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無尾目蛙科動物
蝌蚪(英文:tadpole)古時寫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體,又稱蛤蟆蛋蛋。剛孵化出來的蝌蚪,身體呈紡錘形,無四肢、口和內鰓,生有側扁的長尾,頭部兩側生有分枝的外鰓,吸附在水草上,靠體內殘存的卵黃供給營養。以群居為主。當蝌蚪成熟了,它們開始脫變,漸漸長出四肢,然後(對於蛙和蟾蜍)則透過細胞凋亡(控制細胞死亡)逐漸退化了它們的尾巴。
蝌蚪[蛙、蟾蜍的幼體]
在自然條件,雌蛙每的產卵總量可達5000枚左右,孵化率約為50%,而蝌蚪的存活率僅有20%~30%。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蝌蚪一般在母蛙產卵后經人工孵化8~15d孵出。剛孵化的蝌蚪體呈棕黃色,體長6~8mm,頭部有馬蹄形吸盤,用於附著,口位於吸盤下方,體質較弱,活動量小,通過卵黃囊供給營養,不進行開口攝食,3d后,可以投喂外源性營養物質,以滿足其營養需求及生長需要。蝌蚪培養的最適溫度為23~25℃,適宜pH在6~8之間,蝌蚪生長緩慢,自蝌蚪變態成幼蛙約需要60~80d,一般分為初期、前期、中期和後期,各個時期蝌蚪對營養需要有所差異。
蝌蚪是兩棲類個體發育的一個初級階段,早期的小蝌蚪,體呈圓形或橢圓形,外形似魚,具有側線器官。由於口內尚未出現孔道,不能攝取食物;以後眼與鼻孔相繼出現;頭下有吸盤,可用來吸附在水草上。頭兩側具有外鰓,有呼吸功能。
尾大而扁,內有分節尾肌,肌節的上下方有薄膜狀的上下尾鰭,能幫助蝌蚪在水中游泳。
蝌蚪
口出現后,以唇部的角質齒刮吃藻類,開始在水中獨立生活。當吸盤消失時,外鰓也萎縮;隨著咽部皮膚褶與體壁的癒合而形成鰓蓋,並在體表的左側,或在腹面中部或後方保留1個出水孔,由鰓腔內的內鰓進行呼吸,隨著肺的發生也能在水面上呼吸遊離的氧。
發育到一定時期,有的先長出後肢,末端分化出5趾,再從鰓蓋部位長出前肢,如蛙。
有的先長出前肢,再長出後肢,如蠑螈。隨著尾部逐漸萎縮,口部也有顯著的改變,逐漸發育成能在陸地上生活的幼小成體。
有尾目中的鰻螈等終生有鰓,營水生活。蝌蚪經變態而發育為成體的過程,稱為變態發育。
生長初期:(1~10d)蝌蚪孵出三天內不覓食,依靠從卵黃中帶來的營養維持生命,過早餵食反而導致其死亡。三天後蝌蚪的活動量明顯增加,兩鰓蓋完全形成時開始覓食,按每萬尾蝌蚪投喂一個蛋黃的標準定時投喂,並適當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類。剛孵出的蝌蚪,身體弱小,對外界環境敏感,特別是水溫、水質、光照。當水溫低於20℃或高於30℃,水中溶氧不足,pH值高於8或低於6時都會影響小蝌蚪的生長,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質管理上要求:細水常流,清新無污染,水溫保持在20~29℃,pH值6~8。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及時調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cm為好,每天換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內自然光或室外涼棚下漫射光即可,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經過10天的生長發育,體長可長到1~1.5cm。
生長前期:(10~20d)小蝌蚪10天以後,其食量增大,生長發育加快,蝌蚪開始尋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強,此時飼養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飼養上必須補充餌料,以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主要以營養豐富的糊汁餌料為主,如蛋黃、玉米粉、4號粉,並輔以細嫩的藻類植物等。餌料投放時間白天或者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時。投飼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個蛋黃。通過精心飼養,蝌蚪到20日齡時,體長可達2cm,體色變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紋,身體與尾部交界處有明顯的黑色V字型花紋。10~20日齡的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潔,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換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cm為宜,同時池水應避免太陽光直射。一般蝌蚪生活在水裡。
生長中期:(20~50d)此時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斷增強,為促進蝌蚪消化道的儘快發育,適應兩棲類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齡后蝌蚪除投飼糊汁餌料外,應投喂植物性飼料和藻類植物,如浮萍。這一時期蝌蚪的飼養管理比較簡單,開始以植物性餌料為主,動物性餌料為輔,逐漸過渡到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動物性餌料的增加會加速蝌蚪的變態,植物性餌料則能促進其個體長大,故平時應混合飼餵。管理上要注意保證池水清潔,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內餌料殘渣。飼養密度以每平方米300~500尾為宜,這樣蝌蚪就能正常生長發育,到50日齡時,有些蝌蚪長出後腳。到這一時期蝌蚪成活率可達95%,如果水溫偏低,該期的時間將會更長。
生長後期:(50~78天)這一時期是蝌蚪轉化為幼蛙的關鍵時期,蝌蚪在此期要長出後肢和前肢,並且由水生轉化為水陸兩棲。50日齡左右,體長達4cm以上,長出後肢,後肢長出后約2周(65日齡)開始長前肢,前肢長出后,尾部開始被吸收,此時石蛙蝌蚪就停止覓食進入變態期。這一時期在飼養上除投飼足夠的飼料外,還要添加少量的動物性的活餌飼料。在管理上做到:分級飼養,水淺清新(淺水區只有3cm左右的水位),水陸各半,登陸方便,光線暗淡,環境幽靜。蝌蚪進入變態期到變態完成需10天左右,進入變態期的蝌蚪變態率可達95%左右。
蝌蚪
【考證】出自《本草拾遺》。
【別名】活師、科斗、活東、玄魚、蝦蟆子、玄針、蝦蟆兒、聒子、蝦蟆台、蝦蟆粘、水仙子。
【來源】蛙科動物黑斑蛙尺RananigromaculataHallowell的幼體。春季於水中撈取.除去雜質,洗凈,開水燙死,烘乾或曬乾。
【鑒別】性狀特徵本品呈不規則的扁圓形或網狀,皺縮.灰黑色,尾巴大部脫落,殘留者扁平;腹扁平,背隆起。長約15毫米,寬8~10毫米,腹部有螺旋形網紋或不明顯。質脆易碎,氣味腥臭,
【藥理作用】1.濃度為l:50(V/V)的蝌蚪提取液處理培養的人宮頸癌細胞,可抑HeLa細胞生長.集落形成能力下降。隨培養時問延長,細胞內顆粒增多,貼壁能力降黑斑蛙RananigromaculataHallowell低,而對中國地鼠卵巢細胞去有刺激生長作用,表明蝌蚪提取液是一種較好的抗癌製劑。
2.楊紅梅等利用細胞生長曲線、形態學觀察、流式細胞儀等技術,觀察蝌蚪提取液(T)抗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的作用及其過程中cmyc、Bcl–2癌基因表達的變化。實驗表明,T能抑制HL–60細胞增殖,並出現細胞凋亡的形態學特徵,流式細胞儀及TUNEL法檢測結果顯示凋亡細胞百分數比對照組顯著增加,並伴有癌基因cmyc、Bcl–2mRNA表達的下調。證明T可抑制HL–60細胞的增殖同時誘導其凋亡,且cmyc、Bcl–2癌基因可能參與了此過程。
【性昧歸經】甘;寒。歸脾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治熱毒瘡腫、流行性腮腺炎、水火燙傷等症。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經埋藏化水后搽敷。
①《本草拾遺》:“蝦蟆兒生水中,有尾如鮽魚。取青胡桃子上皮和為泥,染髭發一染不變。(其)卵主明目。
②《本草綱目》:“蝌蚪生水中,蝦蟆、青蛙之子也。狀如河豚,頭圓,身上青黑色,始出有尾無足,稍大則足生尾脫。俗三月三日,皆取小蝌蚪以水香之,雲不生瘡,亦解毒治瘡之意也。”
③《古今注》“蝦蟆子曰蝌蚪,一曰玄針,一曰玄魚。形圓而尾大,尾脫即腳生。”
蝌蚪[蛙、蟾蜍的幼體]
蛙池設計為1m×2m的長方形,內壁塗有防滲塗料,提高池內壁的光滑度,以免水泥池壁對蝌蚪造成損傷,同時還避免幼蛙的攀爬,發生逃逸現象。池底有一定的坡度,在水陸比2∶1的條件下,確保3~10cm的水深。並在底部裝置2~4根加熱棒,以保證蝌蚪在冬季可以正常發育,減少冬季發育時間。水池底部設有開口,與池外塑料管相接,用以調節水位。養殖池頂部加設網蓋,用以防止敵害生物的侵襲。
一般而言,4~7月份孵化的蝌蚪在7~9月份可以完成變態,8~9月後孵化的蝌蚪要經過越冬,到第二年4月份以後才能變態成幼蛙。在人工加熱條件下,水溫維持恆定,避免了越冬管理,縮短了蝌蚪在冬季變態發育的時間。
飼養管理:蝌蚪期是幼體發育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飼養管理的好壞決定蝌蚪的生長發育、變態幼蛙的產出數量。初期為孵化后1~10d,可以投,可以投喂熟蛋黃等高蛋白流質飼料用法為:將熟蛋黃揉碎,用水化開,以40目紗網過濾后定點投喂,早晚各一次,用量為每3000尾喂1個。並在投喂1h后,對養殖池水進行換水作業,以確保水質清爽。5~6d后,可以投喂粉狀飼料,將粉狀飼料製成團狀投放於飼料盤中即可。生長前期為10~20d,雖然在這一期間,蝌蚪的消化功能仍不夠強大,但發育迅速,需要更多食物,所以這一時期也是影響蝌蚪存活率的關鍵時期。在飼料上必須補充餌料,以滿足其生長發育日常所需,主要以營養豐富的糊汁餌料為主,如蛋黃、玉米粉、4號粉,並輔以細嫩藻類植物等。同時在投餵過程中必須注意保持清爽的水質,及時處理殘餌及糞便。一般認為20~50d為蝌蚪的生長中期,此時期開始初步進行餌料馴化,確保蝌蚪從以植物性餌料為主轉變為以動物性餌料為主,管理上同樣需要保證水質,若養殖水溫較低,可打開加熱棒進行加溫處理以縮短該期的時間。生長後期在50~78d,後期是蝌蚪變態的關鍵時期,該時期蝌蚪開出現前後肢,並有完全水生轉化至水陸兩棲。變態時,蝌蚪首先長出前肢,其後,尾部慢慢被吸收,此時蝌蚪停止攝食,故在保證提供充足食物的時候,也需要注意水質問題及投喂狀況。幼蛙剛剛完成變態時,各種器官還不很完善和發達,特別是捕食和運動器官,若得不到餌料補充極易發生死亡現象,因此需要選擇適當的活體餌料進行投喂。
蝌蚪
蝌蚪生長發育后,變態的時間受繁殖孵化季節和外界氣溫的影響極大,一般5~7月份產卵孵化的蝌蚪在7~9三個月中可以變態,8~9月份以後繁殖孵化的蝌蚪要經過越冬,到第二年4月份以後才能變態成幼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