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模型
SIR模型
傳染病模型有著悠久的歷史,一般認為始於1760年Daniel Bernoulli在他的一篇論文中對接種預防天花的研究。真正的確定性傳染病數學模型研究的前進步伐早在20世紀初就開始了,Hamer、Ross等人在建立傳染病數學模型的研究中做出了大量的工作,直到1927年Kermack與McKendrick在研究流行於倫敦的黑死病時提出了的SIR倉室模型,並於1932年繼而建立了SIS模型,在對這些模型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傳染病動力學中的閾值理論。Kermack與McKendrick的SIR模型是傳染病模型中最經典、最基本的模型,為傳染病動力學的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貢獻。
模型中把傳染病流行範圍內的人群分成三類:S類,易感者(Susceptible),指未得病者,但缺乏免疫能力,與感病者接觸后容易受到感染;I類,感病者(Infective),指染上傳染病的人,它可以傳播給S類成員;R類,移出者(Removal),指被隔離,或因病癒而具有免疫力的人。
在傳染病動力學中,主要沿用的由Kermack與McKendrick在1927年用動力學 的方法建立了SIR傳染病模型。SIR模型仍被廣泛地使用和不斷發展。SIR模型將總人口分為以下三類:易感者(susceptibles),其數量記為s(t),表示t 時刻未染病但有可能被該類疾病傳染的人數;染病者(infectives),其數量記為i(t),表示t時刻已被感染成為病人而且具有傳染力的人數;恢復者(recovered),其數量記為r(t),表示t時刻已從染病者中移出的人數。設總人口為N(t),則有N(t)=s(t)+i(t)+r(t)。
SIR模型的建立基於以下三個假設:
⑴不考慮人口的出生、死亡、流動等種群動力因素。人口始終保持一個常數,即N(t)≡K。
⑵一個病人一旦與易感者接觸就必然具有一定的傳染力。假設 t 時刻單位時間內,一個病人能傳染的易感者數目與此環境內易感者總數s(t)成正比,比例係數為β,從而在t時刻單位時間內被所有病人傳染的人數為βs(t)i(t)。
⑶ t 時刻,單位時間內從染病者中移出的人數與病人數量成正比,比例係數為γ,單位時間內移出者的數量為γi(t)。
s(t)、i(t)的求解十分困難,可利用相軌線分析討論解i(t)、s(t)的性質,將單位化(即佔總人數的比例),則變化曲線如圖3所示,其中箭頭表示了隨著時間t的增加s(t)和i(t)的變化趨向。
但是應注意到,模型對人群的分類不夠細緻,沒有明確考慮隔離的因素。而現實中對疑似病人的隔離是控制疫情傳播的有效手段。模型沒有引入反饋機制,在預測過程中,單純依據已有數據預測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的數據,必然會使準確度降低。此外,微分方程組求解較為困難,且對初值比較敏感,這對模型的穩健性是一個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