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妄想症

自大妄想症

自大妄想症:妄想自己具有至高無上的才能、洞察力、價值、勢力、知識、身份等等。在這種念頭的驅使下,病人會刻意改變生活方式來迎合妄想,變得奢侈、傲慢、狂熱起來。自大妄想可能有宗教內容,例如相信自己有來自神明的特殊訊息。

疾病知識


自大妄想症
自大妄想症
妄想症即是指病人有妄想行為,當病人被診斷有妄想,通常指此人在嬰兒期發展有缺陷,即發展信任及不信任時有關。好發30歲以上,病人通常有部分脫離現實,大體上人格還算完整。如果一個人堅持的信念是錯誤的,甚至與社會現實及文化背景相抵觸,還毫不動搖,他便是患了妄想症。妄想有歷時短暫的,也有持久不變的。
自大妄想症(grandiose type):是妄想自己具有至高無上的才能、洞察力、價值、勢力、知識、身份等等。這就是一種自大意念。自大的意念強烈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變成妄想,也就是所謂的自大妄想。自大意念可以出現在所謂的自戀型人格違常患者(水仙花人格違常),但是這些時候的自大意念通常還沒達到妄想的程度。患者對於自己的重要性與能力有著過度的誇張意念。而且,這些癥狀多半是從年輕(青少年)的時候開始的。但是若存在於自大妄想症時,意念就會變成自大妄想。患者會對自己的重要性、社會角色存在著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患者可相信是別人的不配合才造成他的不幸、有志難深,但是他對別人則完全失望,並且自私、憤怒。
有些自大妄想症的患者會相信自己有不凡的身世,或是有特殊的背景,也許是名人之後,也許是流有貴族的血統,或者是上天派來的使者。患者可能自覺有過人的能力,也許有特異的功能。

導致因素


自大妄想症的發病原因目前並不清楚,但是與其他的妄想症並無特別之處。正如被害妄想的患者總是覺得別人要害他,自大妄想的患者也老是過度誇張自己的重要性,而且深信不疑。倘若患者只是自大,或者生性就好大喜功,那麼並不能稱之為自大“妄想症”。要診斷為本症,必須是原本有正常的社會功能,到了後來才發病,這跟人格違常是不一樣的。
三種不健康心理導致妄想症:一是性格因素,這類病人在社會上沒有一定地位,卻認為自己什麼都強,其實內心很自卑,借用誇大之詞滿足內心的慾望;二是表演型因素,這類病人喜歡用狂妄的語言引起人們的重視,內心焦慮,用近乎瘋狂的行為來掩蓋自己各方面的不足,但人格正常;三是表現為一種狀態,這類病人通過一種自大的表現達到妄想的程度,其行為異常,人際關係緊張。

鳳姐現象


自大妄想症之鳳姐現象
自大妄想症之鳳姐現象
2009年,有關鳳姐的報道鋪天蓋地,對此,有網友驚呼,她肯定有心理毛病,心理學家認為,除卻她有個人炒作的嫌疑外,她的行為類似自大妄想症。
羅玉鳳(鳳姐),大專文憑,身高一米四六,其貌不揚,月收入不過千餘元。鳳姐很“狂妄”,前段時間,她在上海街頭髮放了1300份徵婚傳單,傳單上要求男方北大清華碩士,身高1米76至1米83之間……。結果如何,鳳姐自己說,應徵者如雲,且個個異常優秀,她卻看不上眼。
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副院長鬍雄說,鳳姐通過對自身狀況的過度誇大,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是內心自卑的一種體現,這些癥狀多半是從青少年的時候開始的。胡雄說,現在浮躁的社會中不乏這樣的例子: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公司里工作一段時間后,就對老闆說自己是“千里馬”,如果當不上部門經理就馬上辭職,老闆為了息事寧人,給他一個部門小組長的職務,他一上任,就逼著同事學習管理,吹噓自己的才能,說自己關係硬等等,搞得同事們怨聲載道,最後家人帶他到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檢查,被診斷為躁狂症
對於鳳姐,鄭州市12355青少年心理諮詢中心主任袁林芳認為,“鳳姐們”存在著表演型人格障礙。“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礙的人往往通過一些不合常理的行為方式,引起別人的注意和關注,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預防


專家認為,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是最重要的。社會各方面壓力比較大,當人們遇到心理問題時,一定要學會排遣,比如和朋友一起唱唱歌、外出遊玩等,千萬不要死鑽牛角尖。

治療


自大妄想症患者幻想自己有超人能力
自大妄想症患者幻想自己有超人能力
在治療上,並不是很容易,可以使用抗多巴胺拮抗劑來治療,但是效果並不佳,必要時,也可以使用血清素—多巴胺再吸收抑製劑來治療。預後跟醫病關係有不小的關聯性。由於本類患者缺乏自覺,多半不了解自己的病態,倘若患者願意相信醫護人員,那麼即使無法治癒本症,但也比較有辦法規律接受治療,這對於控制患者因為自大妄想而產生的暴力、攻擊行為有所助益。
1. 藥物治療:以抗精神病藥物為主。治療妄想症主要依靠藥物,但對不同類型的妄想症,應選用不同的治療方式。抗精神病葯是其中一類首選藥物。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療,可考慮使用抗精神病藥物的長效針劑。如果病人情緒波動較大,包括出現精神病後的抑鬱,便可使用抗憂鬱藥物。
2. 心理治療:首先需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透過給予病人支持來改變某些行為。此外,病人要避免過度的壓力,在壓力情境下常會影響妄想強度,針對個案情形教導適當的適應技巧,或者配合認知行為治療,可以減少個案對壓力的不當反應。如果病人同意,應鼓勵其家人一同參與治療計劃,對治療進度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