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西元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首任副政治委員
劉西元(1917年2月26日一2003年7月14日),原名劉熙元,曾用名劉東元。江西省吉安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首任副政治委員。
2003年7月14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6歲。
劉西元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六團營政治教導員、團政治委員,魯南支隊政治委員,教導第二旅六團政治委員,濱海軍區濱北軍分區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通化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獨立第二師師長兼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三縱隊副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四十七軍副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長,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會副主席、主席,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總政治部副主任,蘭州軍區副政治委員,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
劉西元,吉安縣桐坪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6團政治委員,濱海軍區濱北軍分區政治委員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野戰軍第3縱隊副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47軍副政治委員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志願軍38軍政治委員,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總政治部副主任,蘭州軍區副政治委員,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勳章。
1917年,劉西元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家。十二歲時,經熟人介紹,劉西元到吉安城一家布店當學徒,過著“包身工”的生活,如果沒有親身經歷,體會不到其艱苦!
1930年10月3日夜晚,槍炮聲響了一夜,紅軍“九打吉安”終於佔領了這座古城。早晨,滿街的軍人川流不息,軍帽上綴著醒目的紅色五角星,這支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深得民心。紅軍立即召開群眾大會,宣布成立江西省工農兵蘇維埃政府,曾山任主席。1931年,劉西元毅然參加紅軍,此時,紅軍已發展到4萬餘人。在經過一至五次反“圍剿”之後,1934年中央蘇區狼煙四起,由於當時毛澤東被剝奪了領導權,紅軍決策人繼續堅持“堡壘對堡壘”禦敵於“國門”之外的錯誤策略,導致了紅軍巨大的傷亡,造成的損失極為嚴重。10月10日晚,中央紅軍被迫開始作戰略轉移。
1934年10月21日,中央紅軍主力各軍團按照中革委命令,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當時,劉西元沒有想到這一走就是18年之久,這一步踏出就是二萬五千里之遙。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38軍首批入朝參戰。政委劉西元與同是吉安人的軍長梁興初率部隊於1950年10月19日跨過鴨綠江。他們冒著風雪佔領狗峴嶺黃龍洞軍械庫,勝利完成了武器裝備和軍工廠搶運任務。然而不久,38軍卻因在第一次戰役中貽誤戰機,受到彭德懷的嚴厲批評。因為他們誤將熙川守敵南朝鮮軍一個營當成美軍一個“黑人團”,致使攻擊命令遲遲未下,造成熙川守敵脫逃。第一次戰役剛結束,劉西元、梁興初收到彭德懷司令員、鄧華、洪學智副司令員聯名簽署並報軍委的電報,嚴厲批評38軍在打熙川、穿插軍隅里、新安州作戰中貽誤戰機的錯誤。38軍黨委擴大會議上,與會人員一聲不吭。劉西元帶頭站起來,自我檢討說:“這一仗沒有打好,梁興初作為一軍之長固然有責任,我作為軍黨委書記、軍政治委員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大家應當分擔,關鍵是要在以後的戰鬥中打出38軍的威風來。”政治委員的一席話,如一股暖流,會議的沉悶氣氛頓時得到了扭轉。第二次戰役打響了,在劉西元和梁興初的一再請戰下,志願軍總部決定將圍殲德川境內的李承晚偽7師的任務單獨交給38軍。根據前次失利的經驗教訓,劉西元和梁興初運用先遠后近和先側翼迂迴、后正面攻擊的戰術,指揮部隊向敵發起攻擊。第112師從1950年11月25日16時30分起向南猛插,於26日5時佔領德川西面的雲松里等地,切斷了李承晚偽7師西逃之路。11月26日,38軍各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四面八方發起猛攻。敵人在飛機掩護下兩次企圖突圍,均未能得逞。激戰至晚上7時,德川之敵大部分被殲,還俘虜了美軍顧問團上校1名、中校1名、少校5名。被許多中國人所熟知的松骨峰戰鬥就發生在這次戰役中。著名作家魏巍根據松骨峰戰鬥寫成了那篇著名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結合戰局的發展,志願軍總部適時命令38軍向敵縱深迅猛穿插。28日,38軍113師及時搶佔了三所里地區,卡住了敵軍南撤的咽喉,並在隨後數日內頑強阻擊,守住了陣地。二次戰役由此取得了空前的勝利。
38軍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毛主席發來電報,祝賀二次戰役取得的偉大勝利。彭德懷總司令親自起草電報,傳令嘉獎38軍。彭總在電報結尾加上的“38軍萬歲!”讓38軍從此有了“萬歲軍”的美譽。在前線指揮戰鬥的梁興初、劉西元接到彭總的嘉獎令之後,都流了眼淚。
特別在1950年11月的第二次戰役中,劉西元率領38軍在氣溫降至零下30℃、供應嚴重短缺的情況下,發動官兵克服困難,浴血奮戰,殲滅德川南朝鮮軍1個師,佔領了三所里、龍源里,阻止敵人南逃北援,粉碎了“聯合國軍”發動的聖誕節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為兩線戰役的勝利、扭轉朝鮮戰局起了重大作用。
1951年春節剛過,美軍糾集20餘萬人,開始採用“磁性戰術”和“火海戰術”對我進行反撲,劉西元指揮38軍堅守陣地17個晝夜,有效分割了東西線敵軍,為掩護志願軍主力在橫城地區反擊贏得了寶貴時間,從而立下了顯赫的戰功,受到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聯合部通報表揚。
當晚,毛主席設宴招待劉西元和肖華。吃飯時,毛主席詳細詢問戰士在前方的生活情況。當得知由於敵機封鎖,戰士們有時幾天餓著肚子打仗,長時間不能洗澡更衣,身上長了虱子等情況時,毛主席深沉地對劉西元說:“我們的戰士太辛苦了,國內人民正在想辦法幫助前方克服困難。我們的總理、朱老總他們,都在親自組織群眾給前方同志們做炒麵、做乾糧,你們在前方吃到這些東西沒有?”毛主席的一席話,讓劉西元激動得流出熱淚。
劉西元說:“請主席放心,前方的困難已經有了好轉,為了保衛祖國,支援朝鮮,大家對打敗美國侵略者的信念十分堅定,也很樂觀。”
毛主席聽到這裡,很有感觸地對劉西元說:“我們的戰士是不怕困難的,我們的人民是不怕困難的,我們的民族、我們的黨是不怕困難的。戰爭不是我們想打不想打的事,杜魯門把戰爭搞到我們頭上來了嘛!你不打也得打。為了支援朝鮮,保衛我們的建設,我們硬是要把這場反侵略戰爭打贏,一直打到那位杜魯門總統罷手為止。”
毛主席的這次接見,長達4個多小時,不久,劉西元重返朝鮮前線,向部隊詳細傳達了毛主席的關懷和指示,極大地鼓舞了部隊士氣。1983年12月劉西元離職休養后,仍十分關心黨、國家和軍隊的建設和發展,關心祖國的統一大業,保持革命晚節。劉西元將軍情系家鄉、關愛家鄉。為支持家鄉建設,建設吉安縣將軍園,他協調爭取了不少建設資金,“將軍園”建成后,吉安縣人民政府特邀了劉老將軍參加開園慶典活動。當得知桐坪鎮建設農貿市場時,他個人又捐贈3000元,獻出了熱愛家鄉的一番情意。劉西元(正大軍區職務待遇)因病醫治無效,於2003年7月14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6歲。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當時最年輕的中將。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文革”中因保護蒙冤的幹部而被批鬥。1973年1月任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1983年12月離休。1988年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第四、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一、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17年2月26日生於江西省廬陵(今吉安)縣桐坪鎮社上村貧苦農民家庭。曾入私塾兩年。1929年到吉安城當學徒。
1930年10月4日,紅軍攻下吉安城后,參加了吉安學徒聯合會的劉西元報名參軍,在紅軍部隊撤離吉安時,被編入少年先鋒大隊第三隊,擔任班長。
1931年1月參加工農紅軍,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2年5月轉入中國共產黨。任黨支部青年委員、共青團支部書記。
1932年12月,調任校政治部青年幹事。
1934年3月,劉西元調任紅一方面軍直屬隊黨總支青年幹事。
1934年5月,調任紅3軍團第6師政治部青年幹事,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
1934年10月,隨部隊開始長征。
1935年1月,在遵義劉西元調任紅1軍團第4師政治部青年幹事。
1936年2月參加東征戰役,進入山西臨汾地區。4月任紅4師直屬隊黨總支書記。5月東征戰役結束,隨部西渡黃河。
劉西元(右)
抗日戰爭爆發后的7月份,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6團3營政治教導員,參加了平型關、午城、井溝等戰鬥。
1939年3月,任686團政治委員,隨115師主力由晉西進至魯西,曾率部首戰樊壩,在魯南費縣開創魯南抗日根據地。
1939年4月4日,任魯南支隊政治委員兼686團政治委員。
1939年10月,魯南支隊第7團和蒙山大隊編入686團,改稱115師教導2旅第6團,劉西元任政治委員。參加開闢濱海抗日根據地。在郯城戰役中,所部6團8連獲“郯城模範連”榮譽稱號。
1943年3月,任第6團政治委員兼政治處主任。
1943年9月,任新開闢的濱海區北部根據地軍分區政治委員兼中共濱北地委書記。
1945年8月,任山東軍區第1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大反攻作戰。
1945年9月,任中共通化地委書記,赴任時改名劉東元。到任后將進入通化的軍隊和地方武裝合編為遼東人民自治軍通化支隊,任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1946年1月,通化地委改為省委,成立通化軍區,任通化軍區司令員。2月通化支隊改稱楊靖宇支隊,
1946年7月,改編為遼寧軍區獨立第2師,任師長兼政治委員,11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隊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1949年3月,調任第47軍副政治委員,隨部向中南進軍。10月,參加了解放四川的戰鬥。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3月,任第38軍政治委員、軍黨委書記。
1950年10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政治委員。第38軍被彭德懷譽為“萬歲軍”,被魏巍譽為“最可愛的人”。他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
1951年3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住處接見了劉西元和總政治部副主任肖華。
1952年5月,劉西元奉調回國,任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長。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他時才38歲,是當時解放軍中將年齡最小的人。
1956年任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書記處書記,並任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1957年任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時,胡耀邦任第一書記。
1958年4月,當選為全國青年聯合會主席。
1959年2月,率中國青年代表團出席在開羅舉行的亞非青年會議。
1959年8月,率團赴布拉格出席世界青聯第五屆會員組織代表大會,當選為世界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1964年9月調任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
1967年6月任總政副主任。
在“文化大革命”中,劉西元堅持原則,對黨忠誠。還儘力保護被“打倒”的幹部,後來自己也被“打倒”。
1968年9月,周恩來在國慶上天安門的名單中指名要劉西元上。
1968年10月1日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1969年7月調任蘭州軍區副政治委員,
1973年1月任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
1983年12月離職休養,享受大軍區正職待遇。
1988年7月榮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2003年7月14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6歲。
劉西元原名劉熙元,曾用名劉東元。1917年2月26日出生於江西省廬陵(今吉安)縣桐坪鄉社上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在本村讀了兩年私塾,12歲起獨自到吉安縣城謀生,先後在布店、雜貨店、煙店學徒。1930年10月4日,紅一方面軍攻克吉安后,參加了吉安學徒聯合會的劉西元報名參軍,在紅軍部隊撤離吉安時,被編入少年先鋒大隊第三隊,擔任班長。1931年1月,被派往紅十三軍列寧青年學校學習,后因病未去,被分配到紅一方面軍後方辦事處特務連當司號員。4月,特務連劃歸瑞金紅軍學校建制。8月,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5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任黨支部青年委員、共青團支部書記。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軍學校司號連司號員,紅軍學校政治部青年幹事,紅一方面軍直屬隊黨總支青年幹事,紅3軍團第6師政治部青年幹事,參加了中央根據地的歷次反“圍剿”作戰。1934年10月,隨部隊開始長征。1935年1月,在遵義任紅1軍團第4師政治部青年幹事。
到達陝北后,1936年2月參加東征戰役,進入山西臨汾地區。4月任紅1軍團第4師直屬隊黨總支書記。5月東征戰役結束,隨部西渡黃河。6月入瓦窯堡抗日紅軍大學第二科學習。1937年1月,留校任俱樂部主任。1937年4月調任紅1軍團4師第12團政治委員。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6團3營政治教導員,參加了平型關、午城、井溝等戰鬥。1939年任686團政治委員,隨115師主力由晉西進至魯西,率部參加了鄆城樊壩戰役、陸房突圍戰等,在魯南費縣開創魯南抗日根據地。後任魯南支隊政治委員兼686團政治委員,115師教導2旅6團政治委員,參加開闢北起膠濟鐵路、南抵隴海鐵路、西至沂河、東至黃海邊的濱海抗日根據地。
在郯城戰役中,所部6團8連獲“郯城模範連”榮譽稱號。1943年3月山東八路軍整編,主力部隊全部地方化,劉西元任第6團政委兼政治處主任。9月任濱海軍區濱北軍分區政治委員兼中共濱北地委書記,他與司令員梁興初建立3個縣委和縣民主政府,組織抗日群眾團體。1945年解放了諸城、高密、膠縣等大片地區。8月份日本投降,八路軍整編,任山東軍區第1師政治部主任等職。率部先後參加陸房突圍、沂蒙山區反鐵壁合圍、山東軍區1944年和1945年對日、偽軍攻勢作戰和大反攻等大小上百次戰役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赴東北,受命開闢通化地區,任中共通化地委書記,赴任時改名劉東元。到任后將進入通化的軍隊和地方武裝合編為遼東人民自治軍通化支隊,任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46年1月,通化地委改為省委,成立通化軍區,任司令員。2月通化支隊改稱楊靖宇支隊,他指揮所部平息當地反動武裝叛亂,迅速打開建設根據地局面,部隊由千餘人發展到八九千人。同年7月,部隊改編為遼東軍區獨立2師,任師長兼政治委員。後任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隊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東北野戰軍第3縱隊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副政治委員,先後參加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攻克四平戰鬥、東北1947年攻勢作戰和遼瀋、平津等戰役。同時3縱開展訴苦教育,劉西元下部隊指導工作,總結訴苦教育的經驗上報軍委,毛主席親自修改彙報稿並轉發全軍學習,在3縱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筆。1949年3月調任第四野戰軍第47軍副政治委員,隨部進軍中南。衡寶戰役后,隨第二野戰軍參加西南戰役、解放重慶等。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環境中,他轉戰南北,不畏犧牲,鬥志頑強,馳騁鏖戰,威震敵膽,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38軍政治委員、軍黨委書記。
抗美援朝中的“萬歲軍”政委劉西元
11月26日,梁興初和劉西元命令各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四面八方發起猛攻。敵人在飛機掩護下兩次企圖突圍,均未能得逞。激戰至晚上7時,德川之敵大部分被殲,還俘虜了美軍顧問團上校1名、中校1名、少校5名。
被許多中國人所熟知的松骨峰戰鬥就發生在這次戰役中。著名作家魏巍據松骨峰戰鬥寫成了那篇著名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
第二次戰役中與軍長梁興初指揮所部殲德川南朝鮮軍1個師大部,繼令一部先敵佔領三所里、龍源里,阻敵南逃北援,對戰役西線作戰勝利起了關鍵作用,第38軍由此贏得“萬歲軍”之美譽。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
1951年3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住處接見了劉西元和總政治部副主任肖華。1952年5月回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長,1956年起調任中國新民主主義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並任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1957年任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時,胡耀邦任第一書記。1958年4月,當選為全國青聯主席。1959年2月,率中國青年代表團出席在開羅舉行的亞非青年會議。8月,率團赴布拉格出席世界青聯第五屆會員組織代表大會,當選為世界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劉西元將軍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期間,利用各種渠道廣泛開展民間外交、廣交各界朋友,為促進國際交往、密切黨和各民主黨派人士的關係做出了積極貢獻。1964年重返部隊,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總政治部副主任。
十年動亂,劉西元堅持原則,對黨忠誠。還儘力保護被“打倒”的幹部,後來自己也被“打倒”。在“文化大革命”中,劉西元將軍剛任總政治部副主任不到4個月,即遭到審查、批鬥、抄家,但他旗幟鮮明,嫉惡如仇,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倒行逆施進行了堅決的抵制和鬥爭。粉碎“四人幫”之後,他堅決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認真貫徹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積極擁護改革開放和部隊精簡整編,自覺與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1968年9月,周恩來在國慶上天安門的名單中指名要劉西元上,10月1日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1969年6月起任蘭州軍區副政治委員,他並不計較這次“降職”,愉快地投入了工作。1972年11月調任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黨委常委,在任期間為培養大批優秀軍隊幹部作出重要貢獻。
1983年12月,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批准劉西元同志離休,享受大軍區正職待遇。離職休養后,他仍十分關心黨、國家和軍隊的建設和發展。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第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