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定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王方定,1928年12月21日出生於遼寧瀋陽,籍貫四川自貢,核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53年,王方定從四川化工學院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58年,開始從事核武器研製中的放射化學工作,研製了用於引發原子彈鏈式核反應的中子源材料;1964年,赴青海負責原子彈研製中的放射化學工作,對核爆炸進行監測;1978年,回到北京,在核工業部軍工局工作;1979年,調到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後轉向放射化學的基礎研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3年,被遴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王方定負責研製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引爆中子源;參加創建了核試驗的放射化學診斷方法,並多次用於實踐,如裂變燃耗的診斷方法等;20世紀80年代開展了多價態裂變產物化學狀態和自發裂變電荷分佈的研究。

人物經歷


王方定
王方定
中華民國一十七年(1928年)12月,王方定出生於遼寧瀋陽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中華民國二十年(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后,3歲的王方定隨家人逃到上海生活。因父親工作調動,王方定隨之遷至南京,就讀南京中學實驗小學。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王方定先後在重慶南開中學自貢蜀光中學完成了中學的學習。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夏,王方定考取交通大學電信管理系;同年底,交通大學醞釀遷校去台灣,王方定返回四川,擔任小學教員。
1950年,王方定考入重慶大學化工系。
1952年,王方定進入四川化工學院(現四川大學化工學院)學習。
1953年,王方定大學畢業后,經國家統一分配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接受了所內外的業務學習(至1955年)。
1959年2月,王方定作為先進集體代表,參加了二機部在北京虎坊橋工人文化宮召開的躍進獻禮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在中南海受到周總理接見。同年底,根據錢三強所長的建議,王方定和同事們花了約一個月時間建立了一座簡易工棚作實驗室,開始了提取釙的化學實驗,接著又開展了氚和氫化鈾的試製工作。
1964年,結束點火中子源的研製工作的王方定被派往九院,遠赴青海負責原子彈研製中的放射化學工作,對核爆炸進行監測。1964年10月16日至1969年9月27日,王方定參加了十次核爆放射化學分析測定工作,用放射化學方法研究了核爆炸的殘留物,對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等核試驗進行了放射化學診斷,參加創建了核試驗的放射化學診斷方法。
1978年,王方定回到北京,在核工業部軍工局工作。
1979年,調到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後轉向放射化學的基礎研究,指導自發裂變過程引起的化學反應及電荷分佈研究,同時兼任核工業研究生部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導師。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93年至1997年,被遴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2010年4月23日,出席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行的北京大學放射化學-應用化學專業55周年慶典暨學科建設研討會。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主要研究方向
研製了用於引發原子彈鏈式核反應的中子源材料
1959年底,王方定和同事們開始了提取釙的化學實驗,接著又開展了氚和氫化鈾的試製工作。根據中子核反應的原理,通過其他途徑製造中子源的研究工作也一個個緊跟著提上日程。最後歸納為三條研製路線,分別代號為:9501、9502和9503。為了加強力量、加快速度,王方定小組只做9501項目。9501項目包括輕核素製備、化合物製備、化學組成鑒定、物理狀態鑒定、操作條件的建立等工作。他們設計製造了專用的密封室、氣體凈化循環使用系統及氣體分析方法。經過大量試驗后,於1961年7月合成了所需材料。該項目投產的9501材料用於點火中子源獲得成功,被多次用作核彈的核點火部件。在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原子彈的突破及武器化”項目中,王方定因是該部件的主要參加者,被列入該獎的光榮冊。與該項目有關的研究工作獲兩項全國科學大會獎。
參加創建核試驗的放射化學診斷方法
王方定和同事們陸續成功地進行了中國第一顆空投原子彈、第一顆裝有熱核材料的加強型原子彈、第一顆氫彈原理實驗等多次核試驗的放射化學診斷,提交了放化診斷報告。建立了多種分析方案,測回收係數、測當量、測中子、測氣體等,以適應單一原子彈、不同裂變材料原子彈、加強型原子彈、氫彈原理、及全當量氫彈等試驗的要求。
• 學術論著
王方定. 聚變化學及用放化方法研究高能中子核反應[J]. 原子能科學技術, 1982, 16(3):357-357.
平佩貞, 王方定. 鋯在HNO_3-HDBP-煤油體系中的萃取行為[J]. 原子能科學技術, 1984(2):207-207.
孫建國, 郭景儒, 王方定. 熱中子誘發~(235)U裂變中~(88)Y獨立產額的測量[J].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年報, 1986(00).
齊占順, 張丕祿, 王方定,等. ~(252)Cf自發裂變產物碲化學行為研究[J].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年報, 1987(00).
張艷玲等著. 中國核科技報告 CNIC-00421 IAE-0079 252cf自發裂變電荷分佈研究 133mTe和133gTe分累計產額測定[M].
張艷玲, 李學良, 郭景儒,王方定,等. “~(99)Mo-裂變產額值法”測定~(252)Cf源的有效裂變率[J].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年報, 1989(00).
趙欣, 李學良, 郭景儒,王方定,等. ~(252)Cf自發裂變電荷分佈研究——~(127g)Sn和~(128)Sn累計產額測定[J]. 中國核科技報告, 1990.
張艷玲, 李學良, 王方定,等. ~(252)Cf自發裂變電荷分佈研究——~(133m)Te和~(133g)Te分累計產額測定[J]. 中國核科技報告, 1990(S4):27-28.
王冬梅, 郭景儒, 王方定,等. 應用~(252)Cf溶液刻度SSTD的效率因子[J]. 核化學與放射化學, 1991, 13(2):107-107.
王冬梅, 張春華, 唐培家,等. 24.4keV中子誘發~(235)U裂變的產額測量[J]. 核化學與放射化學, 1991, 13(4):237-237.
賈永芬, 王方定, 張丕祿. 1.6 鍀的氧化還原反應動力學研究[J].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年報, 1995(1):148-149.
張安運, 胡景炘, 張先業,王方定. N,N-二乙基羥胺與亞硝酸氧化還原反應動力學研究[J].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年報, 1997(00):122.
張安運, 劉鷹, 王方定. 羥胺與Pu(Ⅳ)氧化還原反應動力學和機理研究[J]. 應用化學, 2000, 17(2):138-141.
朱志瑄, 賈永芬, 王方定. 硝酸介質中鍀與肼的反應研究[J]. 核化學與放射化學, 2003, 25(3):129-129.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5年12月,王方定先後獲得國家發明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全國科學大會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防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人才培養

• 教學思想
王方定在教書育人上他也秉承了嚴謹、認真的態度。他時刻謹記錢三強老先生對他的教導: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自己創造條件也要上。王方定以錢老的這句話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他為自己的研究生籌集款項,建造實驗室,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驗條件和學習環境讓他們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潛心放射化學的學習和研究。
• 指導學生
1983年,王方定所在的核工業部開始招收研究生,他當上了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導師將一生所學傳授給學生,培養新一代核工業科技人才為國所用,截至2015年4月,總共培養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十餘人,大多數學生都已成為所在單位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和頂樑柱,他不僅在學業上培養學生,更在為師為人方面,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1985年核工業部勞動模範稱號
1990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91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020年1月15日​中國核工業功勛獎章

社會任職


1993年至1997年,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個人生活


王方定的父親王道周是一位軍事工業家,曾留學日本攻讀火藥學專業。母親楊肇華出生在潼南縣的楊氏大家族。

人物評價


王方定在古稀之年,還總是在工作最需要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以其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明察秋毫的分辨能力,及時給大家以強有力的支持,從而使所、院工作得以沿著正確軌道順利推進。正如他所說:“夕陽無限好,不怕近黃昏。”這“不怕”二字,凸顯出他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樂觀向上的革命情懷。(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顧忠茂評)
"讓生命綻放一次燦爛,讓感情澎湃一次潮汐,讓思想散發一次光芒,讓信念穿透一次時空",王方定真正實踐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真正實踐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光明網評)
王方定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所做的貢獻卻留下永恆的印記,60多年來,他帶著極大的責任心和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無比熱愛,投身到中國核工業創業者的行列,為中國核工業事業上下求索,奉獻至今。(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時春麗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