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街

青海西寧東大街南側的街道

莫家街位於西寧市中心東大街南側,與飲馬街相對。莫家街迄今已經有六百年的歷史了。在今天的西寧人和外地遊客眼中,莫家街就是一個青海美食集中區。青海的釀皮炒涼粉、酸奶、油炸糕、面片、抓面等這裡應有盡有。

簡介


莫家街
莫家街
莫家街據明朝嘉靖年間民間傳說,京都禮部官員莫懷谷,家中珍藏“溫涼盞”一隻。此酒盞盛酒,冬溫夏涼,酒味醇香,被視為珍奇。后被嚴世番知曉,便仗勢搶奪。莫懷谷拒不交出,嚴世番串通其父嚴嵩,用莫須有罪名貶莫懷谷到西寧。莫懷谷來西寧后便在此處修宅建院,並在今雷鳴寺街南面修建“莫家寺”一座,寺內塑三尊大菩薩像,並供莫氏祖宗靈位,為莫氏宗祠,寺修成后即以寺名為街名,故稱莫家街。莫家街中段偏南為莫家養豬地方,稱“豬圈台”。南段原是莫家養馬地方,稱“馬房口”。
莫家街之名一直沿用至今。二十年前莫家街北起和平餐廳,南至市五中學後門。隨著西寧的大發展和市場經濟的繁榮,和平餐廳已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即將開業的亞都百貨、亞都賓館。如今莫家街是一條集餐飲、副食、小區為主的商業步行街,慕名中華名小吃及青海地方特色小吃的遊人比比皆是。今莫家街夜市與大新街夜市遙相輝映,是市民、遊客夜生活的好去處!

歷史


莫家街
莫家街
莫家街是西寧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迄今已經有六百年的歷史了。今年,原莫家街市場搬遷到了莫家街綜合農貿市場,屬於莫家街的歷史再次被刷新,但是關於莫家街的傳說並沒有消失,依然留在人們的心中。
關於莫家街的來歷說法不一,但是相同的是莫家街的來歷都與莫家有關。故事的開頭要從元末開始,據說在元末群雄爭霸的烽火中,安徽壽州人莫得投奔朱元璋,后在隨軍征戰中屢建功勛,被明王朝冊封為西寧衛世襲指揮,坐鎮西寧。后其子莫雲繼任此職,並因功再加封指揮同知。由於爵位是世襲的,所以莫氏後人即在今莫家街一帶建起私邸,並在私邸附近建了莫氏宗祠,人們稱其為“莫家寺”。寺前的街巷,也漸漸被稱為莫家街。
莫氏一脈在西寧為官兩百餘年,到莫與京已達到了家族顯赫的頂峰。據《高原古城地方志通訊》載,今莫家街南段原為莫家養馬的地方,後人稱此地為“馬房口”,位於今五中操場一帶。
莫與京去職后,家境轉衰,其後裔流落南川,最後落腳在今湟中昇平鄉一山溝,此溝后命名為莫家溝。莫家溝曾名“靖邊堡”,今該溝郭家灣尚有其遺族居住。莫與京墓在今東區曹家溝北,遺跡尚存,人稱“莫家墳”。
除此之外,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明朝嘉靖年間,京都禮部莫懷古家藏稀世之寶“溫涼盞”一隻。傳說用“溫涼盞”盛酒,冬溫夏涼,酒味醇香,被視為珍奇。後來,“溫涼盞”的稀奇之處被當時的權臣嚴嵩之子嚴世蕃得知,倚仗父勢,嚴世蕃急欲搶奪,但是莫懷古不為權勢所動,拒不交出“溫涼盞”。嚴世蕃見搶奪不成,便串通其父嚴嵩,用莫須有的罪名貶莫懷古到西寧。莫家來到西寧后就在今莫家街建宅,還在今雷鳴寺街南面修建“莫家寺”,為莫氏宗祠,寺修成后即以寺名為街名,故稱莫家街。
關於“溫涼盞”,也流傳著一些說法。據說“溫涼盞”是“一捧雪”的別稱,它的身份有兩重。一是“一捧雪”玉杯,為明代玉器珍品,因杯中斟酒,夏日無冰自涼,冬日無火自溫,所以也叫“溫涼盞”。至於名叫“一捧雪”是因為“酒入玉杯,有雪花飄飛”之妙。二是有明末清初戲曲大家李玉創作的劇本《一捧雪》,劇本的主人公就叫“莫懷古”,而劇中情節也與莫家街的傳說大體一致。
兩個故事有不同之處,也有相同之處。但是老西寧人對於“馬房口”依然存有記憶。今年已經76歲的劉老先生一直住在前營街,他指著西寧五中的操場告訴我們,他小的時候,那裡就叫“馬房口”。
無論歷史是怎樣的,莫家街依然在那裡。走過多年,靜默不語。

交通信息


市內乘公交105路到莫家街站下,2路、14路、20路、22路、23路、25路、32路、41路、81路到石坡街口站下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