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鳳陽釀豆腐的結果 展開
- 鳳陽釀豆腐
- 朱洪武豆腐
鳳陽釀豆腐
鳳陽釀豆腐
鳳陽釀豆腐是安徽省江淮地區特色傳統名菜,鳳陽當地稱:“瓤豆腐”(瓤發第三聲,意內有餡料)。成菜色澤紅潤,餡料咸鮮,豆腐球整體形味似櫻桃。
徠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在鳳陽,一日,朱元璋在鳳陽城內討得一碗釀豆腐,吃后深感滋味極佳。以後,他便經常去這家飯店乞討釀豆腐。後來他穿上龍袍做了皇帝,便下令將鳳陽城內那家黃家小飯店的廚師召進了皇宮,專門為他烹制“鳳陽釀豆腐”,成了他御膳房的廚師。從此,這個菜身價百倍,成了明朝宮廷筵席上的一道名菜,一直流傳至今。
鳳陽釀豆腐
安徽沿淮風味
所屬類型
地方特色
基本特點
安徽沿淮風味以蚌埠、宿縣、阜陽等地為代表,主要流行於安徽中北部。沿淮風味有質樸、酥脆,咸鮮、爽口的特色。在烹調上長於燒、炸、餾等技法,善用芫荽、辣椒配色佐味。代表菜有:“奶汁肥王魚”、“香炸琵琶蝦”,“魚咬羊”、“老蚌懷珠”、“朱洪武豆腐”、“焦炸羊肉”等。
徠出自朱元璋的家鄉安徽鳳陽縣。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年幼家貧,於十七歲在鍾離縣(后改鳳陽)玉皇寺(后改皇覺寺)落髮為僧,因為清規嚴律,加上連年災荒,被方丈疏散出寺,雲遊化緣過著近乎乞討的生活。有一天,他來到鍾離西南二十里處一位姓黃的廚師門口化緣,這位黃廚師見此少年遊方僧衣衫襤褸,骨瘦如柴,頓起惻隱之心,隨將剛出鍋一塊“釀豆腐”施捨給了他。朱元璋饑寒交迫之中。得此美味果腹,遂終生難忘。後來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當了皇帝,常常想到贈食的“釀豆腐”,令御廚如法烹制,可是都不會做,於是就降旨差員特詔黃廚師進京,並封為“御膳師”專門做“釀豆腐”奉獻,以後宮中每逢瓊林宴,“釀豆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從此,馳名於世,相傳至今已有六百餘年。黃家十三代孫現在仍住鳳陽,“釀豆腐”這道名菜成為地方一絕。
嫩豆腐500克,肥瘦豬肉100克,蝦仁25克,雞蛋4個,肉湯150克,熟豬油1000克。
豬肉切末,蝦仁剁碎加精鹽,濕澱粉拌勻,和蔥,姜,肉末煸至鬆散,烹入料酒,肉清湯,味精,精鹽炒和后,用濕澱粉勾芡成餡。豆腐切厚片,將餡分成12份,分別放在豆腐片上拌勻,蓋一片豆腐製成豆腐生坯,雞蛋清攪成泡沫狀,加干澱粉調勻成糊。油燒至五成熱,將豆腐坯沾勻蛋泡糊,逐個炸至變色撈起,油溫升至七成熱時,重炸至金黃色撈出。肉清湯中加入豆腐,精鹽,白糖以小火燒開加醋勾芡即可。
“鳳陽釀豆腐”是安徽沿淮地區的傳統名餚。
據鳳陽當地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在鳳陽,他年幼時家境貧寒,靠乞討度日。一,朱元璋在鳳陽城內的黃家小飯店裡討得一碗釀豆腐,吃后深感滋味極佳。以後,他便經常去這家飯店乞討釀豆腐。後來他穿上龍袍做了皇帝,便下令將鳳陽城內那家黃家小飯店的廚師召進了皇宮,專門為他烹制“鳳陽釀豆腐”,成了他御膳房的廚師。從此,這個菜身價百倍,成了明朝宮廷筵席上的一道名菜,並得到一個“朱洪武(1368年朱元璋稱帝年號“洪武”)豆腐”的雅號馳名於世,一直流傳至今。
今天的“鳳陽釀豆腐”是用嫩豆腐為原料切成片,夾入豬肉末、蝦仁末等,裹上雞蛋粉糊下油鍋炸至金黃色,再用糖醋勾上芡汁即成,具有色澤奶黃,外脆里嫩,酸甜可口等特色。
材料:原味蛋豆腐3條。小草蝦12隻。發好的白木耳80克。青豆仁40克。
調味料:高湯2/3杯。鹽1/3茶匙。太白粉1茶匙。鹽少許。
做法:
1.豆腐每條切為4小段。將豆腐條挖出約1/3備用。
2.鮮蝦洗凈,去頭、殼、留尾,置於挖好的豆腐條內,排於盤中加少許鹽調味后,入蒸籠內以中火蒸5分鐘至熟。
3.鍋入白木耳與調味料拌炒均勻后,以太白粉勾芡,並淋於蒸好的鮮蝦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