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腔動物

低等後生動物

多孔動物門在動物進化上只是一個側枝,腔腸動物才是真正後生動物的起點。所有的後生動物都是經過腔腸動物階段的進化而發展起來的。因此腔腸動物在動物進化史上占重要地位。

介紹


腸腔動物
腸腔動物
腔腸動物是輻射對稱、具有兩胚層,有組織分化、原始消化腔及原始神經系統的低等後生動物。

主要特徵


腔腸動物的體呈輻射對稱,具兩胚層,有簡單的組織分化,具原始的神經組織以及消化循環腔。其主要特徵是:體呈輻射對稱。
多孔動物的體型多數是不對稱的,從腔腸動物開始,體型有較固定的對稱形式,本門動物的體型一般為輻射對稱。這種體型只有上下的差別,無左右之區分。這是腔腸動物對水中固著或漂浮生活的一種適應。有些腔腸動物如海葵已出現了兩輻射對稱體型,這是由輻射對稱向兩側對稱發展的一種過渡體型。說明動海綿動物體型也是從低級形式向高級形式逐漸發展的。
海綿動物只有皮層與胃層的區分
從腔腸動物開始,出現了內、外兩個胚層,兩胚層間有由內、外胚層分泌的中膠層。由內、外胚層圍成的腔道,是來自胚胎髮育的原腸腔。它與海綿動物的中央腔不同,具消化功能。可進行細胞外和細胞內消化。與高等動物腸的功能相似。因此,這種原始的消化腔又兼有循環作用,可以把消化后的營養物質輸送到動物體各部,故又稱之為消化循環腔。
開始有簡單的上皮肌肉組織等的分化
海綿動物細胞只有分化,而腔腸動物在細胞分化的基礎上,開始分化出簡單的原始上皮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等。腔腸動物出現了皮肌細胞。皮肌細胞是組成內、外胚層的主要細胞。它既是表皮細胞,有保護功能,又是肌肉細胞,有伸縮功能,起肌肉樣作用。初步具有上皮、肌肉組織樣的雙重功能。這表明上皮與肌肉沒有分開,是一種原始現象。一般在皮肌細胞的基部延伸出一個至幾個細長突起,其中有肌原纖維。肌原纖維也分為橫紋肌、斜紋肌和平滑肌三種。每個肌原纖維都由一束細絲組成。這些絲有相對的粗細之分。與高等動物肌肉組織中的粗(肌球蛋白)、細(肌動蛋自)絲相似,其伸縮的機理也與高等動物類同。有的種類如海葵的肌肉組織較發達,出現了肌旗。此外,有些種類如缽水母類、珊瑚類的外胚層或內胚層細胞侵入中膠層,分化出簡單的結締組織。
腸腔動物
腸腔動物
出現了原始的消化腔
腔腸動物的消化循環腔,有的種類如水螅的構造簡單,僅是一條腔道。前端有一開口,來自胚胎髮育時的原口,具口和肛門的雙重功能。既是取食的門戶,又是排泄食物殘渣的出口。但有的種類的消化循環腔的結構複雜,具較多分枝的管道。如海月水母的口通過短短的口道與位於體中央的胃腔相連,胃腔向四方擴大成四個胃囊,胃囊間有分枝或不分枝的輻管。這些輻管又與傘緣的環管相接。胃囊底部還有具腺細胞的胃絲。食物由口通過口道進入胃囊,腺細胞分泌消化酶將食物消化后,再由輻管輸送到全身各部。因此可認為腔腸動物的一些高級種類已有原始的消化系統了。
刺細胞和刺絲囊
刺細胞和刺絲囊是腔腸動物特有的捕食、抗敵武器,也是本門動物分類的依據之一。刺細胞多產生於外胚層,由間細胞形成的。刺細胞向外的一端有刺針,內有細胞核和刺絲囊。刺絲囊有各種形狀,種類也較多。據研究,腔腸動物的刺絲囊約17種。其中水螅具四種。即穿刺刺絲囊、卷纏刺絲囊和兩種粘性刺絲囊。穿刺刺絲囊呈囊袋狀,囊內有中空的刺絲。當刺針受到刺激時,刺絲隨即從囊中向外拋出,把毒汁注入敵害或捕獲物體內,使之麻醉或死亡。卷纏刺絲囊可纏繞被攻擊物體上的刺毛,使其不易逃跑。而兩種粘性刺絲囊則可分泌粘性物質幫助捕食或運動。
水螅型和水母型兩種基本形態
腔腸動物一般都具水螅型和水母型兩種基本形態。這兩種基本形態在生活史中交替出現,是世代交替形成的。而世代交替是適應水中生活方式的結果。水螅型適應水中固著生活,身體呈圓筒狀,一端有用作固著的基盤,另一端是口,口周圍有觸手。有的種類如珊瑚類的基盤和體壁的外胚層還可分泌鈣質或硅質骨骼。水母型適應水中漂浮生活,體呈圓盤狀,其突出的一面稱外傘,凹入的一面稱下傘。下傘中央有一懸掛的垂管,管的末端是口,口進去是消化循環腔。傘緣有觸手和感覺器官,下傘緣有向內突入的環狀薄膜,稱環膜。若將水母型沿其橫軸向上翻轉180度,使下傘向上,則兩種形態的結構基本相似。不同的是水母型較扁平,中膠層較厚,在傘緣有神經環、平衡囊或觸手囊。這些特點是與水母型適應水中漂浮生活緊密相關的。這兩種基本形態有的種類如水螅類同時具有,有的種類如缽水母類水螅型退化或無,水母型發達;有的種類如珊瑚類則只有水螅型,而沒有水母型。
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
腔腸動物在中膠層近外胚層的一側,分佈有許多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具形態上相似的突起,相互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個疏鬆的神經網,構成了最原始的散漫神經系統或稱擴散神經系統。這些神經細胞又與內、外胚層的感覺細胞和皮肌細胞相聯繫,這樣感覺細胞接受刺激,神經細胞司傳導,皮肌細胞司動作,它們互相結合組成了神經肌肉體系。這個體系對外界的各種刺激(物理的、化學的、機械的或食物的)都能產生有效的反應。並藉此進行捕食、避敵和調節整體的活動。除神經網外,有的種類如水螅綱的水母型和缽水母綱在其傘緣還形成了神經環。但本門動物沒有神經中樞神經傳導的方向不固定,傳導的速度很慢,比人慢千倍以上。這都說明腔腸動物神經系統的原始性。
腔腸動物的感覺器官各種類間差異很大,構造繁簡不一。有的種類如水螅僅是感覺細胞;有的種類如海月水母為結構複雜的平衡囊或觸手囊。囊內有鈣質平衡石,囊上有感光的眼點,囊下面的緣膜上有感覺細胞和纖毛。另外在整個感覺器上還有兩個司嗅覺的嗅窩。
生殖和世代交替
腔腸動物的生殖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兩種方式。無性生殖與海綿動物相似,為出芽生殖,即母體的部分體壁向外突出形成芽體。芽體生成后,脫離母體而成為新個體,有的芽體長大后,不脫離母體而成複雜的群體。有的種類如海葵的無性生殖連有基盤碎裂(即基盤在移動時留下的小塊,在固著物上再生成小海葵)或以身體縱裂的方式產生新個體。
有性生殖的種類多是雌雄異體,也有少數為雌雄同體。生殖腺由間細胞分化而成。有的種類如水螅類來源於外胚層,有的種類如缽水母類和珊瑚類來源於內胚層。雄性生殖腺成熟時,把精子排入水中,隨水流進入雌體內進行體內受精或精、卵均排人水中,在體外受精。雌雄同體的種類仍是異體受精。受精卵經過卵裂囊胚期到腸胚期,發育成體表長滿鞭毛的浮浪幼蟲或稱纖毛幼蟲。這種幼蟲生活一個時期后沉入海底,附在固體物上,再發育成新個體。在水螅型和水母型同時具備的種類,水螅世代可用無性生殖方式產生水母型,水母世代長大成熟后,又以有性生殖方式產生水螅型。生活史中的這種現象,稱為世代交替。
此外,腔腸動物無專門的呼吸和排泄器官。呼吸作用是借體內、外表面的細胞與周圍的水進行氣體交換來維持的。即從細胞表面周圍的水中得到氧,又把二氧化碳同時排人水中。因其消化循環腔內的水不斷流動,又與外界水周而復始的循環,腔內的水始終含有較多遊離的氧,可供體內表面細胞呼吸之用。排泄作用也以同樣的方式進行。代謝產生的廢物由體壁表面的細胞排入周圍的水中或排入消化循環腔的水中,然後經口排出體外。

分類介紹


腔腸動物門可分為3個綱,水螅綱、缽水母綱、珊瑚綱。

水螅綱

水螅綱動物多數生活在海水中,多數物種的生活史有水螅型和水母型的世代交替現象。代表物種如水螅、桃花水母僧帽水母等。

缽水母綱

腸腔動物:海蜇
腸腔動物:海蜇
缽水母綱動物全部生活在海水中,多數為大型水母,水螅型非常退化,其水母型的構造比水螅綱的水母構造複雜。代表物種如霞水母、海月水母、海蜇等。

珊瑚綱

珊瑚綱動物全部為海生,生活在暖海、淺海的海底。只有水螅型,其構造很複雜。珊瑚蟲可分泌鈣質外骨骼,形成“海底花園”的珊瑚礁、島。代表物種如海葵、石珊瑚、紅珊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