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茶馬古道

北茶馬古道

談起茶馬古道,人們總會認為這是西南地區的歷史文化遺存。但鮮為人知的是,茶馬古道的分佈地不只有雲南、貴州、四川等西南地區,西北地區甘肅、陝西和青海一帶也存在“以茶馬貿易為主要內容的古老商貿通道”。

概述


在甘肅省隴南市康縣一座名為團庄的小村莊有一段古老的城牆遺址。在這段古城牆腳下,是一條盤旋延伸的上行山路。這條道路的歷史更為久遠,被專家認定是中國北茶馬古道中的重要線路。
談起茶馬古道,人們總會認為這是西南地區的歷史文化遺存。但鮮為人知的是,茶馬古道的分佈地不只有雲南、貴州、四川,在廣袤的北方腹地中,也存在一條承載千年的商貿古道。

歷史起源


“北茶馬古道從四川進入甘肅,最遠可達青海和西藏。康縣境內的茶馬古道始於漢唐,盛於明清,是內地茶葉西行並換回馬匹的主要幹道。”隴南地處四川、陝西和甘肅三省交界,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雜居共處的歷史淵源,一向是聯繫西南西北以及中原經貿活動的重要地帶。
2009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時,考古人員在康縣望關鄉發現一塊刻有“茶馬販通番捷路”字樣的半截殘碑,明確記載康縣茶馬古道的存在。這揭開了北茶馬古道的歷史面紗,並引起全國茶馬文化學者的關注。
2010年6月,學者們在雲南省召開的“中國文化遺產保護普洱論壇”上達成共識,肯定康縣北茶馬古道的真實性和歷史地位,並將原來的“茶馬古道是中國西南地區以茶易馬貿易為主要內容的商貿通道”改為“茶馬古道是中國西部地區以茶易馬貿易為主要內容的商貿通道”。

相關文物


“在已經發現的拴馬樁上,人們可以看到一些猴子圖案,這寓意‘馬上封侯’,是個珍貴的漢代文物。”康縣博物館館長楊清軍說,目前全縣共發現包括馬槽、店鋪在內的上千個茶馬古道相關歷史遺存或文物。
隨著歷史的變遷,許多文物的損失較大,古迹保護工作迫在眉睫。據相關部門介紹,目前僅剩30多個北茶馬古道相關的歷史集鎮和4處典型四合院,面臨保存修繕的緊迫性。
北茶馬古道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跡也處於瀕危狀態。“毛山歌是康縣茶馬古道流傳的山歌,曲目有20多種。”曾經任職縣文體局長的苟長途說,現在會唱毛山歌的人一般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年輕人會唱的人已經非常少。
近年來,當地政府開始通過挖掘、搜集和整理北茶馬古道的各類文物,重點圍繞境內茶馬古道的路線走向、歷史文化、民俗風情進行發現、認定、申報,大力保護北茶馬古道的歷史文化遺產。
目前,康縣茶馬古道已經列入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當地還成立相關專業管理保護機構,規劃投資12.8億元建設保護項目,希望通過對古遺址的恢復和維修,讓滄桑古道變成展示歷史文化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