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地理標誌產品

普洱茶,雲南省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產品特點


普洱茶
普洱茶
大喬木,高達16米,胸徑90厘米,嫩枝有微毛,頂芽有白柔毛。
葉薄革質,橢圓形,長8~14厘米,寬3.5~7.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上面干后褐綠色,略有光澤,下面淺綠色,中肋上有柔毛,其餘被短柔毛,老葉變禿;側脈8~9對,在上面明顯,在下面突起,網脈在上下兩面均能見,邊緣有細鋸齒,葉柄5~7毫米,被柔毛。
花腋生,直徑2.5~3厘米,花柄長6~8毫米,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圓形,長3~4毫米,外面無毛。花瓣6~7片,倒卵形,長1~1.8厘米,無毛。雄蕊長8~10毫米,離生,無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長8毫米,先端3裂。
蒴果扁三角球形,直徑約2厘米,3爿裂開,果爿厚1~1.5毫米。種子每室1個,近圓形,直徑1厘米。

產地環境


雲南省有著悠久的茶葉生產歷史和豐富的種質資源和低緯高原氣候優勢,是世界公認的茶樹原產地和中國重要的茶葉生產基地。普洱茶的種植遍布雲南省全境,尤其是位於瀾滄江中下游地區的普洱市茶區、西雙版納茶區、臨滄茶區和保山茶區。
中國雲南省地處北緯21°8′32″~29°15′8″和東經97°31′39″~106°11′47″之間,處於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和雲貴高原之上。該地區河谷、盆地、丘陵、山地、高原相間分佈,各類地貌之間條件差異很大,類型複雜多樣。山地佔該地區的84%左右,高原、丘陵約佔10%,河谷盆地約佔6%,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該地區雨量充沛,河流湖泊眾多。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壓氣流影響形成高原季風氣候,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四季如春,適宜多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生長。

歷史溯源


青銅茶香

雲南是世界茶樹原生地,中國、世界各種各樣茶葉的根源都在雲南的普洱茶產區。普洱茶歷史非常悠久,最早的文字記載,東晉(317年~420年)常璩華陽國志》推知,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紂時期,雲南種茶先民濮人已經獻茶給周武王,只不過那時還沒有普洱茶這個名稱。

中古初名

普洱茶的名稱因族名(或因地名)而得。到了唐朝(618年~907年),普洱茶開始了大規模的種植生產,稱為“普茶”;宋明(960年~1644年)時期,是中原逐漸認識普洱茶的時期,並且在國家社會經濟貿易中開始扮演重要的角色。

近古鼎盛

到了清朝(1636年`1912年),普洱茶到達第一個鼎盛時期,《滇海虞衡志》稱:“普茶名重天下……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於各處”;普洱茶開始成為皇室貢茶,成為國禮賜給外國使者;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說皇宮裡“夏喝龍井,冬飲普洱”;……清朝學者阮福記載說:普洱茶名遍天下,京師尤重之。明末清初,是普洱茶價格最高時期,學者柴萼《梵天廬叢錄》記載說“普洱茶……性溫味厚,產易武、倚邦者尤佳,價等兼金。品茶者謂:普洱之比龍井,猶少陵之比淵明,識者韙之——也就是說:當時的普洱茶好茶價格是銀子(或金子)的兩倍!民國至抗戰(1912~1945)之間,普洱茶又得到一定發展,很多這個時期的老字號茶還有遺存。

現代寂寥

抗戰爆發直到新中國(1949年)建立之間,雲南整個茶業蕭條荒蕪;1949以後的很長時期,雲南的茶葉生產重視紅茶、綠茶;並未繼承發揚普洱茶優良傳統;甚至大面積砍伐毀壞幾百年的古茶園而取代種植無性繁殖的台地茶,七子餅茶的傳統工藝中斷近半個世紀;1975年,雲南開始了普洱熟茶的生產。

近年高潮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提的提高,人們開始重視有強大保健功能和迷人口感的普洱茶,流行之勢從南洋港台傳至廣東,回及雲南,再迅速影響中國,於是乎,跟風投機者甚眾,假冒偽劣品時出;魚龍混雜,亂雲飛度;暴熱暴寒。此期間傳統的普洱茶傳統工藝得到恢復,人們對普洱茶價值的認知、品質的的認知趨於理性。

生產情況


截至2007年底,茶園平均畝產只有50公斤,是中國平均單產的82%、世界平均水平的40%;茶園有效灌溉面積1.51萬公頃,僅佔總面積的6.1%;良種化程度低,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僅占茶園總面積的28%。
2008年普洱茶產量5.2萬噸。
普洱茶產區
普洱茶產區
2010年,中國雲南省投產茶園面積18.2萬公頃,平均畝產55公斤,茶葉總產量達到15萬噸,總產值30億元以上。在2006~2007年間,茶園面積增長幅度高於中國茶園面積增長幅度。

產品榮譽


2008年5月1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普洱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19年11月15日,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2020年7月20日,普洱茶入選中歐地理標誌首批保護清單。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普洱茶
普洱茶
普洱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確定普洱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的函》(雲政函〔2007〕134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雲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紅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臨滄市等11個州部分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茶樹品種。
適制普洱茶的雲南大葉種(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Mast.) Kitamura)。
二、立地條件。
海拔1000米至2100米、坡度≤25°的山地;土壤為磚紅壤、磚紅性紅壤、山地紅壤和山地黃壤等;土壤有機質含量≥1%,pH值4.5至6.0。
三、茶樹栽培。
⒈建園:根據地形、地貌和原有植被情況合理規劃茶園;坡度≥15°的應建立梯級茶園。
⒉育苗:採用無性繁殖,短穗扦插,培育壯苗,苗木檢疫合格,苗木莖粗≥0.3厘米,苗高≥25厘米。
⒊種植:採用雙行單株或單行單株的方式種植,6月至8月進行,雙行單株每公頃植茶苗30000株至40000株,單行單株每公頃植茶苗15000株至20000株。
⒋耕作:淺耕深度≤15厘米,在茶樹生長期進行,每年2至3次;深耕深度≥15厘米,在茶樹生長相對休止期進行。
⒌施肥:與耕作相配合,定植前施足底肥,淺耕施追肥,深耕施基肥;肥料以有機肥為主。
⒍病蟲害防治:按國家無公害茶葉生產有關規定進行病蟲害防治。
⒎茶樹修剪:幼齡茶樹進行定型修剪;投產茶園採用輕修剪、深修剪、重修剪或台刈等,培育高產優質樹冠。
⒏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鮮葉採摘。
採摘一芽一葉、一芽二葉、一芽三葉、一芽四葉及同等嫩度的對夾葉,合理留葉。手工採摘要提手采;機采要保證鮮葉質量,保證無害化,防止污染。
鮮葉分級指標
級別芽葉比例
特級一芽一葉佔70%以上,一芽二葉佔30%以下
一級一芽二葉佔7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葉佔30%以下
二級一芽二、三葉佔6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葉佔40%以下
三級一芽二、三葉佔5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葉佔50%以下
四級一芽三、四葉佔7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葉佔30%以下
五級一芽三、四葉佔5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葉佔50%以下
五、加工。
⒈原料加工
①加工工序:
鮮葉攤放→殺青→揉捻→解塊→日光乾燥成曬青茶。
②加工工藝:
鮮葉攤放:鮮葉分級攤放至含水量70%左右進行殺青。
殺青:殺青要殺透、殺勻,無青草氣味和煙氣味。殺青葉及時揉捻成條。
揉捻:揉捻加壓不宜過重,時間為30分至40分。
解塊:解散結塊茶。
日光乾燥:必須以日光曬乾,其間可再揉捻一次以使茶條緊結,曬青茶含水量≤10%。
⒉成品茶加工:
⑴普洱茶(生茶):
①加工工序
曬青茶精製→蒸壓成型→乾燥→包裝入庫。
②加工工藝
曬青茶精製:對曬青茶進行篩制和拼配。
篩制:通過篩分、分選、揀剔,達到分級要求。
拼配:根據擬生產的普洱茶品質要求合理拼配。
至茶葉含水量≤13%。
⑵普洱茶(熟茶)散茶:
①加工工序:曬青茶后發酵→乾燥→精製→包裝入庫。曬青茶后發酵:根據茶葉等級和氣候條件合理確定茶水比例,對曬青茶進行后發酵。發酵過程中應適時翻堆解塊,堆溫控制在65℃以下。
②加工工藝
乾燥:完成發酵的茶葉經自然乾燥至含水量≤12%。
精製:對發酵好的茶葉進行篩制和拼配。
篩制:通過篩分、風選、揀剔,達到分級要求。
拼配:根據擬生產的普洱茶品質要求合理拼配。
⑶普洱茶(熟茶)緊壓茶
①加工工序:分選茶(熟茶)散茶→蒸壓成型→乾燥→包裝入庫。
②加工工藝:蒸壓成型:蒸壓器具保持清潔,布袋定期清潔殺菌。蒸壓前須測定每批預製茶含水率並計算確定稱茶量。乾燥:乾燥溫度≤60℃,至茶葉含水量≤12.5%。
⒊加工過程要求:按國家無公害茶葉加工有關規定進行。
六、質量特色。
⒈曬青茶:
⑴感官品質
用於加工普洱茶的曬青茶分為十一級,逢雙設樣,各級品質特徵如下表:
曬青茶各級品質特徵
級別外形內質
條索色澤整碎凈度香氣滋味湯色葉底
特級
肥嫩緊結
顯鋒苗
油潤
芽毫特多
勻整稍有嫩莖清香濃郁濃醇回甘黃綠清凈柔嫩顯芽
二級
肥壯緊結
有鋒苗
油潤顯毫勻整有嫩莖清香尚濃濃厚黃綠明亮嫩勻
四級緊結墨綠潤澤尚勻整稍有梗片清香醇厚黃綠肥厚
六級緊實深綠尚勻整有梗片純正醇和綠黃肥壯
八級粗實黃綠尚勻整梗片稍多平和平和綠黃稍濁粗壯
十級粗松黃褐欠勻整梗片較多粗老粗淡黃濁粗老
⑵理化指標
曬青茶理化指標
項目指標
水分,%≤10.0
總灰分,%≤7.5
粉末,%≤0.8
水浸出物,%≥35.0
茶多酚,%≥28.0
⑶安全性指標
曬青茶安全性指標
項目指標
鉛(以Pb計),毫克/千克≤5.0
稀土,毫克/千克≤2.0
氯菊酯,毫克/千克≤20
順式氰戊菊酯,毫克/千克≤2.0
氟氰戊菊酯,毫克/千克≤20
六六六(HCH),毫克/千克≤0.2
滴滴涕(DDT),毫克/千克≤0.2
乙醯甲胺磷,毫克/千克≤0.1
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不得檢出
註:其它安全性指標符合國家無公害茶葉相關規定。
⒉普洱茶(生茶)
⑴感官特色:外形色澤墨綠,形狀勻稱端正、鬆緊適度、不起層脫面;灑面、包心的茶,包心不外露;內質香氣清純、滋味濃厚、湯色明亮,葉底肥厚黃綠。
⑵理化指標
普洱茶(生茶)理化指標
項目指標
水分,%≤13.0a
總灰分,%≤7.5
水浸出物,%≥35.0
茶多酚,%≥28.0
a凈含量檢驗時計重水分為10.0%。
⑶安全性指標
同曬青茶。
註:在適合的貯存環境下,普洱茶(生茶)感官及理化指標會向普洱茶(熟茶)緊壓茶的方向轉化。
3.普洱茶(熟茶)散茶:
⑴感官特色
普洱茶(熟茶)散茶的感官品質指標
品名外形內質
條索整碎色澤凈度香氣滋味湯色葉底
特級緊細勻整紅褐潤顯毫勻凈陳香濃郁濃醇甘爽紅艷明亮紅褐柔嫩
一級緊結勻整紅褐潤較顯毫勻凈陳香濃厚濃醇回甘紅濃明亮紅褐較嫩
三級尚緊結勻整褐潤尚顯毫勻凈帶嫩梗陳香濃純醇厚回甘紅濃明亮紅褐尚嫩
五級緊實勻齊褐尚潤尚勻稍帶梗陳香尚濃濃厚回甘深紅明亮紅褐欠嫩
七級尚緊實尚勻齊褐欠潤尚勻帶梗陳香純正醇和回甘褐紅尚濃紅褐粗實
九級粗松欠勻齊褐稍花欠勻帶梗片陳香平和純正回甘褐紅尚濃紅褐粗松
⑵理化指標
普洱茶(熟茶)散茶理化指標
項目指標
水分,%≤12.0a
總灰分,%≤8.0
粉末,%≤0.8
水浸出物,%≥28.0
粗纖維,%≤14.0
茶多酚,%≤15.0
a凈含量檢驗時計重水分為10.0%。
⑶安全性指標
同曬青茶。
⒋普洱(熟茶)緊壓茶:
⑴感官特色:外形色澤紅褐,形狀端正勻稱、鬆緊適度、不起層脫面;灑面、包心的茶,包心不外露;內質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葉底紅褐。
⑵理化指標
普洱茶(熟茶)理化指標
項目指標
水分,%≤12.5a
總灰分,%≤8.5
水浸出物,%≥28.0
粗纖維,%≤15.0
茶多酚,%≤15.0
a凈含量檢驗時計重水分為10.0%。
⑶安全性指標
同曬青茶。

專用標誌使用

普洱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雲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2020 年 3 月 9 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核准新平鳳翥峨毛茶專業合作社使用“普洱茶”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
2020 年 1 月 3 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核准昆明古驛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新平龍泉茶業有限公司使用“普洱茶”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