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勃灣區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市轄區之一

海勃灣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市轄區之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烏海市東北部。東倚卓子山(烏仁都喜烏拉)與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為鄰;西隔黃河與烏達區相望;南至四眼井與海南區相連;北與鄂托克旗蒙西鎮交界。有“黃河明珠、沙地綠洲、書法之城、賞石之城、葡萄之鄉·水上新城”之美譽。

海勃灣區總面積529平方千米,轄1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41個社區、5個行政村。2012年總人口31.0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9.1萬人。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海勃灣”一名是由蒙藏語“海若布刀亥”演變而來,意為“雄獅之灣”。神奇的名字來自一段神奇的傳說。相傳在成吉思汗時代,有一個名叫約勒道日瑪的著名鐵匠,曾在卓子山上為成吉思汗西征製作弓箭和甲胄,成吉思汗得勝后便把卓子山這片肥沃的土地賜給鐵匠。鐵匠有一子,名海若布,生的猶如雄獅一般英武、剽悍。久而久之,蒙古族牧民就以他的名字來稱呼他的草地,於是,便有了“海若布刀亥”這個神奇的名字。

建制沿革

海勃灣區歷史悠久,早在夏商時期,這裡就是北方民族繁衍生息之地。春秋時期為白翟(即獫狁之族)牧地。戰國時期屬林胡牧地。秦滅六國統一中原后,將中國分為三十六郡,海勃灣區隸北地郡。在此後漫長的歲月里,海勃灣區境內先後成為蒙、漢、回、滿等20個民族活動的場所。到明中葉以後,海勃灣地區為鄂爾多斯部的游牧地,並一直延續到中華民國時期。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海勃灣地區隸屬鄂托克旗。1955年,從鄂托克旗析出成為獨立地區,先後稱謂為卓子山礦區、海勃灣市,均隸屬伊克昭盟管轄,1976年1月烏海市成立,海勃灣區為烏海市轄中心區。

行政區劃


2013年,海勃灣區轄1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41個社區、5個行政村:
新華街道辦事處(7個社區)
和諧社區、東山社區、卓東社區、康樂社區、新海社區、清泉社區、新南社區
海勃灣區
海勃灣區
新華西街道辦事處(4個社區)
盛世社區、濱水社區、海達社區、新華社區
鳳凰嶺街道辦事處(9個社區)
和平社區、新城社區、金裕社區、墨香梨園社區、公園社區、烏蘭社區、藍天社區、長青社區、海拉西社區
海北街道辦事處(12個社區)
獅城社區、佳苑社區、東環路社區、東山北社區、大慶社區、長青東社區、黃河社區、青山社區、溫馨社區、和平東社區、依林社區、海馨社區
卡布其街道辦事處(1個社區)
幸福社區
濱河街道辦事處(6個社區)
中河源社區、團結社區、渠南社區、鎮北社區、白樓社區、濱河社區
千里山鎮(2個社區、5個行政村)
新園社區、千鋼社區
巴音烏素村、新地村、王元地村、新豐村、團結新村

地理環境


位置

海勃灣區位於自治區西南部、烏海市東北部,東倚雄偉壯觀的卓子山(烏仁都喜烏拉)與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為鄰;西隔滔滔奔流的黃河與烏達區相望;南至四眼井與海南區相連;北與鄂托克旗鹼櫃鄉交界。地理坐標東經106°46′至107°05′,北緯39°31′至39°52′之間,總面積529平方公里。

地形

海勃灣區地處鄂爾多斯高原西北部,烏蘭布和沙漠南緣的中山丘陵、河谷及部分平緩起伏區內。整個地勢是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部以丘陵山地為主,西北部較為開闊平坦,平均海拔1100米。

氣候

海勃灣區
海勃灣區
海勃灣區屬典型的極端大陸性氣候。特點是降
水少,氣溫高,大風多,日照長,乾旱嚴重,四季分明,冬長寒冷,夏短炎熱。
海勃灣地區晴天多,日照極為豐富,是中國日照豐富地區之一,平均日照為3047.3小時,日照百分率在69%—73%之間。年均降水量只有154.8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是內蒙古自治區降水量最少的地區之一。年平均氣溫為10.3℃(1961—1980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氣溫最高的地區。年絕對濕度一般為6毫米左右,年蒸發量為3500毫米左右,蒸發量大大超過降水量,差值在20倍以上。年均地溫不足20℃,最大凍土深度在163—178厘米。海勃灣西北是烏蘭布和沙漠,東邊是桌子山,地處冷空氣入侵門戶,年平均風速較大,可達3.14米/秒,風向多為偏西北風或西北風,並且沙暴日數多,全年約為22—26天。

土壤

海勃灣地區土壤類型主要有灰漠土、棕鈣土、栗鈣土、風沙土、草甸土、鹽土等,其中灰漠土是發展農業生產的重要土壤。

自然資源


土地

海勃灣區總面積5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250公頃,有林地面積5607.9公頃(包括四合木灌溉區),牧草地面積1.4萬公頃(可利用面積1.2萬公頃),建成區面積18平方公里。

礦產

海勃灣區有能源、化工、建材所需的綜合性配套礦產資源近37種,查明的礦床、礦化點近百餘處,是一塊具有開發建設價值的經濟發展寶地。其主要礦產資源有煤、石灰岩、硅石高嶺土、各種粘土,次之有金屬礦種十餘種。其中,煤炭保有儲量10.4億噸,占烏海市總儲量近三分之一,素有“塞上煤城”之稱;石灰岩遠景儲量40億噸以上,氧化鈣含量高,雜質少;粘土總儲量50億噸以上。另外還有輝綠岩、角閃石、世界名貴的血紅色大理石等。

水資源

海勃灣區
海勃灣區
黃河是海勃灣區工農業用水的主要水源。黃河流經全境,年均水流量321億立方米,年最大流量達556億立方米,這為地區工農業發展、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生物

海勃灣區
海勃灣區
海勃灣區境內的野生植物有69科,181屬,297種。其中:飼用植物93種;藥用植物30餘種。且有國家重點保護珍稀野生植物沙冬青、蒙古扁桃、四合木、半日花和綿刺(又名“蒙古包大寧”)等。其中:四合木屬蒺藜科植物,是7000萬年前第三紀的殘存植物,世界上特有屬種分佈在中國190個屬種中,桌子山地區就有稀世植物,它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人口民族


2012年總人口31.06萬,其中城鎮人口29.1萬。有蒙、漢、回、滿等40個民族。
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339155人。

經濟


綜述

2013年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26.7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11.8%。增速高於預期0.7個百分點,高於烏海市平均增速1.3%,高於海南區2.9%,高於烏達區1.2%。經濟總量和增速均列三區之首。
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9%,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左右和10%以上。

第一產業

2013年海勃灣區糧食總產量達到10682噸,比上年增加1330噸,增長14.2%。其中,小麥產量1744噸,下降2.6%;玉米產量8797噸,增長21.0%。全年肉類總產量4865噸,比上年增長7.7%,其中豬肉產量3381噸,增長8.2%;羊肉產量970噸,增長4.9%。生豬存欄1.82萬頭,比上年增長30.0%;生豬出欄4.02萬頭,比上年增長25.2%;羊存欄2.61萬隻,比上年增長24.3%,羊出欄5.2萬隻,比上年增長6.1%。全年禽蛋產量760噸,比上年下降6.7%;牛奶產量1780噸,下降29.4%。

第二產業

海勃灣區
海勃灣區
2013年工業增加值完成110.27億元,較上年增長13.4%,增速高於烏海市平均增速1.8個百分點,高於海南區3.4個百分點,高於烏達區2.2個百分點。
海勃灣區
海勃灣區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0%,股份制企業增長21.7%。分行業看,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6.0%,煉焦業增長26.0%,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24.7%,黑色金屬冶鍊和壓延加工業增長35.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0%。分產品看,全年有8種產品產量比上年增長。其中,洗煤增長15.3%,焦炭增長23.3%,生鐵增長19.9%,鋼材增長356.3%,發電量增長3.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3.1%。
2013年1-11月份,海勃灣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1.0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8.22%,在13個工業大類行業中,6個行業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7個行業利潤比上年同期減少,1個行業由上年同期主營活動虧損轉為盈利。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78.76元,以利潤總額計算的成本利潤率為12.7%。

第三產業

海勃灣區
海勃灣區
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4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3.1%。增速與烏海市持平,高於海南區0.2個百分點,高於烏達區0.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列三區之首,占烏海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4.8%。
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8.2億元,增長22.3%,住宿收入5.29億元,增長14.3%,商品批發32.21億元,增長5.3%,商品零售96.62億元,增長13.9%。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3年,海勃灣區投入1.8億元,完善教育基礎設施,九中投入使用,依林小學主體完工;加快和平街學校、光明路小學等3座風雨操場建設;一幼異地新建、二幼改擴建等4所幼兒園項目基本完成。成功與北大、南師大等知名高等院校建立合作辦學機制,深化名校創建工程,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條件不斷改善。
2019年,103個旗縣市區義務教育實現基本均衡,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7個百分點。中央民族大學附中呼和浩特分校開始招生。

醫療事業

2013年,海勃灣區投資3億元,高標準新建醫院2所,區中醫院主體完工,區人民醫院前期工作順利開展,購置了一批先進醫療設施設備;深入推進與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知名院所合作,啟動口腔、內分泌、中醫骨傷等特色科室創建。

文化事業

2013年,海勃灣區成功舉辦海勃灣區首屆文藝創作大賽、十四屆社區文化藝術節及500餘場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參與市民達20萬人次。為民間文體社團規劃分配活動場所47處。

社會保障

2013年,海勃灣區“五七工”統籌納入養老保險工作有序推進,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參保範圍不斷擴大,居民低保每月人均補差標準達到266元,累計發放各類救助金4200萬元。保障性安居工程穩步推進。新建各類保障性住房3600餘套,搬遷安置居民近600戶。

風景名勝


海勃灣區有名勝古迹、遺址和景觀。
主要有桌子山岩畫:位於海勃灣區桌子山山腳沿線,迄今共發現5處,其中以召燒溝岩畫最為著稱。召燒溝岩畫距城區15公里處,系青銅器時代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遺跡,1986年9月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發掘出可辨認圖形118幅,整個畫面完整地磨刻在較為平緩的石灰岩坡面上,總面積650平方米,大多為神態各異的人面像,其中一些圖形被有關專家鑒定為太陽神的象徵。
古文化遺跡:主要有古漢城遺址,俗稱“蘭城子”,該古文化遺跡,位於海勃灣區城北11公里處。尚存古城遺址東西長307米,南北寬294米。並已發現有相當數量的漢“五銖”錢,“半兩”錢,各種文飾的陶片和殘損的陶器及建築陶器等。城西北約百米處,還有一片漢代墓群,具有漢代一般墓室的建築特點。
古文化遺址:發現有古文化遺址九處,包括一處秦古長城遺址,兩處烽火台遺址,一處漢代古城遺址,兩處漢代古墓群,還有拉僧廟、迪延廟和卡布其廟三處喇嘛廟遺址。此外,境內還有烏倫木山六字真言、黃河沿岸風光、胡楊島等旅遊景觀。
海勃灣區
海勃灣區
自然景觀:烏海湖是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建成后形成的人工湖,於2013年12月底蓄水形成。總面積118平方公里,位於海勃灣區與烏達區中間,因其位於烏海市境內,因此命名為烏海湖。金沙灣 位於烏海市海勃灣區北飛機場東3公里處,旅遊區景觀奇特,設施齊全,有龍鳳、卧佛、金龜等自然奇觀,有沙海衝浪、沙漠之舟、沙灘摩托、滑沙、水上樂園、拓展訓練、CS鐳戰等沙漠娛樂項目,有獨具蒙元文化特色的餐飲、篝火晚會,有採摘、觀光為一體的葡萄觀光園和四合木等珍稀瀕危植物植物觀賞園等休閑特色產品。金沙灣被譽為“城市中的沙漠,沙漠里的奇觀”,201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滿巴拉僧廟,位於拉僧廟鎮所在地,始建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間,由第一代貝勒東日布斯仁捐贈,第一世夏仲(-)貢期格阿日布吉主持興建,已有215年歷史。廟建成后,以研究醫中教義培養醫務人才為目的,學僧們進廟后,經義雙修。該廟恢復后,有大雄寶殿藥師供塔、0殿、溶洞等,現已開發為旅遊景點。

交通


交通
交通
航空:每日均有往返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廣州、海口、呼和浩特的航班。
鐵路:北京—包頭—蘭州和烏海——鄂爾多斯東勝——河北黃驊港連接東西。

城市榮譽


2020年6月2日,入選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2020年11月25日,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機構領導


孫昊:海勃灣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