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叫天
京劇表演藝術家
蓋叫天(1888-1971年1月15日),原名張英傑,號燕南,河北高陽縣人,京劇表演藝術家。他以豐富的武打技術和人物形體美的造型,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蓋派”表演藝術。
自幼入天津隆慶利科班,習武生,后改習老生。倒嗓后仍演武生。長期在上海一帶演出。他擅演全部《武松》(包括《打虎》、《獅子樓》、《十字坡》、《快活林》等)。有“江南活武松”之譽。
1971年1月15日,蓋叫天因受文革迫害,在杭州含恨逝世。
人物關係
幼時入天津隆慶和科班,習武生,后改習老生。倒嗓后仍演武生,以短打武生為主。長期在上海等地演出,宗法李春來並且有所發展創新,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蓋派”。
蓋叫天戲曲表演
1924年農曆甲子年:周信芳露演於北京第一台、開明戲院
1930年農曆庚午年:蓋叫天父子首次赴武漢演出
1934年1月農曆癸酉年:蓋叫天父子應黃玉麟之邀到長樂舞台演出在演出《獅子樓》時折斷右腿,但他忍痛到大幕落下。
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榮譽獎。晚年傳授技藝,著述講學,頗多創見。
1952年和1956年,他因演《十字坡》、《武松打虎》,獲文化部授予的榮譽獎。
1949年後任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浙江分會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1954年給他拍攝《蓋叫天的舞台藝術》京劇電影(白沉導演,黑白),涵蓋《白水灘》、《七雄聚義》、《茂州廟》、《劈山救母》、《英雄義》、《武松》8齣戲的精彩橋段,由上海京劇院的前身上海市人民京劇團聯演,王燮元打鼓(職稱是“指揮”,鼓師是京劇樂隊的總指揮)。
1951年農曆辛卯年:上海京劇界為捐獻飛機大炮第一次義演,上海京劇界為捐獻飛機大炮第三次義演。
1952年11月14日農曆壬辰年九月廿七日: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結束。
1958年9月農曆戊戌年:圖書《粉墨春秋》出版。
1959年7月農曆己亥年:上海舉行各劇種流派觀摩大會串。
1963年,在周恩來主導下,給他拍了《武松》,是他第2部京劇電影,也是他第1部彩色京劇電影,琴師郝德泉、黎秋覺,高明亮打鼓(職稱“指揮”),周恩來原請崔嵬執導,後來在應雲衛、俞仲英2位導演手裡完成。彩色戲曲片《尤三姐》、《武松》同時開拍。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蓋叫天受到了殘酷的批鬥和迫害,被安上“反動藝術權威”、“反對樣板戲”等罪名,雙腿也再次被壓斷,他在度過5年凄涼的晚年生活后溘然病逝。其墓址坐落於杭州西湖丁家山麓,西山路邊。
198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修蓋叫天墓,並將蓋叫天的骨灰移葬此處。墓前門樓和石牌坊題有黃賓虹手書的“學到老”匾額,沙孟海等人撰寫的楹聯“英名蓋世三岔口,傑作驚天十字坡。”和“燕北真好漢,江南活武松。”分別取典於蓋叫天生前的拿手劇目和他的籍貫以及稱號。
蓋叫天戲曲扮相
曾習武術,將武術的功底作為武打技藝的基礎,又博採前人之所長,融會於自己的表演之中,故蓋派的武打獨具一格。中年以後,風格有所變化,講究武戲文唱,於穩練從容之中兼有脆率利落。表演方法根據劇情及人物性格而各自不同,善以豐富變化的武打和造型表現不同的人物。同一人物在不同劇目中的塑造方式也不相同
名稱 |
《白水灘》《打虎》《快活林》《鄚州廟》 |
《鬧天宮》《三岔口》《獅子樓》《十字坡》 |
《武松》《洗浮山》《一箭仇》《鴛鴦樓》 |
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張翼鵬,二兒子張二鵬,小兒子張劍鳴(小蓋叫天),均工武生。張翼鵬也是武生中的奇才,創造了很多高難武功技巧,可惜英年早逝。1個女兒,張儀琴。
1971年1月15日,因受文革迫害,在杭州含恨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