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村

山西省永濟市蒲州鎮西廂村

西廂村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鎮北端,西有鐵牛、鸛雀樓景區、普救寺位於西廂中央、旅遊路穿村而過。現有土地面積3639畝,其中耕地面積1639畝,灘地面積2000畝。主要以蘆筍種植面積1000畝、核桃500畝、柿樹300畝,養殖、旅遊為經濟基礎。

西廂村由3個自然村8個居民小組共420戶1730人,其中勞力佔1038人,黨員57人

西廂村是一個重文化重教育的村莊,在普及文化義務教育的基礎上村裡有90%的家庭都能做到送孩子接受更高的文化教育和培養,所以整個村民的整體素質都有質的飛躍和提高,都能做到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以人為本、和諧社會”從而是整個村莊都能走在新農村建設隊伍的最前列。

西廂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蓋起新的村委會辦公大樓,配套了村民健身器材、老年人活動中心、圖書室。西廂村主要以旅遊、養殖、種植等主導產業為主,使全體村民的人均收入達到7500元。

2019年12月31日,入選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旅遊文化


西廂村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村內的普救寺,是元代著名劇作家王實甫《西廂記》中崔鶯鶯和張生緣定三生的地方,也成了千千萬萬青年人追求愛情的聖地。“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也成了人們對追求愛情的祝願和嚮往,始建於唐武則天時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中說的“紅娘月下 牽紅線,張生巧會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普救寺內。
歷經歲月滄桑,寺內殿閣僧舍均已毀坍湮沒,唯有13層、高37米的舍利磚塔(俗稱鶯鶯塔)依然屹立於土崗之上。20世紀80年代中期,依據唐代佛教寺院的布局和西廂記故事的格局修復了普救寺。巍峨高大的主殿、小巧玲瓏的西廂書齋、方整寬敞的塔院、崔相國夫人和鶯鶯小姐所在的佛居別墅等建築都已落成,它們依山而築,錯落有致。
鐵牛
鐵牛
黃河岸邊的蒲津渡遺址和鐵牛館,在1991年,黃河岸邊古蒲津渡遺址出土的四尊唐朝開元年間鑄造的每個重達60噸左右的大鐵牛,模型在人民大會堂展出,震動了世界考古界、冶金界、工藝美術界。

歷史文化


西廂村美景
西廂村美景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著名詩人王之渙寫的《登鸛雀樓》中的鸛雀樓就 位於永濟市內黃河岸邊,它同武漢的黃鶴樓、湖南的岳陽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一起,並稱中國的四大歷史文化名樓,同時也是四大名樓中唯一位於中國北方和黃河岸邊的文化歷史名樓。
相傳當年時常有鸛鵲(顴,鶴一類水鳥)棲於其上,所以得名。該樓始建於北周(公元557--580),廢毀於元初。可惜鸛雀樓到宋以後被水淹沒,后水退卻。
21世紀初,中國人重建鸛鵲樓。有關方面報道,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1997年12月,鸛鵲樓復建工程破土動工,重新修建的鸛鵲樓為鋼筋混凝土減力牆框架結構,設計高度為73.9米,總投資為5500萬元,截至2001年,主體工程已完成封頂,預計2002年底,這座l六層高樓將在永濟市黃河岸邊落成。
鸛雀樓
鸛雀樓
鸛雀樓與同在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的人文風景勝地的普救寺相隔不遠,這兩大著名人文景觀成為當地的旅遊支柱。

領導分工


組織機構姓名職務分工
黨支部秦學斌支部書記主管黨內全面工作
祁懷玉支部副書記分管黨建組織工作
楊小平支部副書記分管紀檢工作
紀檢監督小組楊小平組長全面工作
劉衛民成員村務監督
陳景文成員黨務監督
村委會陳軍紅村委會主任主管村委全面工作
李志峰村委副主任分管治保民調土地城建
李紅霞村委委員分管計生、畜牧
監督委員會李引社組長全面工作
任愛榮成員村務
蘇茂亭成員黨務
民主理財小組任愛榮組長全面工作
李引社成員村務支出監督
王隨社成員村務收入監督
民事調解小組李志峰組長全面工作
李紅霞成員民事糾紛調解
祁懷玉成員土地糾紛調解
農廉網查詢室任愛榮組長設備維護
李鎖牢成員協助查詢員 

任期目標


新一屆村委班子剛剛成立,我們要嚴格按照鎮黨委、政府的安排,進一步明確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農民權益為核心,用全新的姿態,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為全面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而努力奮鬥。
一.責任到人,加強班子制度建設
我們西廂村全體班子成員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在政治素質上、文化知識上、法律意識上、管理能力上、執政水平上要有大的提高,班子內部團結互助,關係融洽,有戰鬥力,而且各負其職,責任到人,做到小事解決在村,大事由村主要領導牽頭,班子人員共同協商處理的原則,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保證。
二.加強管理,做好各方面工作
1、積極配合村黨支部的工作,不斷完善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和肩負的責任。
2、強化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村委會要加強對村調解組織的領導,定時排查,及時發現問題,對各類糾紛及時調處,避免事態擴大,盡量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為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作出應有的貢獻。
3、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積極發展我村的養殖業和乾鮮果種植業的發展,從而促進我村各產業結構的協調發展,從多方面促進農民增收。
4、加強民生保障工作。隨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步伐的加快,要全面建立長效保潔機制,做好消防工作、農村居民養老保險、農村合作醫療等工作,加大對低保戶、低保邊緣戶的幫扶力度,以及大力開展適合農村群眾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等一系列舉措的實施,為早日實現“村容村貌整潔,人居環境優美,基礎設施配套,公共服務完善,農民生活幸福”這樣一個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5、嚴格村級財務管理制度。我村財務開支實行嚴格審批制度,並成立由專人負責的財務監督小組,並按上級要求及時公開財務帳目。讓黨員群眾在第一時間了解村財務開支情況,消除誤解,凝聚民心,使群眾放心,在很大程度優化幹群關係。
三、村級基礎設施建設
1.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完成對全村主巷道的整治保潔,及老年活動室,村文化廣場的硬體設施,做到有專人管理負責。
2、結合新的“五個全覆蓋”工程的開展,對我村的部分道路進行更新硬化。
3、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4、加強我村治安巡邏力度,創建“文明和諧村”。
5、對村容村貌進行重點整治,並建立健全相應的長效管理機制。
6、進一步加強農廉網建設,給村民一個明白,還幹部一個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