小時、幾天或幾個星期,然後再回過頭來解決,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決辦法。這種現象稱為醞釀效應(incubationeffect)。在醞釀期間,個體雖在意識中終止了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但其思維過程並沒有完全終止,而仍然在潛意識中斷斷續續地進行著。通過醞釀,最近的記憶和已有的記憶被整合在一起,弱化了心理定勢的效應,並容易激活比較遙遠的思維線索,因而容易重構出新的事物,產生對問題的新看法,使問題得以順利解決。
有人用實驗說明了這種效應。給被試提出經濟項鏈問題(見圖11-10):“你面前有四條小鏈子,每條鏈子有三個環。打開一個環要花2分錢,封合一個環要花3分錢。開始時所有的環都是封合的。你的任務是要把這12個環全部連接成一個大鏈子,但花錢不能超過15分錢。”(這個問題的解法是:把一條小鏈的三個環都打開,用這三個環把剩下的三個小鏈連接起來。)實驗中的三組被試都用半小時來解決問題,第一組,半小時中有55%的人解決了問題;第二組,在半小時解決問題中間插入半小時做其他事情,結果有64%的人解決了問題;第三組,在半小時中間插入4個小時做其他事情,結果有85%的人解決了問題。在這個實驗中,主試要求被試大聲說出解決問題的過程,結果發現第二、三組被試回頭來解決項鏈問題時並不是接著已經完成的解法去做,而是像原先那樣從頭做起(Silveira,1971)。因此,可以認為,醞釀效應打破了解決問題不恰當思路的定勢,從而促進了新思路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