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寧縣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轄縣

冕寧縣,隸屬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地處四川省西南,涼山彝族自治州北部,東依小相嶺與越西、喜德兩縣毗鄰,南與西昌、鹽源兩縣(市)接壤,西隔雅礱江、氂牛山北段山脊與木里、九龍兩縣交界,北至菩薩崗與石棉縣相連。總面積442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69166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冕寧地處攀西大裂谷地帶,安寧河和楠椏河發源於境內,雅礱江從西南蜿蜒而過,被譽為安寧河畔米糧倉,是“國家糧食生產大縣”和“生豬調出大縣”,已探明有開採價值的礦種30多種,其中稀土儲量位居全國第二。冕寧是革命老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紅軍長征經過冕寧,建立了紅軍入川后的第一個革命政權——冕寧縣革命委員會,第一支革命武裝——抗捐軍,在這裡朱德總司令在《中國工農紅軍布告》中首次提出了“長征”概念,也是在這裡劉伯承與小葉丹彝海結盟”。

2018年,冕寧縣下轄16個鎮、22個鄉。2017年,冕寧縣戶籍人口40.4014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6.5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1.43億元,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60.97億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34.17億元,產業結構比為18.4:52.3:29.3,人均GDP達到32508元。

歷史沿革


冕寧縣
冕寧縣
冕寧縣居安寧河谷北段,氣候溫和,物產豐富,適宜人類生存。據縣境內發掘出的銅器、陶器和石器等判斷:至遲在公元前206年以前的春秋至戰國的銅器時代晚期,此地居民已有較大的部落群組織,並已部分進入農耕社會。
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遣司馬相如略定西夷,邛、笮、冉、斯、榆的君長皆請為臣。漢朝邊界,西擴至沫、若水。今冕寧縣東南部地區為當時邛的一部分,西北地區為笮的一部分。
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邛都置越嶲郡,下設15個縣,以邛人聚居區設台登縣(即今冕寧縣瀘沽鎮、復興鎮及喜德縣北部地區),治地台登城,居孫水東、西源匯合處(今瀘沽鎮梳妝村);以笮人聚居區置笮秦縣,即今冕寧縣北部,瀘寧、里庄和石棉縣南部,九龍縣東南部。
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改越嶲郡名“集嶲”,台登、笮秦屬之。
東漢,公元43—220年仍置台登,漢獻帝時曾改名台高。西北部仍置笮秦縣。
三國蜀,初沿東漢之制,台登、笮秦仍設縣。建興三年(公元225年)春,諸葛亮南征,平南中;調整越嶲郡建置,金沙江至大渡河中間地區劃為11縣,省笮秦入台登。
西晉,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台登為越嶲郡七縣之一。治地為原址。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李勢降東晉,越嶲郡入東晉版圖,台登屬之,治地同前。
南北朝,東晉元熙二年(公元420年),仍沿晉制,領越嶲郡,下轄八縣,台登縣屬之,因僚部設長以統之。南朝齊,公元479—502年,建越嶲僚郡,未設台登縣。南朝梁,領縣無考。北朝魏,武帝二年(公元553年),遣大將尉遲回率師代武陵王蕭紀,八月克成都,劍南屬魏。嶲州、台登為僚人所居,無郡縣。北朝周,武帝天和五年(公元570年),大將軍鄭恪率師平越嶲,置西寧州,不久改為嚴州,領郡6,郡各領縣1,白沙郡領台登縣,設治所於台登城舊址。
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承周制仍置嚴州,領白沙等6郡,白沙郡領台登縣,治地仍舊。
唐,承隋制仍置台登縣,治地仍舊。
南詔,世隆建極四年,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于越嶲(今西昌)置建昌城。六年,佔領台登后,置台登城,設承上(南詔地方官名)之官以統之。
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設千戶,十三年升萬戶,十五年改為瀘沽縣,治地台登舊址(今瀘沽鎮),屬於禮州,禮州屬建昌路。泰定帝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置蘇州,治地今拖烏鄉蘇州壩。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依元制仍置,治所為今城廂鎮,屬建昌府,隸雲南布政使,十月改屬四川都司。二十一年十月改設建昌衛,兼置蘇州衛。二十五年六月廢州,升衛為軍民指揮使司。二十六年更名為寧番衛軍民指揮使司。
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四川行都司歸清,改設建昌監理廳,仍明制領五衛,寧番衛屬之。治地今城廂鎮。雍正六年(1728年),裁建昌通判改置寧遠府,裁寧番衛改置冕寧縣。
冕寧縣地圖
冕寧縣地圖
中華民國,冕寧縣治地今城廂鎮,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屬寧遠府。民國二年四川恢復道制,廢府,冕寧縣屬於建昌道。民國十七年裁道,冕寧縣直屬四川省政府,民國十九年改行新縣制。民國二十四年六月,寧遠置十八行政督察區,領八縣,冕寧縣屬之。民國二十八年一月一日成立西康省,冕寧縣屬之。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月,紅軍長征過冕寧,23日在縣城東街文廟大成殿,召開群眾大會成立冕寧縣革命委員會,陳野蘋任主席,李井泉任副主席,為冕寧縣最早的革命政權。
1950年3月28日解放,4月10日成立冕寧縣人民政府,縣名仍為冕寧縣,治所駐今城廂(原城關)鎮。仍屬西康省。
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銷,冕寧縣隨西昌專區改隸四川省。
1978年撤銷西昌專區建置,冕寧縣改隸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屬。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冕寧縣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北部,處在東經101°38′~102°25′,北緯:28°05′~29°02′之間,東鄰越西、喜德,南接西昌、鹽源,西連九龍、木里,北毗石棉。北距省會成都368公里,南距州府西昌80公里。

地質構造

冕寧所處的大地構造位置按李四光的地質力學劃分,位於川滇南北向構造帶中北段;按黃汲清的地質歷史方法劃分,則位於康滇地軸中北段、鹽源麗江台緣褶皺帶北段和雅江褶皺帶東南部;按1:20萬區測地質報告劃分,以錦屏山斷層為界,東部為康滇台隆和鹽源麗江台緣拗陷,屬揚子准地台·西部屬於松潘甘孜(地槽)褶皺帶。綜合各種地質資料分析,冕寧處於揚子地台與甘孜地槽兩個一級大地構造單元的結合部。在縣境內劃分為兩個性質不同的二級構造單元。以安寧河深斷裂北段(石棉田灣—冕寧小鹽井)、南河斷裂、里庄—羊坪於斷裂(南接金河—箐河斷裂)為界,東為康滇台隆,西為鹽源麗江台緣拗陷。以安寧河深斷裂中段(小鹽井—西昌新華)為界,康滇台隆又分三個亞區,東部為小相嶺背斜和瀘沽復背斜,中部為安寧河深斷裂帶斷陷盆地及河谷平原,西部為筆架山—氂牛山早元古界陸殼結晶基底。

地形地貌

冕寧地處橫斷山脈東側、川西南山地與川西北高原過渡地帶。境內岩石堅硬,斷層發育,山脈連綿起伏,河流深切,溝壑縱橫,地形複雜,地貌類型多樣。根據《冕寧縣農業地貌區劃報告》,全縣可分為平壩、台地、低丘、低中山、中山、高山、極高山、山原、高平原和高山原十個基本地貌類型。在4420平方千米總面積中,有16%是海拔3500—4000米以上的高山,76%是海拔1500—3500米的中低山,5%是海拔1550—2600米的河谷和盆地.3%是海拔1330—1640米的峽谷。整個地勢由北向南傾斜,北高南低。最高點為北端則爾山頂,海拔5299米,是冕寧、石棉、九龍3縣的分界點,一年中積雪十個多月,陰山則積雪終年,人跡罕至,最低點在西南部雅礱江與大水溝交匯處,海拔1330米。境內有3列主要山脈,有超越4000米海拔的高峰242座。小相嶺居東,錦屏山居西,氂牛山居中,均屬大雪山系,都是北南走向。

氣候

冕寧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氣候溫和、雨熱同季、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立體差異明顯等氣候特點。冕寧處於較低緯度、高海拔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兼有高原氣候特點。冬暖夏涼,雨熱同季,乾濕分明.冬春多南北大風,低溫霜凍頻繁;春秋多冰雹,春旱突出。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有冬無夏,春秋連季,四季不甚分明。晴雨間,冷暖變異大。
冬半年(乾季):高空受南支西風環流控制,雲雨稀少,天氣晴朗,日照多,蒸發大,空氣乾燥。北部有高山阻擋,北方冷空氣不易侵入,焚風效應顯著,太陽輻射強烈,冬無嚴寒。
夏半年(濕季):高空受副熱帶高壓及印度低壓影響,降雨集中,雨水多,日照少,空氣潮濕。雲雨多,太陽輻射弱,地面吸收熱量少,夏無酷暑。
山谷高差懸殊,氣候立體變化明顯。年降雨量隨海拔的升高而增大,北部高山區多於南部河谷區,東部安寧河谷多於西部雅礱江河谷。氣溫則隨海拔的升高而遞減,南部高於北部,西部高於東部。海拔每上升100米,年平均氣溫下降0.5—1.0℃。境內海拔最高點與最低點之溫差達30℃左右。按照氣候帶劃分標準,全縣有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五個類型氣候區,構成了“十里不同天,一山分四季”的氣候特色。

水系

冕寧縣居長江上游,河流屬雅礱江水系,北部屬大渡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安寧河、雅礱江、南埡河,產水豐富。

植被

冕寧縣植被主要有亞熱帶乾性常綠闊葉林、雲南松林、暖溫帶闊葉林和針葉混交林,溫帶暗針葉林、杜鵑、杉、箭竹,以及亞熱經濟林。
冕寧縣
冕寧縣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冕寧縣境內可使用土地面積42.6234萬公頃,規劃中工業用地702.27公頃,商業用地102公頃,住宅用地4132.65公頃,農業用地40.44萬公頃,其它用地3.27萬公頃。

水能資源

冕寧縣水能資源豐富,蘊藏發電量536萬千瓦,可開發量400多萬千瓦,其中已開發近10萬千瓦,占可開發量的2.5%。

礦產資源

冕寧縣探明有稀土、鐵礦、釩鈦、銅、鉛、鋅、錫、鉬、滑石、花崗岩、高嶺土等貴金屬,黑色金屬及非金屬礦產10個大類30餘個品種,提供儲量報告的有16個礦床,經過普查的有58個礦點,60個礦化點。其中,稀土礦已探明的儲量(REO)200多萬噸;瀘沽鐵礦、大頂山富鐵礦儲量分別為1024.9萬噸和684萬噸,屬中型富鐵礦;澤遠、沙壩、林里等地花崗岩,質地堅硬整體性好,儲量約2億立方米;後山滑石礦是西南地區唯一的滑石中型礦,儲量227.35萬噸,白度為63.74度;林里高嶺土礦體長度大於1公里,厚100至200米,儲量約500萬噸;黃金儲量30噸,漢白玉600萬立方米。

森林資源

全縣森林覆蓋率34.7%。物種豐富,有喬木、灌木、草本植物共140科,341屬、608種。主要用材樹種有雲南松、冷杉、雲杉、鐵杉、櫟類、樺木等;經濟林木有花椒、核桃、板栗、蟲樹等。

生物資源

冕寧縣屬於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有紅豆杉、四川紅杉、蓮香樹、黃杉等十餘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大熊貓、牛羚、雲豹、豺、綠尾虹雉等5種,屬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大靈貓、小靈貓、黑熊、水獺、林麝、紅腹解雉、白腹錦雞等29種。並有多種名貴的中藥材,野生食用菌類及豐富的食用蕨類植物。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冕寧縣轄38個鄉鎮,其中城廂鎮、瀘沽鎮、復興鎮、沙壩鎮、漫水灣鎮、大橋鎮6個鎮,惠安鄉、回坪鄉、回龍鄉、哈哈鄉、森榮鄉、宏模鄉、林里鄉、石龍鄉、後山鄉、先鋒鄉、河邊鄉、河裡鄉、澤遠鄉、鐵廠鄉、曹古鄉、彝海鄉、拖烏鄉、冶勒鄉、錦屏鄉、南河鄉、青納鄉、和愛鄉、棉沙鄉、馬頭鄉、窩堡鄉、新興鄉、健美鄉、里庄鄉、麥地溝鄉、金林鄉、聯合鄉、臘窩鄉等32個鄉,下設8個社區、224個村民,1202個村(居)民小組。
截至2018年,冕寧縣下轄16個鎮、22個鄉。冕寧縣人民政府駐城廂鎮。
統計用區劃代碼名稱
513433100000城廂鎮
513433101000漫水灣鎮
513433102000大橋鎮
513433103000復興鎮
513433104000瀘沽鎮
513433105000沙壩鎮
513433106000彝海鎮
513433107000石龍鎮
513433108000回龍鎮
513433109000河邊鎮
513433110000錦屏鎮
513433111000後山鎮
513433112000里庄鎮
513433113000惠安鎮
513433114000宏模鎮
513433115000澤遠鎮
513433200000回坪鄉
513433202000哈哈鄉
513433203000森榮鄉
513433204000林里鄉
513433206000鐵廠鄉
513433208000河裡鄉
513433209000冶勒鄉
513433210000拖烏鄉
513433212000曹古鄉
513433216000先鋒鄉
513433219000金林鄉
513433220000臘窩鄉
513433221000聯合鄉
513433222000麥地溝鄉
513433224000南河鄉
513433225000青納鄉
513433226000和愛藏族鄉
513433227000棉沙灣鄉
513433228000馬頭鄉
513433229000窩堡鄉
513433230000新興鄉
513433231000健美鄉

人口民族


2012年,冕寧縣年末戶籍人口386390人,比2011年增長2.2%。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為159568人,增長4.5%,佔總人口的41.29%;彝族人口為151289人,增長4.6%,佔總人口的39%。全年出生人口7589人,出生率為19.6‰;死亡人口1804人,死亡率為4.6‰。2014年年末總人口39.7萬人,少數民族人口為16.9萬人,佔總人口的42.39%。
據縣公安局統計,冕寧有漢、彝、藏、回等20多個民族,2018年末總人口為405525人,少數民族為178844人,少數民族佔總人口數的44.1%。
冕寧縣有彝族、藏族、回族、蒙古族、苗族、滿族、布依族、白族、土家族、納西族、壯族、羌族、普米族、傣族、傈僳族、黎族、侗族、哈尼族、瑤族等19個少數民族。
截至2017年末,冕寧縣戶籍人口404014人,其中:鄉村戶籍人口296603人,城鎮戶籍人口107411人。少數民族人口為177340人,佔總人口的43.9%。全年出生人口6025人,出生率為15.73‰;死亡人口2197人,死亡率為5.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
2021年6月2日 ,涼山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冕寧縣常住人口369166人。

政治


現任領導
縣委書記:謝洋波

經濟


綜述

2017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116.57億元,同比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1.43億元,增長3.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2.18%;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60.97億元,增長7.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63%;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34.17億元,增長5.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19%。人均GDP達到32508元。產業結構比由上年的19.2:55.6:25.2調整為18.4:52.3:29.3。
非公經濟持續發展。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69.37億元,增長6.4%。其中:一產業增加值8.06億元,增長3.99%;二產業增加值40.03億元,增長6.9%;三產業增加值21.28億元,增長6.3%。非公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9.5%,比上年增加0.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5%。
城鎮化步伐加快。年末常住人口35.92萬人,城鎮常住人口14.45萬人,城鎮化率為40.23%,高於全州平均水平5.93個百分點,同比提高1.21個百分點。2018年,冕寧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4.5億元,同比增長5%以上,完成第一產業增加值21.8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64.6億元,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38.1億元,增長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67億元,同比增長7.66%,地方財政預算收入8億元,同比增長11.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5億元,增長10.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億元,下降32.8%;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9.2%。
冕寧縣
冕寧縣
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規模繼續擴大。年末全縣施工項目達到61個,比上年減少26個,降低29.9%。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0.72億元(含農戶投資)比上年增長0.48%。
在投資構成中,第二產業投資304912萬元,下降11.7%,第三產業投資251869萬元,增長20.5%。
財稅收支
2017年,冕寧縣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完成122894萬元,增長31.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2043萬元,同比增長15.7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2663萬元,減少0.07%。
人民生活
2017年,冕寧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76元,增長10.3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32元,增長8.7%,人均消費支出15937元,增長5.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93元,比上年凈增1158元,增長9.5%,農民人均消費支出9427元,比上年增加506元,增長5.7%。城鎮全部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57567元,同比增長14.3%;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59008元,同比增長4.9%;其中: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62147元,同比增長8.2%。

第一產業

農業生產穩步發展,農村經濟運行良好。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2784公頃,增加175公頃,增長0.54%,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重為73.11%;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75379噸,增長3.13%,平均畝產357公斤,主要經濟作物中烤煙產量8675噸,減少0.54%;蔬菜產量268108噸,增長4.37%;水果產量44381噸,增長7.69%。
畜牧業生產穩定增長。全年出欄肉豬298535頭,同比減少3.2%;羊出欄166495隻,增長7.5%;牛出欄24986頭,增長3.7%;家禽出欄857024隻,增長2.5%。全年肉類總產量達31922噸,增長0.5%,其中:豬肉產量24479噸,減少0.8%;羊肉產量3000噸,增長7.5%;牛肉產量3016噸,增長3.7%;家禽肉產量1330噸,增長2.3%;牛奶產量95噸,增長2.2%;蠶繭產量1411噸,增長0.4%。實現水產品產量1080噸。
種植業
2017年,冕寧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3588公頃,增加804公頃,增長2.45%,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重為74%;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84906噸,增長5.43%,平均畝產367公斤,主要經濟作物中烤煙產量7810噸,減少9.97%;蔬菜產量282196噸,增長5.25%;水果產量48712噸,增長9.76%。
畜牧業
2017年,冕寧縣出欄肉豬增加0.5%;羊出欄量增長1.5%;家禽出欄量增長2.4%。全年肉類總產量減少2%,其中:豬肉產量減少2.3%;羊肉產量增長1.7%;牛肉產量減少4.1%;家禽肉產量增長1.1%;牛奶產量增長3.2%;蠶繭產量增長2.1%。

第二產業

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4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2%。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中,鐵礦石原礦產量56.97萬噸,增長21.26%;水泥產量160萬噸,增長53.53%;發電量16.71億千瓦小時,下降10.6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3200萬元,同比增長4.85%;盈虧相抵后的利潤總額為18600萬元,增長56.3%;利稅總額為46500萬元,增長28.1%;總資產貢獻率4.88%,比上年增長1.75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1.48次,比上年減慢0.15次;成本費用利潤率5.2%,增長1.6個百分點;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為16.7%,比上年下降11.1個百分點。建築業實現增加值32.13億元,同比增長32.4%。
工業
截至2017年末,冕寧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5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4%。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中,鐵礦石原礦產量53.5萬噸,同比下降6.1%;水泥產量102.3萬噸,下降3.6%;發電量17.21億千瓦每小時,增長4.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8300萬元,同比下降2.9%;盈虧相抵后的利潤總額為29500萬元,增長57.7%;利稅總額為54600萬元,增長19.8%;總資產貢獻率6.1%,比上年增長1.3%;流動資產周轉率1.6次,比上年加快0.1次;成本費用利潤率8.5%,增長3.5%;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為20%,與上年基本持平。
建築業
2017年,冕寧縣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0.68億元,同比增長13.8%。

第三產業

2017年,冕寧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7915.8萬元,同比增長12.3%。其中:批發業零售額9822.5萬元,同比增長20.6%;零售業零售額348083.8萬元,同比增長11.2%;住宿業4666.3萬元,同比增長19%;餐飲業零售額95343.2萬元,增長13.1%。從城鄉市場看:城鎮市場零售額309530.5萬元,增長12.1%;農村市場零售額為148385.3萬元,增長12.5%。
2017年,冕寧縣郵電主營業務收入19637.6萬元,增加11.2%;年末固定電話用戶37734戶,比2016年增加4347戶,行動電話用戶289741戶,比2016年增加21410戶,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58838戶,比2016年增加9477戶。
截至2017年末,冕寧縣全社會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額916167萬元,比2016年增加84601萬元,增長10.2%。年末各項貸款餘額377471萬元,比上年增加37451萬元,增長11%。
2017年,冕寧縣接待國內外旅遊者236.63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9.93億元,增長19.5%。

文化


歷史

彝海結盟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月21日,紅軍巧渡金沙江后,劉伯承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先遣部隊到達冕寧,其先頭部隊在拖烏喇嘛房受阻。22日,紅軍先遣隊宣傳隊隊長肖華通過通司(翻譯)向阻撓的彝族武裝喊話:“紅軍是窮人的隊伍,從這裡經過是借道北上抗曰。”經過通司聯繫,雙方進行交談,彝族首領果基小葉丹提出要以彝族最古老的結盟儀式:歃血結盟和劉伯承結為兄弟。
兩個異族兄弟在這裡寫下了中國紅色革命歷程中燦爛的英雄主義佳話。這是中國革命歷史上中國共產黨的領袖人物惟——次和少數民族兄弟以這種形式走在了一起。隨後,毛澤東同志在冕寧縣東街一座趙姓大院(現城鄉鎮東街8號)會見了彝族首領代表果基達涅。
在紅軍離開冕寧時,劉伯承將隨身攜帶的手槍贈給果基葉丹,果基葉丹把自己的黑騾子送給劉伯承。並派出4個彝族嚮導為紅軍帶路,護送紅軍,紅軍大隊人馬順利地通過了彝區,揮師北上,為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贏得了極其寶貴的時間。
1995年8月1日,在中國工農紅軍過冕寧60年的時候,“彝海結盟紀念碑”落成。紀念碑的碑名由江澤民總書記題寫,紀念碑介紹碑文用彝、漢、英三種文字書寫,紀念碑群體雕塑由劉伯承、聶榮臻、果基小葉丹和參加結盟儀式的當地彝族群眾代表沙馬爾各4人組成。雕塑基座高3.5米,人像高5米,基座寬2.2米,台階高6層,寓意著35年5月22日結盟和60周年紀念活動。
挑花
挑花
挑花
寧民間藝術種類豐富,有雕塑、繪畫、剪紙、紙紮、扎染等多種門類,其中尤以挑花藝術獨具特色。挑花藝術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民間又叫掐花、縫花,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和實用性。
挑花藝術廣泛應用於圍腰、兒童捂裙、童褂、鞋墊等生活用品,逐漸發展為製作挎包、壁掛等裝飾品。傳統的掐花是指用單色線在青、藍、白土布上數二根紗或三根紗進行十字綉,在片綉中挑出或方或圓的圖案,叫丟花。挑花的基礎是畫花,畫花藝人用竹籤蘸上白色原料,懸肘立筆,不參照畫譜,自出心裁,線條粗細均稱而圓轉流暢;畫面布局疏密有致,充實完整。經常畫的圖樣有《金雞牡丹》、《鳳凰佛手》、《繡球喜鵲》等。畫花藝人黃開玉、宋學遠專為城鄉婦女畫圍腰、捂裙、枕套、鞋墊花樣,所畫花樣豐富別緻,畫技遠近聞名。
挑花藝術是冕寧獨特而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作品繁多,富有收藏價值。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挑花藝術得到了發揚光大和有效傳承。
泥塑
冕寧縣西街泥塑世家李榮祿、李翌、李桔三父子,秉承家傳泥塑木雕技藝並融合創新,重現了懸塑、人體脫模及室外空心泥像、滾金壁畫等古代造像、壁畫技法。北京潭拓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青城山、眉山三蘇祠、浙江普陀山以及寧夏、甘肅、雲南、重慶等地留下了眾多的雕塑壁畫作品。
藏族《趕馬調》
冕寧民間歌曲蘊藏豐富。其中藏族民歌《趕馬調》尤為突出,因在趕蓄力運貨、出行或賽馬途中演唱而得名。那高亢而不失婉轉、奔放而不失優美的天籟之音,彷彿令人置身於仙境。《趕馬調》主要分佈在冕寧的和愛、青納、聯合、回龍、回坪、惠安等鄉鎮。經文化部深入鄉村,收集、整理、搶救、挖掘,通過嚴格、規範的申報程序,冕寧藏族《趕馬調》於2008年被評為州級、2009年被評為省級、2010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歌手伍德芬、伍春花、趙仙芝分別被申報為藏族原生態民歌《趕馬調》國家級、省級傳承人。

交通


截至2017年末,冕寧縣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416千米,其中:等級公路1341千米,高速公路88千米。
2017年,冕寧縣完成公路貨運周轉量5293萬噸千米,公路客運周轉量1286萬人千米。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冕寧縣有各級各類學校214所,在校學生82033人;教職工4241人(含特崗教師)。2017年普通高考全面完成州下達的目標任務。全縣幼兒園公辦9所、民辦71所、一村一幼1所分設124個點。其中教育部門辦學10所,集體辦學0所,民辦71所;有37個各級各類學校附設了幼兒班。共有教學班419個;在園(班)幼兒19647人,比上年增加63人。2017年離園人數為9723人。全縣共有小學校(點)120個,含特教中心1所,教學班923個,在校生41910人,比上年增加840人;小學適齡人口凈入學率99.95%;小學毛入學率115.95%;2017年小學畢業生為5699人。全縣共有普通初中學校(點)10個、其中初級中學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教學班255個;在校生13925人,比上年減少709人;2017年初中畢業生4850人。全縣共有完全中學2所,教學班69個,在校生4847人,比上年增加7人,2017年普通高中畢業學生為1699人。全縣共有職業中學1所,教學班35個,在校學生1704人,比上年增加250人,教師培訓中心1所,鄉(鎮)農民文化技術教學點38個。

科技事業

2017年,冕寧縣縣級各部門全年共申報科研項目33個,其中:省州共申請8項,受理8項,立項5項,縣級申請25個。縣級立項23個,全年專利申請量數33個。

文化事業

文化藝術事業不斷發展。年末擁有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量35972冊,農家書屋224個,文化館1個,鄉鎮文化站38個,博物館3個,文物保護機構1個。保護單位28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6個,縣級21個。
文化“三下鄉”活動、農村電影“2131”工程、“社區文化”活動穩步推進。
廣播電視事業繼續加強。全縣共有衛星地面接收站3.4萬座左右(含農村),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38座,有線廣播電視用戶0.8萬戶,電視人口覆蓋率89%,廣播人口覆蓋率92%。

衛生事業

截至2017年末,冕寧縣有衛生、計生機構304個,村級衛生室227個,病床位1197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418人(包括編製內工作人員和臨時聘用人員),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10人。鄉鎮衛生院38個。參合農民330907人,應參合率達99.81%。

體育事業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積極開展群眾體育運動,舉辦縣級運動會1次;參加省級以上運動會6次,獲得比賽獎牌21枚,其中:金牌5枚,銀牌7枚,銅牌9枚。體育人才培養力度不斷加大,業餘體校在校生人數逐年增加。
2017年,冕寧縣舉辦縣級運動會8次;參加省級以上運動會10次,獲得比賽獎牌33枚,其中:金牌9枚,銀牌13枚,銅牌11枚。

社會保障

冕寧縣城廂小學
冕寧縣城廂小學
城鄉居民增收步伐加快。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71元,增長8.7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60元,增長7.9%,人均消費支出15158元,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35元,比上年凈增1079元,增長9.67%,農民人均消費支出8912元,比上年增加534元,增長6.37%。
城鎮全部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50377元,同比增長8.2%;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56237元,同比增長10.5%;其中: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57446元,同比增長13.55%。
社會保障就業事業進一步推進。年末全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121339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1502人(其中:職工17852人,居民13650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6269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失業率2.9%。
新型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應保盡保,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2357人,發放保障金769.7萬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26076人,發放保障金5436萬元;全年實施城鄉醫療救助953人次,發放救助金183.5萬元,其中:資助城鄉低保、五保、一二級殘疾對象參保參合372.74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62人。
截至2017年末,冕寧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110728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63700人(其中:職工18848人,居民344852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6521人。

社會福利

2017年,冕寧縣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10227人,發放保障金574.5萬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10246人,發放保障金3800.4萬元;全年實施城鄉醫療救助27255人次,發放救助金787.3萬元,其中:資助城鄉低保、五保、一二級殘疾對象參保參合343.7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30人。

旅遊


風景名勝

冕寧縣彝海結盟遺址
冕寧縣彝海結盟遺址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區位於冕寧縣澤遠鄉境內,距縣城64公里,是中國唯一對外開放的衛星發射基地,該基地主要有指揮控制中心、星箭測試中心、發射場等設施。
靈山寺
冕寧靈山寺距冕寧縣城8公里,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67公里,距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80公里的省級自然風景區,是涼山州重點整合的彝海—靈山風景區的組成部分。冕寧靈山以靈山寺為中心,規劃保護面積40平方公里。靈山寺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是冕寧縣如今規模最大的宗教寺院。
冶勒省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冕寧縣北部,面積242.93平方公里。有各種動物400餘種,其中包括大熊貓、羊羚、雲豹、綠尾虹雉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二級保護動物20多種,有川滇、冷杉、峨嵋冷杉、白樺等珍稀植物103種。
彝海結盟遺址
彝海結盟遺址在四川冕寧縣拖烏區,距縣城28公里。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29日,入選四川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縣城”。
2021年1月19日,冕寧縣入選第八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