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五行

田家五行

《田家五行》這本書是作者入吳之後所作,所以書中所述都是吳中的情形。書分上、中、下三卷,每卷分為若干類。上卷自“正月類”至“十二月類”,每月都按日序記載占候;中卷是天文、地理、草木、鳥獸、鱗魚等類,大部屬於物候性質;下卷是三旬、六甲、氣候、涓吉、祥符等類。

元末明初婁元禮的《田家五行》 是一部農業氣象和占候方面的著作。北京圖書館藏有此書的明刻大本,題“田舍子婁元禮鶴天述”。

作者考證


《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468)·諸子部·五行家類》所載明陳氏《續書目》又著錄有陸泳《田家五行》卷;注文說:“明陸泳撰。《松江府志》:泳,字伯翔,隱居,盡心農書,采方言習俗,作《田家五行》,以占豐歉。楊維楨、陸居仁序而傳之。”儘管作者是誰難以考證,但大致可以肯定是元末明初人。書中“六甲類”“論甲子”條說到“余又至正戊戌九月末旬,因事入吳”,另外許多地方也都記載著元至正年間的事,可知作者是元末時人。

內容


1975年12月 江蘇省建湖縣《田家五行》選釋小組部分選釋,將原書五百多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整合為天文、地理、草木、鳥獸、鱗蟲、氣候、雜物、三旬、月占 類,共九節85條,加以意釋,並用現代氣象學知識解釋說明。1976年7月由中華書局出版。(附圖即為書影)

評價


由於農業的不斷發展,觀察天氣的經驗更加豐富,要求能用簡短韻語來表達這些豐富的經驗,以便於記憶和應用。這種要求日漸迫切,於是到了元代,天氣諺語已經絕大部分用韻語表達了。元末明初婁元禮《田家五行》就是大量集中當時流行在太湖流域的韻語和非韻語的天氣經驗的專集。這本天氣經驗集的流行影響很大,所錄的天氣諺語,不脛而走,在農村造成家喻戶曉、世代相傳的局面。
《上邪》一詩中“冬雷震震”之語,但在嘉慶《瑞安縣誌·風俗》一書卻這樣記載著舊志的說法:“臘月聞雷,自古記異。瑞安則以此卜豐年焉。”章昱《安固早雷詩》:“羅陽海角不同天,臘月聞雷詎偶然。三載於今曾兩驗,方知孛鹿是豐年”。這一段史料記載,給審視“自古記異”的冬雷提供了嶄新的視角,從一個側面也解釋、印證了婁元禮對天氣俗諺運用的觀點。
其實,遠在漢代,就已經有利用琴弦感應的濕度原理預測晴雨的事例了。例如東漢王充在《論衡·變動篇》中曾經談到,琴弦變松,天就要下雨。(“天且雨,……琴弦緩,……”)琴弦變松,是天變潮濕、弦線伸長所造成的。元末明初婁元禮在《田家五行》一書中也說:如果質量很好的干潔弦線忽然自動變鬆寬了,那是因為琴床潮濕的緣故;出現這種現象,預示著天將陰雨。這句話已經明確點出了濕度一方面影響弦線的長度,一方面又聯繫著天氣的晴雨。他還談到,琴瑟的弦線所產生的音調如果調不好,也預兆有陰雨天氣,這也是合乎科學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