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心三首

秋心三首

《秋心三首》是清朝詩人龔自珍的作品。作者即在異樣的凄涼落寞中寫就,主旨在為亡友招魂,亦自傷淪落,寫出了幻滅與希望,也寫出了痛苦與執著。表達對亡友的那份思念。

作品賞析


第一首首聯以“如海”與“如潮”、“秋心”與“秋魂”相對舉,既表現洶湧澎湃之心緒,又傳達對亡友繾綣之懷思。三四句自然過渡到自己與凋零的老友俱是懷香佩玉、志行高潔之君子,而芬芳易散,溫玉易碎,皆一筆雙寫。頸聯仍用“劍簫”意象,兼具壯麗幽怨之美,“西北”一句則既點染自己“絕域從軍”、掃除西北邊患之雄心,也暗指對擅西北史地、與自己並稱“程龔”的好友程同文逝世之傷懷。尾聯擇取星月為對照,照應前文君子畸零之意,亦大發不平之鳴,以雄麗景結抑鬱情,從而凝成沈烈遒勁的特殊美感。
前人講第三首多以為詩人已從舊雨淪喪的哀痛中迴轉自身,用以抒述隱逸理想。我並不完全同意。蓋此組詩以“招魂”為貫通之主題,本篇側重點亦未移易。只是在這一首中,身世同樣落拓的“我”已由幕後走上前台,淋漓痛快地為亡友一大哭,實是在前兩篇基礎上對悼念情的深化。循此思路,則“我所思兮”、“槎通碧漢”、“土蝕寒花”、“迷姓氏”、
“斷知聞”以及“窈窕秋星或是君”等含義、脈絡才能釐清,而不是東鱗西爪的“神龍”般的破碎。須知定庵詩固然奇麗惝恍,此組詩又滲入楚騷影響,但作為古典詩歌巨匠,其作品意脈總是明晰的,而不能如現代創作般跳躍。由此亦可見,對很多名作,包括比此詩名氣更大的作品,其實可探研處也還不少。

創作背景


定庵《自春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之,漫不詮次,得十五首》之三云:“莊騷兩靈鬼,盤踞肝腸深”,歷年來說龔詩者,均將此作為其藝術宗尚的自白。誠然,龔自珍的詩歌創作正是汲取了庄屈兩家“名理孕異夢,秀句鐫春心”之特色,將其熔鑄消化,進而形成自己哀艷雄奇、迷離浪漫的魅力的。其又能將騷體奇幻飄逸境界化入嚴謹莊重的七言律詩,從而最見定庵才力過人處的,當推以上兩首《秋心》之作。
這一組詩作於1826年,他第五次參加會試失敗,而好友謝階樹、陳沆、程同文等相繼謝世,心緒之惡,尤勝於三年之前寫《夜坐》時。《 秋心三首》即在異樣的凄涼落寞中寫就,主旨在為亡友招魂,亦自傷淪落,寫出了幻滅與希望,也寫出了痛苦與執著。

作者簡介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盦(一作定庵)。漢族,浙江臨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崑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
龔自珍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餘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
48歲辭官南歸,次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