瞞天過海

漢語成語

徠瞞天過海,漢語成語,拼音是mán tiān guò hǎi ,意思是用欺騙的手段在暗地裡活動。出自《三十六記》。

拼音


mán tiān guò hǎi

注音


ㄇㄢˊ ㄊㄧㄢ ㄍㄨㄛˋ ㄏㄞˇ
瞞天過海
瞞天過海

引證解釋


瞞天過海為三十六計第一套勝戰計第一計。
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孫子兵法
註:①備周則意怠:防備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讓人鬥志鬆懈,削弱戰力。②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陰陽是我國古代傳統哲學和文化思想的基點,其思想籠罩著大千宇宙、細末塵埃,並影響到意識形態的一切領域。陰陽學說是把宇宙萬物作為對立的統一體來看待,表現出樸素的辯證思想。陰、陽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現過,但作為陰氣、陽氣的陰陽學說,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國人老子所倡導,並非《易經》提出。此計中所講的陰指機密、隱蔽;陽,指公開、暴露。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在兵法上是說秘計往往隱藏於公開的事物里,而不在公開事物的對立面上,就是說非常公開的往往蘊藏著非常機密的。
“瞞天過海”這一計的兵法運用,常常是著眼於人們在觀察處理世事中,由於對某些事情的習見不疑而自覺不自覺地產生了疏漏和鬆懈,故能乘虛而示假隱真,掩蓋某種軍事行動,把握時機,出奇制勝。所謂圍魏救趙,是指當敵人實力強大時,要避免和強敵正面決戰,應該採取迂迴戰術,迫使敵人分散兵力,然後抓住敵人的薄弱環節發動攻擊,致敵於死地。所謂借刀殺人,是指在對付敵人的時候,自己不動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擊敵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實力;再進一步,則巧妙地利用敵人的內部矛盾,使其自相殘殺,以達到致敵於死地的目的。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擊敵人,勢必要使盟友受到損失,但盟友的損失正可以換得自己的利益。以逸待勞謂困敵可用積極防禦,逐漸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強變弱,而我因勢利導又可使自己變被動為主動,不一定要用直接進攻的方法,同樣可以制勝。趁火打劫此計是以“剛”喻己,以“柔”喻敵,言乘敵之危,就勢而取勝的意思。聲東擊西計是運用“坤下兌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敵志亂萃”而造成了錯失叢雜、危機四伏的處境,我則要抓住敵人這不能自控的混亂之勢,機動靈活地運用時東時西,似打似離,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戰術,進一步造成敵人的錯覺,出其不意地一舉奪勝。
解析:
“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瞞天過海用在兵法上,是一種示假隱真的疑兵之計,用來作戰役偽裝,以期達到出其不意的戰鬥成果。今天這個詞語則引申至比喻欺騙的手法很高明。

英文解釋


cross the sea under camouflage -- to practise deception; cross the sea by a trick; try to deceive everybody; try to get away with it under camouflage [pretence].
例句:
1.With a little statistical sleight of hand they could make things look all right. 只要在統計上耍些小小的花招,他們就能瞞天過海。

近義詞


掩人耳目 渾水摸魚 偷天換日

反義


光明正大 光明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