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非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吳非,男,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專欄作家、電視評論員、國際戰略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察哈爾學會研究員、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美國東西方中心(EWC)校友、訪問學者,並且為美國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國際關係與戰略中心(CSIS)訪問學者。美國外交系統兩百七十年年名校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和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系訪問學者。中國新聞史學會、中國傳播學會、國際跨文化傳播學會(IAICS)、國際傳播學會(IAMCR)、國際關係學會(ISA)會員。美國傳統基金會青年主席級成員。

工作經歷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同時為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兼職教授。曾為新加坡《聯合早報》、香港《蘋果報》、《莫斯科華人報》、莫斯科《路迅報》深圳《晶報》、廣州《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新華社《國際先驅導報》、深圳《晶報》撰寫專欄。現為香港《信報》、《大公報》、《長城》月刊、廣州《時代周報》、《南方周末網》專欄作家。香港鳳凰衛視《時事辯論會》和亞洲電視台評論員。
2011年在國際關係學會(ISA)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辦的近六千人的年會上主持國際傳播分會的會議,並任分會小組會議主席。
2012年台灣元智大學主辦國際跨文化傳播學會(IAICS)負責中國大陸論文的召集人。
曾參與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童兵教授主持國家211工程傳媒體制創新,參與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研究院院長馮紹雷教授主持教育部重大攻關課題中俄非傳統戰略安全,2009年和2010年還參與清華大學崔保國教授主持《2009傳媒藍皮書》、《2010年傳媒藍皮書》課題組。2011年加入人民大學陳力丹教授985課題組,方向馬列新聞觀研究。現已在深圳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台灣大學、政治大學、元智大學、淡江大學、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玄奘大學、南華大學、至理技術學院、亞東技術學院等多次做相關研究的學術報告。

個人作品


著作
1、《國際關係與國際戰略安全-國際傳播角度》,台灣秀威出版社,2010年6月。
2、《媒體與全球在地化》,台灣秀威出版社,2010年。
3、《台灣傳媒亂象》,台灣秀威出版社,2009年。
4、《全球化下的俄中傳媒在地化變局》,台灣秀威出版社,2008。
5、《全球傳播與國際焦點》,台灣秀威出版社,2009年。
6、《國際傳媒英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7、《俄羅斯新聞體製革新》,南方日報出版社,2006年6月。
8、《轉型中的俄羅斯傳媒》,南方日報出版社,2005年4月。
9、《透視蘇俄傳媒變局》,台灣秀威出版社,2005年3月。
10、《蘇俄新聞史論》,台灣秀威出版社,2005年6月。
11、《媒介經濟學》,譯著,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12、《反恐年代中的國際新聞與危機傳播》,台灣秀威出版社,2006年2月,20萬字。
13、《政治傳播與新聞體制》,台灣秀威出版社,2006年2月,20萬字。
14、《傾聽商界領袖的聲音》,南方日報出版社,2004年1月,25萬字。
15、主編《中國新聞理論傳播》,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400萬字。
論文
1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tin’s Media Reforms and His Ideological Tendency,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XVI: 1 2007,USA.
17、Media democratization should not be the responsible agent for the Disaggregation of USSR,China Media Research, 3(1), 2007,USA.
18、俄羅斯媒體國有公共服務體制中的國家性與政黨性(《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2005年第5期)
19、俄羅斯公民社會建設與媒介管理,香港《中國傳媒報告》,2007年1月。
20、英國廣播公司的尷尬角色,香港《中國傳媒報告》,2004年4月。
21、政府與媒體不應對立,6/1999,莫斯科大學《對談》專刊。
22、俄羅斯媒體與政府角色,《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6月號《二十一世紀》網路版 二○○六年四月號。
23、蘇俄意識形態變遷的統一性和變異性,《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2006年4月。
24、俄羅斯廣電公共服務制的形成,《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5年5月。
25、反恐時代美俄國家安全與媒體角色,《當代傳播》,2007年第2期。
26、俄國媒體運營體制轉型的軌跡,《現代中國研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2004年第2期。
27、論市場經濟中俄羅斯電視傳媒的多元化發展,《暨南學報》2005年第五期。
28、獨聯體國家傳媒在“顏色革命”中的分裂,《新聞記者》,2006年5月。
29、美國政府與記者對消息來源保密權利之爭-以“深喉”及“特工門”事件為例,《新聞記者》2005年8月號。
30、中國跨國企業併購案與國際傳播技巧,《新聞記者》2005年6月號。
31、俄羅斯媒體資本運作與政府角色,《新聞記者》2004年11月號。
32、俄羅斯傳媒背後的金融工業集團,《新聞記者》2003年11月號。
33、反恐時代媒體在美俄國家安全上的角色,台灣文化研究月報,2007年1月。
34、延安農村的媒體使用情況及媒體社會功能實證研究,《新聞知識》,2006年第2期。
35、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的轉軌方向,《新聞知識》,2005年第9期。
36、美國媒體社會化報導的失衡,《新聞知識》,2005年第4期。
37、上海東方衛視在數字化變革中的品牌戰略與競爭力(《新聞知識》,2005年第5期)(核心期刊)。
38、美國廣電市場競爭與產業管理(《新聞知識》,2005年第7期)。
39、俄羅斯傳媒在市場經濟中的多元化發展(《廈門大學學報》,2003年。

獲得榮譽


獲獎時間獲獎名稱獲獎結果
2012年國際關係學會(ISA)聖地亞哥會議主持學會分會優秀論文獎
2012年台灣元智大學主辦國際跨文化傳播學會(IAICS)學會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