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嶼山新市鎮
北大嶼山新市鎮
北大嶼山新市鎮(英語:North Lantau New Town)是一個位於香港大嶼山北部的新市鎮發展計劃,範圍包括東涌和大蚝兩個山谷,及兩者之間沿岸拓展的填海土地。由於該計劃首期發展以東涌為核心,因此一般亦稱為“東涌新市鎮”。
(圖)北大嶼山新市鎮
北大嶼山新市鎮是香港第九個新市鎮,也是第一個在離島興建的新市鎮,主要功能是為香港國際機場提供後勤服務,同時容納不同的工商業發展,並作為抵港旅客進入香港的門廊。
按照原來的規劃,東涌新市鎮的總面積為830公頃,在2011年全面完成發展后,人口將達到32萬人。
(圖)位於東涌西岸的住宅群
東涌發展計劃第1期
屬於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的項目之一,目標人口為容納18000人。地盤平整、挖掘航道、建築道路及渠道等基建工程於1997年完成。主要建設包括富東邨、裕東苑兩個公營房屋;警署、消防局及東涌新發展碼頭等公共設施。
東涌發展計劃第2期
分為2A及2B兩期,第2A期發展計劃的填海工程由政府委託香港地鐵公司進行,1997年1月完成,基礎建設工程則於2000年5月完成。第2B期工程主要是建設逸東邨。地盤平整及基礎建設工程於1996年11月展開,2001年2月完成。目標容納人口增至87000人。
東涌發展計劃第3期
僅完成第3A期發展計劃,包括在東涌東岸填海26公頃土地、建造長約1.5公里的海提。工程於1999年3月動工,2003年4月完成。由於須配合人口增長,該期基建設施仍在規劃中。第3A期發展計劃工程完成後,東涌的目標容納人口增至108000人。
東涌發展計劃第3B期及其他未來發展計劃
將因應“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的公眾諮詢結果和最新的規劃元素等,將於2007年年底展開研究。
(圖)東薈城
不同地點的建築群具有個別的外形設計,高密度與高度建築集中於港鐵東涌站上蓋與毗鄰地區,海岸沿線將會容納中密度及中等高度的建築,而山谷地區則主要興建低密度樓房;
市中心的多層住宅樓宇,順沿北大嶼山公路的弧形公路,形成一系列層次分明的曲線,為新市鎮營造鮮明的立體感;
融入環保概念,包括建有7公里長的海濱長廊、設計成階梯層疊的通風廊等。
住宅發展與市中心
(圖)東涌郵政局
東涌市中心:富東邨、裕東苑、東堤灣畔
東涌東:海堤灣畔、藍天海岸、映灣坊、悅濤軒、映灣園
東涌西:逸東邨〔分為逸東〔一〕邨及逸東〔二〕邨〕
東涌市中心以港鐵東涌站為核心,毗鄰私人發展的東薈城,提供購物、食肆、戲院等綜合設施。區內亦建有自行車徑連接附近的住宅區,方便市民。
交通設施
東涌與市區的主要交通連繫是港鐵東涌線東涌站。原規劃在東涌西和大蚝增建車站,但因為人口增長放緩和發展規劃改變,已經擱置興建。
東涌市中心是由市區前往大嶼山各區的重要轉駁點,由大嶼山巴士營運的多條主要巴士線均有設站,而市民亦可乘搭接駁巴士線前往香港國際機場。
駕駛人士可使用北大嶼山公路來往市區。
(圖)在東涌第17區興建的體育館、社區會堂兼圖書館
關於北大嶼山新市鎮的日後發展,該計劃建議:
在小蚝灣港鐵車廠西部,辟設一個包括公共交通交匯處、“泊車轉乘”設施和港鐵車站的跨境交通樞紐;
在小蚝灣港鐵車廠沿岸,填海造地興建物流園;
在東涌東部的填海區長遠發展為主題公園或作大規模的康樂用途;
東涌將發展為一個可容納22萬人口的新市鎮,並將建設可供整個大嶼山使用的區域設施,如分區醫院。新市鎮的擴展則會集中在東涌西部和東部;
在東涌北岸擬建的市鎮公園內設立大嶼山博物館,並在東涌炮台遺址辟設生態旅遊中心。
[1]官方網站 http://sc.info.gov.hk/TuniS/www.cedd.gov.hk/tc/about/achievements/regional/regi_tungchun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