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菊花
開封菊花
開封菊花,河南省開封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徠開封市地處黃淮平原,土質以兩合土、沙壤土為主。屬溫暖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年濕潤係數0.7-1.0,年降水量634毫米,無霜期187天,夏秋以東南風為主,冬春以東北風為主。北臨黃河,地下水資源豐富,氣候土壤條件適宜菊花生長。開封菊花品種多樣、造型豐富,株型豐滿勻稱,花頭整齊、花朵均勻、葉子深綠肥厚、花色奼紫嫣紅、花姿千姿百態。開封菊花具有生產健壯無病蟲害、株型均勻一致、花大色艷、品種豐富。
2009年07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開封菊花”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 綜述
開徠封菊花品種多樣、造型豐富,株型豐滿勻稱,花頭整齊、花朵均勻、葉子深綠肥厚、花色奼紫嫣紅、花姿千姿百態。嫁接、盤壓、激素技術的廣泛運用,使得菊花整株生產健壯、高度一致、無病蟲害。另外光控的應用更使得菊花打破了秋菊的命運,一年四季均可開放。綜上所述,開封菊花具有生產健壯無病蟲害、株型均勻一致、花大色艷、品種豐富、耐運輸、花期長、造型豐富逼真的顯著品質特徵。
• 傳統品種
開封菊花經過1000多年的延續和發展,由早期的只有黃色品種,發展到紅色、黃色、白色、紫色、綠色和複色等各種顏色花型各異的品種,其中也包括了很多優良的傳統品種。中國傳統菊花的特點表現色彩豐富,奼紫嫣紅,花型繁多,千姿百態。
• 引進品種
“岸的赤星”該品種是日本國戶田市政府贈送的菊花品種之一,花為複色,舌狀花基部為橙黃色向外漸變為黃色,管珠型,中細管瓣,尖端花瓣彎曲呈環球狀,花輪特大,盛開時最大花徑近50厘米,花期較早,10月下旬盛開,適合培育獨本菊、多頭菊、大立菊、小立菊。
• 新品種
“汴梁綠翠”,該品種為綠色、針管狀,在深秋季節,萬木蕭疏,群芳凋謝,“汴梁綠翠”卻能展現出在初春時節才能看到的嬌嫩綠翠。
開封菊花
• 土壤地貌
菊花種植區地處黃淮平原,地質結構為第四紀沉降地層,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海拔80米以下。土質以兩合土、沙壤土為主,約佔75%,風沙土、鹽鹼土約佔11%,pH值在7-8之間,土壤肥沃,西北部多沙丘。
• 文水情況
菊花種植地區均含有豐富的地下水,且水位較淺。由於引黃灌溉渠從西郊鄉經過,所以此處供排水比較方便。
• 氣候情況
開封菊花
開封地處中原,氣候和土壤條件都十分適宜菊花生長,早在戰國時期就有菊花種植,唐代隨著開封的復興,菊花已經被廣泛種植和觀賞。北宋時期,開封作為都城,菊花種植和觀賞進入鼎盛時期,無論是品種和數量還是栽培技藝,都有了很大突破。菊花在開封經過千百年的栽培,開封菊花品種已達1500餘種,栽培技藝水平日益提高。
1984年,開封市同日本國戶田市締結友好城市,日本國戶田市政府代表團開封訪問時作為禮品將幾十個菊花品種贈送給開封市人民,豐富了開封菊花的品種資源,使開封成為引進菊花品種的中心。
開封菊花
2003年,開封市有菊花基地近千畝。各公園、苗圃、單位也培育了大量菊花,每年養植盆栽菊花300多萬盆,旅遊業和旅遊相關產業每年都收入十幾億元。
2009年,開封市菊花種植總面積166.7公頃,產地面積100公頃。
開封菊花
1989年,杭州舉辦的第三屆中國菊花品種展覽中心,開封市參評的案頭菊引進品種“岸的赤星”茯得了金獎。
1999年,昆明世博會中,開封菊花一舉奪得大獎2個、金獎11個、銀獎8個、銅獎2個。
2000年,開封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鑒社《中國土特名產年鑒》收錄為“菊花之鄉”。
2001年,南京、中山舉辦的第七屆中國菊花品種展覽中“汴梁騰雲”獲得了兩項銀獎。
開封菊花
• 生產技術
(1)產地選擇和特殊內容規定:菊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種植最好選擇在肥沃的壤土區域,由於菊花忌澇,所以地勢要高且排水良好。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菊花的種植形式很多,根據不同的形式,品種選擇也有不同,一般來說,盆栽菊如五頭、九頭菊等採用花大色艷、容易管理的秋菊品種(唐宇金秋、汴梁紫玉、春日見山);造型菊則採用生長快、耐修剪易綁紮的懸崖菊品種。
(3)生產過程管理,包括農業投入方面的特殊使用規定:
①扦插繁殖:菊花的繁殖和栽培有多種方式,一般以扦插繁殖為主。本次實驗是為了使秋菊在8月初開花,因此在頭一年的6月中旬選取健壯、開花整齊的母株,當其根部的腳芽長到5-8厘米時剪下,腳芽上留3-5片展開葉,其餘摘除,將腳芽的1/3扦插在煮土中,盆插、床插、地插都可以.但要背風。如果用盆插,盆底鋪3.3厘米左右厚(約盆高1/3)的馬糞、人糞、羊糞腐熟后拌成的培養土,其上部鋪一層約6.6厘米厚的素土,待平整后可把插穗按求插好,並澆足水放置在半蔭處,保持盆土濕潤。土溫最低10℃,室溫最低15℃,1周以後放在陽光充足溫度較高的地方,若保持15℃,20-30天以後就可髮根。
②裁培管理:
A、培養土的配製:培養菊花的培養土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一般要求在前一年的秋季就著手準備,比例一般為:腐葉土20%,發酵過的馬糞20%,發酵的羊糞20%(用經過發酵的大糞干代替羊糞最好),背風沙土40%,再加人少量的石灰、骨粉等。
B、上盆:腳芽扦插約3個月左右即扦插苗有4條以上根時,可分苗上盆。本實驗在頭一年9月中旬上16.5厘米盆。上盆時,在花盆底部墊好碎瓦片,然後稍加些培養土,將菊苗種在盆中扶正,根要舒展開,然後再裝人營養土按實,使土與盆口保持2-3厘米的距離、每盆栽一棵。初上盆的菊苗要澆透水,置於蔭處,防日晒,4-5天後放置陽光充足的地方。
C、換盆:頭一年10月底,將菊苗換栽到26厘米盆中、盆底填一些腐熟的肥土,以增強其養分。換盆以後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土溫10-15℃,最好晚間補3-5小時的光照,以免形成花蕾。若條件不足,見花蕾就要摘掉。
D、澆水:澆水是養菊的關鍵。菊花性喜濕潤,但忌積水。澆水不足影響生長發育,澆水過多,使枝葉徒長或爛根死亡。嫩芽扦插以後,頭一水要澆透,以後每隔3-4天澆1次,水要澆足、澆透,1周后每天傍晚澆1次,出根后,水量可酌情減少,一般2天澆1次,保持濕潤為好。
盆及換盆以後,頭一水也要澆透。以後堅持不幹不澆,干要澆足的原則。澆水時間應盡量在每天上午8~9時為宜,孕蕾露色以後,便不再澆水,以免花腐爛。
E、施肥:菊花性喜肥沃,在栽培過程中,必須重視土質肥力的程度加施肥料。生長期以氮肥為主,孕蕾前適當增加磷肥。施肥的次數和用量,視菊花的生長情況而定,應堅持薄肥多施的原則。
扦插至上盆時,靠盆土的養分基本能滿足幼苗的生長需要,因此,一般不需施肥。若小苗長勢較弱或葉片發黃,可把豆餅、馬蹄片、大糞等腐熟后加入少量硫酸亞鐵追施液肥。
換到高26厘米盆時,最好用發酵后的大糞干、馬糞或發酵的羊糞、豆餅,每盆0.5公斤作底肥,表層用培養土。此時菊苗生長旺盛,視生長情況隔15天施肥1次。若缺肥時,應及時追肥,一般用發酵過的大糞水、豆餅水即可,濃度為5:1,加少許硫酸亞鐵。
在花芽分化至綻蕾期間養分要充足,一般每10天施肥1次,肥水的濃度逐漸增加,主要是在根外和葉面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混台液肥,也可交替進行。
F、摘心:翌年的4月中旬,即距離開花前100天左右,將菊花全部摘心,留到6.6-9.9厘米長(4-5片葉)隨後將下部葉腋間產生的側芽全部摘除,只留頂端的2個芽,以後再視生長情況摘除弱的,保留強壯的側芽,直到現蕾時,只留頂端一個肥大的花蕾。
G、立支拄:枝條長大后,常易倒伏,應於5月中旬當植株長到20-30厘米高時,在菊桿旁邊支立柱,支柱用60-70厘米長細竹竿,用細線把細竹竿與菊綁在一起,起支柱作用。
H、鬆土與除芽:盆栽菊花常有雜草叢生,影響菊花生長,必須及時除掉。一般除草與鬆土結合,半月1次,最好在施肥前或太雨後進行。
I、矮化:生長過程中可用激素控制菊的高度。自菊花扦插成根后,每10天噴一次矮壯素,至現蕾不噴。注意打頭疏蕾,能將菊株的高度控制在30-50厘米之間濃度,依品種不同而定,太多數在500-1000PPM。
(4)產品收穫、屠宰、捕撈及產後處理的規定:由於開封生產的菊花多大為盆花,這樣就要求在運輸前3天將其澆透水,以保證在運輸工程中有充足的水分維持,如遇炎熱天氣可在裝好的車廂內噴水,保持濕度。到達運貨地點后,馬上澆水並搭建蔭棚遮陰,助其加快恢復。
(5)生產記錄要求:在整個生產工程中,要做好天氣記錄,特別要注意每天的日照時數,使用的農藥和肥料也應該計入在內。
• 包裝標示相關規定
菊花盆花分為案頭菊、獨頭菊、五頭菊、九頭菊、十六頭菊、懸崖菊、盆景菊、各類造型菊。在運輸前應該先把花頭用報紙包好,防止運輸中損壞,炎熱時可在車廂內灑些水保持濕度。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開封菊花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