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趙劍英的結果 展開
- 武術家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
- 山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副教授
- 內蒙古財經學院金融學院投資系副教授
趙劍英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
趙劍英,出生於浙江蕭山。二級教授,哲學博士。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
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哲學編輯室編輯、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總編輯(2007年7月-2011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機關黨委書記(2011年8月-2017年7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014年),國家百千萬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13年),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2010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黨員(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先進個人(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青年(2000年)。
兼任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中國人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出版協會理事,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理事,北京博士后基金會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武漢大學、安徽大學、浙江師範大學等客座教授。
代表著作有《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時代的哲學回聲——趙劍英學術自選集》,《論中國模式》,《馬克思主義哲學範疇研究》等;代表論文有《論黨的十九大報告蘊含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黨的自我革命開創權力監督的新路》,《中國為何有堅定的制度自信》,《深刻理解黨的十九大報告的“大歷史觀”》等。
趙劍英,出生於浙江蕭山。二級教授,哲學博士。
1982年9月-1986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
1986年9月-1989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專業碩士研究生,獲哲學碩士學位
1998年9月-2002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在職博士,獲哲學博士學位
1989年7月-2007年7月,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哲學編輯室編輯、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黨委辦公室宣傳處處長,新華社澳門分社政策研究室高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副總編輯(2000年12月),副總編輯兼機關黨委書記。
2007年7月-2011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總編輯
2011年8月-2017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機關黨委書記
2020年9月15日,趙劍英前往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進行調研。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二級教授。
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
中國人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出版協會理事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理事
北京博士后基金會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
武漢大學、安徽大學、浙江師範大學等客座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常務理事
中國社會科學院編輯出版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副主任
北京博士后基金會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
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014年)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2013年)
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2010年)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黨員(2016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先進個人(2012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青年(2000年)
2021年6月11日,入選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獎優秀出版人。
2021年7月29日,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署表彰的優秀出版人物獎。
1.《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版。
2.《時代的哲學回聲——趙劍英學術自選集》,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3.《論中國模式》,主編之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4.《馬克思主義哲學範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成果),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獲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
5.《百年追求——中國現代化方略的發展》,專著,主編,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復興中國——中共第三代對中國現代化的新追求》,專著,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7.《哲學的力量——社會轉型時期的中國哲學》,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8.《世紀之交的中國文化》,主編,廣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馬克思哲學的當代意義》,主編趙劍英、葉汝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10.《馬克思的本體論思想》,主編趙劍英、俞吾金,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11.《國外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問題》,主編趙劍英、張一兵,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2.《馬克思哲學與中國現代性建構》,主編趙劍英、龐元正,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3.《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形態》,主編趙劍英、孫正聿,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4.《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闡釋與創新》,主編趙劍英、陳宴清,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
1.《論黨的十九大報告蘊含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載《哲學研究》,2018年第4期。
2.《黨的自我革命開創權力監督的新路》,載《中國社會科學網》,2018年1月28日。
3.《中國為何有堅定的制度自信》,載《人民日報》,2017年10月11日。
4.《深刻理解黨的十九大報告的“大歷史觀”》,載《深圳特區報》,2017年11月14日。
5.《中國制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制度保障》,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10月17日。
6.《在實踐與理論的雙重探索中推進理論創新——讀<思語跡:李鐵映自選集>》,載《哲學動態》,2017年第9期。
7.《中國道路的哲學觀念》,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7月13日。
8.《論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理論創新》,載《馬克思主義研究》,2016年第7期。
9.《對馬克思主義全面而精闢的闡釋——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論述》,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7月28日。
10.《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的形成過程和基本內涵》,載《哲學研究》,2014年第1期。
11.《整體性視域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12月31日。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心2015年轉載。
12.《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獨特價值和偉大意義》,載《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年第9期。
13.《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觀》,載《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年第5期。
14.《堅持生產力發展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統一——論科學發展觀的哲學蘊涵》,《馬克思主義研究》2006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6年第13期轉載。
15.《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建構》,載《哲學研究》2005年第2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19期全文轉載。
16.《文化認同危機與建構社會基本價值觀的緊迫性》,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5年第2期。
17.《深刻變化的世界與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使命》,載《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4年第6期全文轉載。
18.《交往形態的新發展與當代社會的新特徵》,載《哲學研究》2003年第11期;《光明日報》轉摘。
19.《論人類實踐形態的當代發展》,載《哲學研究》2002年第11期;人大複印資料等報刊轉載。
20.《從新民主主義文化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文化的繼承與創新》,載《哲學研究》,2001年第10期。
21.《從衰落走向復興——中國現代化的百年追求與展望》,載《馬克思主義研究》,2000年第2期。
22.《社會轉型與21世紀中國哲學走向》,載《學海》(江蘇),2000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心2000年轉載。
23.《改革開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載《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心1999年轉載。
24.《哲學的力量——紀念真理標準問題討論20周年》,載《人民日報》,1998年5月14日。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心1998年轉載。
25.《21世紀的中國哲學走向》,載《光明日報》,1998年5月1日。《新華文摘》1998年第10期全文轉載。
26.《在衝突和變遷中探尋新的價值世界——當代中國青年心態及價值走向》,載《開放時代》,1995年第1期。《新華文摘》1995年第2期全文轉載。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心1995年轉載。
27.《人文科學的地位和價值》,《光明日報》1994年6月15日。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心轉載。
28.《實踐學:實踐問題研究的新視野》,載《學術月刊》,1994年第4期。《新華文摘》1994年第7期全文轉載。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心1994年轉載。
29.《淺談當前的消極社會心態》,載《科技導報》,1994年第2期。
30.《實踐活動中規範和創新的矛盾及其科學解決》,載《哲學研究》,1993年第11期。
31.《民主社會主義與批判理性主義》,與陳建濤合著,載《社會科學》,1993年第10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心1993年轉載。
32.《論實踐邏輯》,載《學術月刊》,1992年第3期。
33.《從實踐的合目的運行模式看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問題》,載《求是學刊》,1992年第2期。獲第一屆全國青年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1994年)。《新華文摘》1992年第7期全文轉載。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心1992年轉載。
34.《試析實踐活動運行機制》,載《哲學研究》,1989年第12期。榮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屆青年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一等獎(1992年)。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心1989年轉載。
35.《實踐主體的思維方式與實踐活動的運行》,載《哲學動態》,1989年第1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心1989年轉載。
36.《從價值批判到科學批判——馬克思的價值批判方法與唯物史觀的創立》,載《教學與研究》,1989年第2期。《新華文摘》1989年第5期摘要轉載。
37.《論決策集團主體的思維效益》,載《社會科學》(上海),1989年第1期。
38.《關於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基礎的歷史沉思》,與楊耕合著,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8年第6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心1988年轉載。
39.《論馬克思主義主體性原則及其現實意義》,與李德順合著,載《中州學刊》,1988年第6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心1988年轉載。
40.《試論定量思維方法在科學認識中的作用》,載《國內哲學動態》,1986年第3期。
曾獲第六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獎、“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屆青年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一等獎、第一屆全國青年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中國青年科技論壇三等獎、第二屆“胡繩青年學術獎”提名獎、中國社科院優秀決策信息情況報告類三等獎、中國社科院優秀對策信息對策研究類一等獎、推動版權輸出引進典型人物。
策劃《理解中國》、《中國制度》、《當代中國學術思想史》、《中社智庫》等大型叢書,在學術界和社會上取得良好反響。所策劃的多種圖書分獲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秀讀物獎等。
曾獲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授予的“2016年度推動版權輸出引進典型人物“獎項。
曾擔任中宣部委託課題(2013年)“如何加強和改進對外文化交流,紮實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負責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個人)“人類實踐形態的當代發展研究”(200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2003年B類)“當代社會形態研究”、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課題(2003年)“文化先進性與政黨先進性”、中國社科院青年人文社會科學中心資助課題“黨的建設與私營企業的發展”(2003年)等項目,參與200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馬克思主義哲學範疇在當代的發展”等課題的研究工作。
2019年3月,參與並主講第三十次長安街讀書會:堅持底線思維,防範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