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安國夫人的結果 展開

安國夫人

國家京劇院新編歷史劇

該劇是國家京劇院三團創作的大型新編歷史劇,由梅派第三代表演藝術家董圓圓與奚派表演藝術家張建國領銜主演。講述的是“靖康之變”后,宋高宗畏敵如虎,一味退讓求和,大片土地被金兵佔領。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臨安城中,苗傅、劉正彥擁兵作亂,逼迫高宗禪位。駐守在外的韓世忠、張浚等各路大軍聞訊群情激奮、聲言勤王,但又陷於兩難之中:既怕時間拖延,一旦金兵到來後果不堪設想;又怕操切行事,傷害已陷叛賊魔掌的皇室。在此危難之際,梁紅玉毅然拋下襁褓中幼子夜行數百里急馳秀州,與丈夫韓世忠定下穩住苗劉、拱衛內廷、裡應外合的連環計策,一舉平息叛亂。內亂平息不久,金兀朮率大軍已抵江南,梁、韓夫婦臨危受命,金山阻敵。金兵十萬,宋軍八千,敵我兵力懸殊。梁紅玉審時度勢、以奇致勝,指揮水兵潛水鑿漏敵船,金兀朮兵敗黃天盪。

作品內容


《安國夫人》一劇是劇作者在繼承傳統劇目的同時,對人物的個性、人性、品性進行了深度的挖掘,劇目取自她的封號“安國夫人”,凸顯了梁紅玉的英雄事迹。在情節上增添了梁紅玉平定苗傅、劉正彥兵變,使平內亂、抗金兵成為一段完整的故事,講的是宋朝“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擄金邦,宋高宗畏敵如虎、倉皇南逃,金軍南攻,血洗揚州,直逼南宋都城臨安。朝廷中,苗傅、劉正彥等擁兵作亂,大將軍韓世忠尚未歸朝。危難之際,韓世忠之妻梁紅玉忍痛以襁褓之子作為人質交予苗傅,假意應允說服韓世忠以藉機出城,最終與韓世忠同返臨安,掃平叛亂。宰相朱勝非奉旨過府,嘉獎韓世忠、梁紅玉,並命二人即刻出征、阻擊金兵。梁紅玉憑藉足智多謀,與金兵決戰金山。全軍奮勇殺敵,終退金兵,困敵於黃天盪中,大獲全勝。

人物介紹


梁紅玉(1102—1135),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賓士數百里召韓世忠入衛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后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長江阻擊戰中親執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尚小雲先生與梅蘭芳先生曾先後以梁紅玉的題材創作了《戰金山》《抗金兵》等經典劇目。

創作背景


董圓圓出身於京劇世家,幼學刀馬旦,身段規範漂亮,嗓音甜美圓潤。她11歲入天津市戲曲學校,1995年又拜師梅葆玖;2002年成為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第三屆學員,如今是國家京劇院主要演員。正是因為有著這樣文武兼備的功底,讓董圓圓塑造起梁紅玉這個文武雙全、有勇有謀的人物得心應手。
董圓圓自從來到國家京劇院三團,身為團長的著名奚派老生張建國也一直給予她大力的支持和幫助。在《安國夫人》中,張建國飾演宰相朱勝非,在充分發揮自身技藝特點,體現其唱做兼優水準同時,和飾演梁紅玉夫君韓世忠的文武老生田磊一起,全力突出了董圓圓所扮演的梁紅玉這一中心人物。齊整強大的陣容,使得這樣一部富于思想性和觀賞性的新戲,具有了很強的時代意義和藝術感召力。
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配合抗日的時代背景,梅蘭芳、尚小雲兩位大師都曾選擇以“梁紅玉”為題材進行創作,分別排演了《抗金兵》、《梁紅玉》,在當時大大鼓舞了軍民士氣。國家京劇院此次上演的《安國夫人》,導演高牧坤在查閱大量史料,繼承傳統的同時,還深入挖掘梁紅玉的個性,在以往版本基礎上,增加了梁紅玉“平內亂”的情節,豐富了梁紅玉被封“安國夫人”稱號的前情。該劇既尊重歷史,又不拘泥於歷史,一方面做到人物和主要事件及其演變於史有據,另一方面有所節選、梳理和藝術加工,重新構築故事情節,豐富和深化了主人公的行為歷程。
《安國夫人》前半部寫的是“平叛”,這是過去戲曲舞台上沒有表現過的。這段史實過程曲折,頭緒紛繁,計中有計。劇中,通過五場戲層層遞進,敘述的脈絡清晰,邏輯嚴密,明暗處理銜接有序,同時突出了重點場次。隨著情節的步步推進,將一位捨身許國,心繫大局安危,而且有勇有謀的嶄新的梁紅玉展現在觀眾面前,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後半部戲“抗金”,用金兀朮乘宋廷內亂髮兵與前面自然銜接,引出了人們熟悉的“戰金山”。這一段也有新的處理,根據史料的挖掘,增添了訓練兵卒潛水、鑿船的環節,使得金兀朮不再只是一味強悍凶蠻的符號式人物,也給梁紅玉的臨陣擂鼓賦予了更趨於合理的目的性,不單純為了助戰,而且是指揮兵卒入水、鑿船的行動號令。第十場會戰、擂鼓,精心保留了傳統精華,梁紅玉身扎大靠,在高台擂鼓,唱曲牌,而後與金軍開打,盡顯“威風凜凜滅爾曹”的巾幗英武,把全劇推向了高潮。
擔任該劇主演的梅派名角董圓圓曾在《穆桂英掛帥》等劇中扮演過巾幗英雄的形象,而梁紅玉是一個歷史上真實的人物,她能文能武,有勇有謀,非常考驗一個京劇演員唱念做打的綜合能力。導演高牧坤根據董圓圓個人技藝的特徵專門為她設計了不少好戲。如“夜奔”一場,梁紅玉與馬童邊歌邊舞;“水戰”一場,梁紅玉身著大靠,英姿颯爽猶酣戰,充分展示了董圓圓紮實全面的藝術功底。
京劇是以表演藝術為中心的、展現個性化技藝的舞台藝術,適合表現個人精湛技藝。導演高牧坤坦言,排演《安國夫人》這個戲,正是因為有董圓圓這樣的名角。

作品鑒賞


第七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各省市參演劇目異彩紛呈。記者採訪發現,參演劇目中多有天津培養出來的演員擔綱重要角色。2014年11月15日晚,新編歷史劇《安國夫人》作為國家京劇院代表文化部參演的重點劇目亮相中華劇院。天津演員董圓圓在該劇中飾演梁紅玉,唱念做打舞表現俱佳,戲迷大呼過癮,整場演出掌聲、叫好聲達到37次之多。
《安國夫人》由天津市老市長李瑞環同志擔任編劇,國家級院團出演,吸引了大批戲迷,全場座無虛席。主演董圓圓是梅葆玖的親傳弟子,她出身梨園世家,曾是天津市青年京劇團演員,2012年加入國家京劇院三團。董圓圓扮相俏麗大氣,出場亮相尚未開口,便贏得一個“碰頭彩”。整場演出中,董圓圓身段颯利漂亮,嗓音圓潤甜美,成功地塑造了梁紅玉這一巾幗英雄的形象。“夜奔”一場,她與馬童邊歌邊舞;“水戰”一場,她身著大靠,英姿颯爽戰猶酣;擂鼓破金兵一節,她的鼓點聲由遠及近,由弱漸強,層次分明的節奏使得現場氣氛達到高潮。
“董圓圓演得好,給咱天津人爭光!”看完演出后,78歲的張廣文老人意猶未盡,與同伴議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