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達區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市轄區之一

烏徠達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下轄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烏海市西部,是“寧蒙(寧夏、內蒙古)經濟小區”的中心地帶。

烏達區地形西高東低,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其境內有胡楊島等旅遊景點,曾被水利部公布為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歷史沿革


建制沿革

春秋戰國時代,秦武王時期,烏達地區為義渠戎國(西戎之一)管轄,初次形成烏達與海勃灣以黃河為界,隸屬不同的行政區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宣太后(秦昭王之母)殺義渠戍王於甘泉宮(又稱林光宮,今陝西淳化縣北)后,昭王起兵滅義渠戍國,並在義渠領地建立北地群(治所在義渠,今甘肅慶陽西南),轄今烏達地區。
秦漢時代(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秦及漢初烏達仍屬北地郡所轄。
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渾邪王降漢后,今烏達地區為威武郡之北境地。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活動在北方草原的少數民族:匈奴、鮮卑、羯、氏、羌;號稱“五胡”,大多進入長城以南,移居黃河流域。他們互相爭戰或者與中原王朝較量,形成長時間戰亂局面,魏晉時,今烏達地區為西部鮮卑所據。西晉、南北朝時,先後為前涼張軌、張茂後涼李皓,北涼沮渠蒙遜轄地。
隋時建制廢弛,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烏達地區為甘州所管轄,治所在永平(隋改名張掖,今甘肅酒泉)。
唐時屬河西節度使。唐廣徳元年(公元763年)“安史之亂”后,唐朝政治由盛到衰,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烏達地區限於吐蕃。
宋遼元時代(公元960-1358年),宋初西北地區星期黨項族,趁宋遼連年交戰之際,具有銀、夏、綏、宥、靜五洲之地。宋太祖趙匡胤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封黨項族李彝興以太尉稱號,李彝興向宋貢馬三百匹,以示歸順。宋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黨項族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國,烏達地區為西夏賀蘭山防區。
十三世紀初,游牧在北方草原的蒙古部落落日趨強盛,鐵木真登上汗位,尊稱成吉思汗,於1227年滅西夏,版圖統歸元朝。元朝在全國設置一個中書省,是個行中書省,省下轄路、府、州、縣四級政權。其時,烏達地區為寧夏行省中興路管轄。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改中興路為寧夏路,治所在今銀川市。
明時,烏達地區為甘州、肅州二為的邊外地。
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元太祖弟哈布圖哈薩爾第二十一代孫和羅理,從青海率領額魯特蒙古所屬和碩特部落遷至阿拉善地區,歸順清朝,河套以西地方為其游牧地(轄今烏達地區)。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始設阿拉善和碩特旗,今烏達地區屬阿拉善旗管轄。
清末,相繼有何員外、李武舉、辛學亮、梁豐強、顧老泉、安六等人來烏達地區開辦小煤窯。
中華民國時期,寧夏護軍使兼轄阿拉善和碩特旗,后直屬中央行政院的蒙藏委員會
民國17年(公元1928年)10月,南京國民政府設置寧夏省,將阿拉善旗(轄今烏達地區)化歸寧夏省。

區劃沿革

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和碩特旗札薩克兼區防司令部令達理扎雅宣布與廣州國民黨政府脫離廣西,接受人民政府領導,阿拉善和碩特旗和平解放,當時烏達地區為該旗宗別立巴嘎的一部分。
1950年3月11日,成立阿拉善和碩特旗人民政府隸屬寧夏省。
1954年4月25日,成立寧夏省制撤銷,蒙古自治區劃歸甘肅省管轄,改稱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1956年4月國務院第26次會議決定:設置巴彥淖爾盟,轄額濟納旗、蹬口縣、巴音浩特市和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隸屬內蒙古自治區,蒙府駐地巴音浩特,今烏達地區遂歸屬巴彥淖爾盟。
1958年2月,烏達煤礦籌備處在呼和浩特成立,並與5月遷於烏達辦公,10月地方國營烏達煤礦和內蒙古自治區烏達煤礦籌備處合併為烏達煤礦籌備處,11月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了阿拉善旗烏達鎮。
1959年3月,中共巴彥淖爾盟委員會發出關於烏達鎮與烏達煤礦合署的通知,烏達鎮與烏達煤礦合署辦公,出現烏達地區第一次政企合一。11月,烏達鎮與烏達礦務局分離,烏達鎮擢升為縣級建制,在烏達政權沿革史上第一次和阿拉善旗分開,直屬巴彥淖爾盟,轄巴音賽、教子溝、梁家溝、三道坎、蘇海圖、露天礦(五虎山)居民委員會和礦瓦產、農產、鐵橋蹬7個居民委員會。
1960年3月,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原阿拉善巴音木仁人民公社劃歸烏達鎮管轄。
1961年7月9日,經國務院第111次全體會議通過,撤銷烏達鎮建立烏達市(縣級),是年10月1日烏達市正式成立,仍隸屬巴彥淖爾盟,轄巴音賽、教子溝、梁家溝、三道坎、蘇海圖、五虎山等城市人民公社及巴音木仁、宗別立、烏素圖等牧業人民公社。
1964年3月5日,巴音木仁、宗別立、烏素圖等牧業人民公社劃歸阿拉善左旗
1975年8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巴彥淖爾盟烏達市和伊克昭盟海勃灣市組建烏海市,為自治區直轄市。
1976年1月10日,烏海市正式成立,烏達市遂改稱烏海市烏達辦事處,仍轄巴音賽、教子溝、梁家溝、三道坎、蘇海圖、五虎山等城市人民公社。
1997年7月1日,烏達辦事處和烏達礦務局政企合一,設機構為烏達革命委員會,這是烏達地區第二次政企合一。
1979年3月,經內蒙古自治區批准,撤銷烏達政企合一體制,烏達辦事處、烏達礦務局再次分署辦公。
1979年12月13日,烏達辦事處撤銷。1980年1月,改稱烏達區人民政府,為市轄區。
1980年12月13日,烏達區各人民公社改稱街道辦事處。
1990年1月,阿拉善左旗呼和勃勒格嘎查和烏蘭阿日勒嘎查(包括巴音敖包嘎查的馬寶店)段移交烏達區管轄。3月成立和拐子開發區辦事處,5月更名為烏蘭鄉籌備處,同年11月28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為鄉建制,並命名為烏蘭鄉。
2000年,烏達區轄7個街道(蘇海圖、振華、教子溝、梁家溝、五虎山、巴音賽、三道坎)、1個鎮(橋西)、1個鄉(烏蘭)。
2006年烏海市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烏達區將2個鄉鎮(鄉1個、鎮1個)調整為1個鎮:原烏蘭鄉和橋西鎮合併組建烏蘭淖爾鎮,鎮政府設在原烏蘭鄉政府所在地。調整后,烏達區轄8個街道、1個鎮。

行政區劃


烏達區
烏達區
截止2013年,烏達區轄7個街道、1個鎮。
巴音賽街道轄3個社區
三道坎街道位於區境東南部。轄2個社區。包蘭鐵路110國道過境。烏海西火車站設境內。
五虎山街道是烏達區煤炭、化工生產基地。轄2個社區。
梁家溝街道位於區境西北部。轄3個社區。
濱海街道轄3個社區。
新達街道位於烏達城區中心。面積12.4平方千米。轄5個社區。區政府駐轄區內。
蘇海圖街道位於區境西北部。轄3個社區。
烏蘭淖爾鎮位於區境東北部,轄2個社區,110國道穿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烏達區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是烏海市轄區之一,東臨黃河,南與寧夏石嘴山市毗鄰,西與阿拉善盟接壤,居“蒙寧陝”經濟區域的中心地帶。北緯39°20'-39°40',東經106°30'-106°50'。包蘭鐵路、110國道穿區而過,距烏海機場20公里,距高速公路口38公里。

地形地貌

賀蘭山北段,東臨黃河,形成西高東低的橫切面。總觀烏達地形自西向東可分為西部山地,中部丘陵地,東部傾斜沖積平原三類。主要山峰10座,即:五虎山、那格來粱山、方方山、紅山、紅崖山、黑山、烏蘭德勒山,其格陶勒蓋山、查干紹榮山、雅斯陶勒蓋山。其中五虎山是烏海地區最高山峰,海拔1396.4米。為石灰岩構成,其它山峰海拔平均都在1810米和1321米之間。

氣候類型

烏達區
烏達區
烏達區地處中緯度,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9.3℃,日溫差在10-25℃之間,年平均降水量260毫米,無霜期160天左右,年日照3000-3300小時。
降水量少是烏達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障礙因素。各種作物的生產均靠黃河灌溉。年降水量168.5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占年降水量59%,年蒸發量3496.0毫米,蒸發量是降水量的21倍。年平均濕度43%,最小月是4、5月,濕度為31%,最大月是8月,濕度52%,乾燥度4.05,屬極乾旱荒漠區。年均氣溫9°C。最高極端氣溫39.6°C,發生於1997年7月22日;最低極端氣溫-26.7°C,發生於1971年1月22日。差值66.3°C。
烏達地區風速大,大風日數多,蒸發強烈,年平均風速4.8米/秒。年平均7、8級的大風日數為32天,沙塵暴日數平均22.7天。烏達地區以南風為主,頻率20,極端最大風速28米/秒。大風和沙塵暴多出現在春季和夏季之交之際,尤其是3~5月最為集中。

災害天氣

烏達地區氣候乾旱。大風頻繁發生、持續時間長是農業生產的主要障礙因素之一。暴雨出現少,單危害嚴重,霜凍等低溫天氣也常是農牧業生產受到影響。乾旱是烏達區農業生產典型危害之一。幾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乾旱天氣,是沒有灌溉就無法發展農業生產的地區。1996年10月22日到翌年3月28日,烏達區滴水未降,連旱數達到157天。乾旱在全年均可發生,但主要是春旱、夏旱和春夏連旱。
風沙也是造成烏達區生態惡化、影響工農業生產主要因素,尤其是春夏季更甚,3~5月最多。年均大風日數22.7天,瞬間最大風速28米/秒。大風來時,飛沙走石,播下的種子刮出地面,定植的蔬菜幼苗連根拔起,在開花結果期會造成落花落果。
烏達地勢西高東低,山峰多,地面裸露,以此降水20毫米左右就可以形成山洪。山洪和大雨是同時產生的。由於高谷低坡度大,極易產生山洪產生山洪,而且水勢迅猛,流速快,破壞性極強。一旦山洪暴發,沖毀土地和農田,造成田毀地壞,並將大量泥沙輸入黃河。山洪還衝壞公路、鐵路和橋樑,造成交通中斷、運輸停止、房屋倒塌,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嚴重損失。烏達出現冰雹不多,在作物生長的4~9月偶有發生,對蔬菜、瓜果、葡萄造成損失。歷年平均初霜期在10月20日,終霜期在3月14日,春霜凍、秋霜凍都可能發生,但春霜凍重於秋霜凍。

自然資源


氣候資源

烏達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日照3000-3300小時,適宜種植名優瓜果、蔬菜。

水資源

烏達地區水資源豐富,黃河水是烏達地區最大的地表水,為烏達地區提供了充足的生態、飲用用水。黃河流經境內約50公里,平均流量為2100立方米/秒。年均水流量269億立方米,年最大流量達556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達20億立方米。地下水位埋深20-50米,日采水量可達30萬噸,水質良好,並和黃河水形成互補系統。地下水水位一般為35-45米,潛水固定儲量達18.675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
烏達地區礦產資源主要以煤、石灰岩、硅質粘土、鋁頁岩(高嶺土)為主。其中煤炭探明儲量6.6億噸,主要有肥氣煤、肥煤、肥焦煤、焦煤,發熱量平均為6000-8000千瓦/千克,其中焦煤儲量占內蒙古的16%;石灰岩保有儲量在200億噸以上;硬質高嶺粘土儲量達1.1億噸,高嶺石含量大於95%。硬質軟質耐火陶瓷粘土儲量在10億噸以上。烏達區鄰近地區的礦產資源也特別豐富,如鹽、芒硝、鹼、石膏礦等。距烏達區114千米的吉蘭泰鹽湖儲鹽量為11227萬噸,芒硝941萬噸;鄂托克旗鹼的總儲量達1744萬噸。

植物資源

烏達地區的野生植物有279種,具有科研價值的古代遺留植物有胡楊樹、四合木半日花、錦刺、蒙古扁桃、沙冬青等。

人口民族


烏達區總人口13萬人(2013年),轄區內有漢、蒙古、回、滿、朝鮮、達斡爾、俄羅斯、白、黎、錫伯、維吾爾、壯、鄂溫克鄂倫春等17個民族組成。
截徠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為122696人。

主要領導


烏達區政府
烏達區政府
區委書記關立武
區長包野
人大主任王子林
政協主席劉綏峰
區政府黨組成員於健東
區政府黨組成員楊子清
副區長王鈞獻
副區長張建國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烏達區
烏達區
2011年農業增加值完成506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20%,是“九五”期末的1.63倍。全年完成總播面積28085畝。新增保護地201畝,新植葡萄834畝,分別達到1174畝和2840畝。完成各類林業造林2136畝,生態治理面積達到53000畝。烏達區農業以城郊型農業為主,主要作物有蔬菜、蘋果、蘋果梨、葡萄、小麥、玉米等。烏海瓜果以其果實豐滿含糖量高而馳名,享有“晶瑩剔透”和“清香滴翠”的美譽。

第二產業

烏達區
烏達區
2011年,烏達區工業企業生產總值截至8月底,烏達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59.41億元,同比增長35.35%。
烏達區工業主要產品有:原煤、精煤、焦炭、無縫鋼管、硅鐵、金屬鈉、液氯、氯乙酸、氯化石蠟、電石、草酸、2-氨基吡啶、硅膠、硫酸銅、電煅料、複合肥、番茄醬、高級傢具、服裝等。
2011年烏達區初步形成了以焦炭、電石、金屬鈉為主導產品的煤炭深加工、煤化工、鹽化工三大支柱產業,兼有發電、建材、輕工等工業。由於PVC、電石、硅鐵等主要產品價格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帶動產值增長,烏達區PVC、電石、硅鐵、焦炭較去年同期分別上漲5.43%、25.54%、11.48%、21.09%;主要產品產量增幅較大,強力帶動工業產值增加,到8月底累計生產洗煤580.92萬噸、同比增長25.89%,焦炭64.45萬噸、同比增長92.01%,此外,電石、鐵合金、PVC等產品的增幅均在20%以上。同時,支柱產業優勢明顯,1到8月份烏達區支柱產業累計實現產值145.41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91.21%,同比增長33.22%。金屬鈉採用美國先進生產技術,年產量8000噸,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位,國內產品市場佔有率達40%以上。電石產品隨著1999年國家重點項目氯鹼工程9萬噸電石的開工興建,烏達區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地區年生產能力達25萬噸。
烏達工業園區是內蒙古自治區政府1998年批准的省級開發區,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和高載能工業特有的優惠政策。烏達工業園區位於城區西南,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水、電、路、通訊等已趨完善。園區內供水設施完備,日供水能力達7萬噸,建有三座110KVA變電站和三座220KVA變電站,建成二級公路20公里,開通各種現代通訊及高速網路業務,完成生態綠化面積2000畝。

第三產業

2009年烏達區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23.2億元,增長26%,增速居三區之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完成5億元,增長16%。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烏達區
烏達區
2014年,烏達區共推出了6項文化品牌活動,繼續以品牌文化活動提升公共文化的吸引力。
烏達區由移民城區和煤炭城區演變而來,這兩種文化提煉出“和睦團結”的精神是推動烏達區發展的重要因素,2014年烏達區將以“講、傳、誦、唱、評”為主要形式開展以“和”為主題的系統文化活動。同時,文化大講堂由圖書館每月主辦一次,聘請名家學者側重於“和”文化、國學、藝術鑒賞、家庭教育等內容。

教育事業

烏達區
烏達區
在2013年全市中考中,烏達區以365.93的均分列居烏海市第一且投考率達到了100%,北師大烏海附校以402.4的均分首次突破了烏海市中考400分大關。
從2008年到2012年,烏達區累計投入10.7億元,建成了北師大烏海附校、十六中等30餘個項目,完成烏海市十二中、十六中等6所學校的標準化建設。2013年,烏達區全年將投入教育資金1.7億元,用於校安工程掃尾和6所標準化學校儀器、設施、設備的購置。
2013年9月份,烏達區向13位競聘上崗的校長下達了責任目標書,要求每位校長做出學校的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每年、三年及六年學校發展程度,打造學校品牌,實現一校一品。專家型校長的培養促進了學校管理水平和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2014年,烏達區共有中小學校15所,其中:初中6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小學9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共有在校學生13624人,其中:初中在校生4783人,小學在校生8841人,共有在職教職工1514人。

科技發展

烏達區
烏達區
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環保法生產氯化石蠟-70,該技術取代了在生 產氯化石蠟過程中使用四氯化碳做溶劑的傳統工藝,已達到了西方發達國家執行的《蒙特利爾協議書》規定的要求。同時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資源信息中心烏海信息工作站順利落戶烏達工業園區,天津大學氯化工中試基地研發項目在園區泰達公司氯乙酸車間建設,這些為烏達工業園區的科技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醫療衛生

2013年,烏達區全面啟動7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12個殘疾人康復訓練室,初步形成了“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就醫格局;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配套設施,強化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監督管理,開展醫療操作、臨床護理操作、臨床用藥和院內感染控制等專項監督檢查,規範診療行為,提升醫療水平。

社會保障

領導視察
領導視察
2013年烏達區推進居民養老保險實現制度全覆蓋,推動醫療保險由制度全覆蓋向人口全覆蓋轉變;繼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將符合條件的各類群體全部納入社會保險統籌,重點做好城鎮居民、非公經濟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工作,確保實現各類人員應保盡保。年內全區計劃實現基本養老保險新增參保2600人,基本醫療保險新增參保2000人。
此外,烏達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2014年內將完成棚戶區五期工程和西八連瑞德小區公租房、廉租房項目,全面提升保障性住房品質。2014年內將完成搬遷3100戶棚戶區居民的目標,切實改善居民的住房條件。

基礎設施

人居環境改善
人居環境改善
2007年以來 給水改造、污水處理一期、集中供熱三大基礎工程有序推進。烏達區給水改造工程於2002年4月開工建設,2005年底投入試運行。工程共完成投資約3518萬元。總投資6569萬元的污水處理一期工程於2004年9月開工建設,2007年,巴音賽大街、解放路、公園南路、團結南路的管網鋪設工程已全部完成,南環路、勝利街、先鋒街等街道的管網鋪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污水主截流干管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集中供熱工程計劃總投資4122萬元,2007年,四個新建熱力站土建工程已全部完工,設備安裝工程主體部分已基本結束並臨時投入使用。此外,區里在新城區北側規劃建設100萬平方米的熱源廠,2007年,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抓緊進行。
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程項目2007年計劃開工建設22棟,984戶,2007年已進入基礎施工階段;濱海經濟適用住房小區B區硬化、綠化工程已全部完工,A區及C區外網配套工程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

交通

烏達區交通、通訊功能完善。110國道、包蘭鐵路穿區而過,公路、鐵路運輸已形成網路。烏達區距烏海機場30公里,已開通了烏海-北京的定期航線,通往西安、北京、上海、廣州等各大主要城市。距銀川機場130公里。

歷史文化


烏達區僅有一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即烏達區馬寶店遺址。該遺址位於烏蘭淖爾鎮東北2公里處,北接烏蘭布和沙漠,東臨黃河,與甘德爾山隔河相望,於2009年7月被發現,經過一個月的考古發掘,研究確定該遺址為清代早期遺址。遺址分佈範圍以佛塔為中心,東側為一“甲”字型墓,西側為一小型磚室墓。馬寶店遺址東西長73米,南北寬56米,面積為4088平方米。因考慮到烏達區要對遺址進行保護性規劃,僅將發掘資料移交給烏達區文化局,實物資料由烏海市文物站(博物館)保存,未移交。

風景名勝


胡楊島
胡楊島位於烏海市烏達區境內,屬於黃河灘島景區的一部分。黃河在此段地形複雜,呈現與其它地段異然不同的風貌。此處上游賀蘭山與桌子山兩山對峙,水流湍急,河中三島並列,其中最大的島上遍生胡楊樹,故名胡楊島。
胡楊,別名異葉楊、梧桐,是世界珍奇樹種之一,為國家二類二級保護植物。胡楊上中下各部分樹葉各異,生命力頑強,被稱為“活著的植物化石”。胡楊島上現已初步建起了各種旅遊設施,以供游者觀光、食宿、娛樂等。

城市榮譽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為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21年1月,獲得“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