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桃花水母

楚雄桃花水母

楚雄桃花水母(2000年發現)僅分佈於雲南楚雄市。

摘要


桃花水母簡介

桃花水母,通稱“桃花魚”,"降落傘魚"。水螅水母,體透明,微帶乳白,拇指般大小,直徑大約在0.1厘米至1厘米之間,觸手約256條,依長短可分為七級,由傘部的收縮及觸手的上下運動而浮沉水中。水螅體不發達,高僅2毫米,無觸手。淡水產。世界性分佈,我國在四川、浙江、湖北等地都有發現。

分類及生活史

桃花水母屬刺胞動物門,水螅綱、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桃花水母身體僅由兩層細胞構成,體內有一腔,為消化吸收食物之處,相當於其他動物的腸,屬於腔腸動物。桃花水母體態晶瑩透明,在水中遊動,姿態狀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桃花水母的生活史為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而成,螅狀體(水母的“童年”)對環境要求極低,而一旦分離出水母則對環境和水質要求很高。環境適應時,螅狀體便自然分離出水母;環境不利時,螅狀體便長期吸附於水下或岩石縫中世代生存下去。

外形特徵

桃花水母的外形象一把撐開的傘,或一個倒扣的碗,稱為傘體,傘邊緣有許多細線狀的觸手,這是它的捕食器官。口朝向傘下方,位於一條管子的末端,具4片唇。食物由此吞入,消化不了的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所以桃花水母有口無肛門。傘緣有一水平緣膜,此為水螅水母的共同特徵。

運動及攝食

桃花水母體態晶瑩透明,在水中遊動,姿態優美。它的傘體不停地收縮與舒張,將下傘腔內的水壓出體外,藉此朝相反的方向緩慢遊動。當遇到食物時,觸手上的刺絲囊即射出刺絲,刺中被捕獲物,頃刻將其麻醉,以觸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內。桃花水母多以劍水蚤、小線蟲、小環蟲、小蝌蚪、小魚苗等為食。

歷史記載


桃花水母為世界的稀有動物,出現時間一般較短,故難於發現。由於它們多在早春桃花盛開時節出現,有的為粉紅色,在水中遊動,狀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因此,我國古代稱它們為“桃花魚”。但又明確指出,桃花魚“非魚也,生於水,故名之曰魚;生於桃花開時,故名之曰桃花魚”。這種正確認識在幾百年前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首次發現

動物學上,世界上首次記錄桃花水母是在1880年,標本采自英國倫敦,訂名為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 Lankester1880)。約半個世紀后,才在世界各地陸續被發現,主要在亞洲、歐洲、美洲等溫帶地區,大洋洲也有發現。我國的桃花水母第一次發現是1907年,為一日本人採得,經日本學者丘淺訂名為宜昌桃花水母[C.kawaii(Oka,1907)]。

最早記載

明萬曆三十七年《歸州志》中有“桃花魚”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桃花水母最早的記錄。清雍正三年(1726年)《古今圖書集成》中曾這樣細緻而生動地描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形如榆莢,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動則一斂一收,若人攢指收放之狀,不知避人,取貯盂中亦然。離水取視,不過如涎一捻,綿軟無復形體。”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歸州志》中有“桃花魚出叱溪河,桃花開時始見,有紅白二種,花落後即無”記載。其他古籍中還有:“桃花魚形圓,薄如蟬翼,浮水面作翕張狀。”對其出現時期說:“以桃花為生死,桃花既盡,則是無物矣。”根據已查到的資料,可以肯定我國對桃花水母的認識至少早於歐美各國270多年。

傳說

在秭歸,可以說“桃花魚”是家喻戶曉,併流傳著這樣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漢王昭君為了漢胡和好,遠嫁塞外。昭君出塞合婚前返故里探親,懷抱琵琶,坐在叱溪河上的小舟上,深情彈了一曲琵琶行,不禁黯然淚下,晶瑩淚珠,滴入河水中,頓時化作體態透明的桃花魚。

種類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的桃花水母已發現11種,除英國的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勢桃花水母(1922年)兩種外,其餘9種均產在我國:
中華桃花水母(1939年)分佈在四川樂山、湖北宜昌等地
樂山桃花水母(1939年)分佈於四川樂山、湖北秭歸、重慶等地
杭州桃花水母(1980年)僅分佈於杭州市
信陽桃花水母(1980年)僅分佈於河南信陽獅河港
四川桃花水母(1984年)僅分佈於四川灌縣青城山
秭歸桃花水母(1985年)分佈在湖北秭歸、重慶等地(隨著三峽水庫蓄水,秭歸桃花水母棲息地已被破壞)
楚雄桃花水母(2000年)僅分佈於雲南楚雄市
短手桃花水母(2002年)僅分佈於湖北秭歸
宜昌桃花水母(1907年)僅分佈於湖北宜昌

現狀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等級:近危 NT 幾近符合易危 VU D2
依據標準:雖然僅發現一次,但原產地可能有螅狀體存在,由於淡水環境的污染日益嚴重,如果不及時控制污染源,楚雄桃花水母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威脅

分佈


國內分佈:雲南。中國特有生物學種群。生活於濕地——季節性淡水池塘(儲水面積少於8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