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圖錄
陶文圖錄
全書分裝六冊,按斷代與分國相結合的體例編排,分為十卷,共收錄陶文拓片1.2萬餘片,一律編號付排。
陶文是指刻劃、書寫或列印在陶器上的文字。陶文早在甲骨文、金文出現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被廣泛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作為古文字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陶文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陶文自清道光時期被發現后,就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注意,也出現了一些研究著作和文獻彙編,陳介祺、劉鶚、高明等專家先後出版了一批陶文著作。在此基礎上,作者自上世紀60年代起就傾力於陶文研究,該書系其多年心血的結晶。全書分裝六冊,按斷代與分國相結合的體例編排,分為十卷,共收錄陶文拓片1.2萬餘片,一律編號付排。為方便讀者,釋文均附在陶文拓片之旁。該書是目前能見到的對陶文收錄和圖釋最為宏大和完備的著作。
陶文圖錄(一)
序一
序二
自序
凡例
卷一 戰國以前
卷二 齊國上
陶文圖錄(二)
卷二 齊國下
陶文圖錄(三)
卷三 鄭國上
陶文圖錄(四)
卷三 鄭國下 附騰、薛、魯
卷五 三晉與兩周 附楚
陶文圖錄(五)
卷六 秦國與秦代
陶文圖錄(六)
卷七 國別待考
卷八 漢代及其以後
卷九 參考
卷十 偽品及可疑
引用陶文書刊目錄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