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

霧是一個漢字,讀音為wù。意思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氣,遇冷凝結后飄浮在空氣中的小水點。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雨務
漢字部件分解: 雨夂力
筆順編號: 1452444435453
筆順讀寫: 橫捺折豎捺捺捺捺撇折捺折撇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霧
wùㄨˋ
1. 接近地面的水蒸氣,遇冷凝結后飄浮在空氣中的小水點:~氣。~靄。迷~。雲~。~淞(通稱“樹掛”)。
2. 像霧的東西:煙~。~劑。噴~器。
方言集匯
◎ 粵語:mou6
漢英互譯
◎ 霧
brume fog mist reek
English
fog, mist, vapor, fine spray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霧
霧wù
〈名〉
(1) 接近地面的空氣中的水蒸氣 [fog]。由於接觸較冷的地表,因而凝結成小水滴或冰晶,使能見度不足一公里,就叫做“霧”,與雲的區別只是霧較貼近地面;有時區別於靄的是不太透明。如:大霧;濃霧;霧合(如雲霧般的聚合);霧析(霧氣消散);霧岑(雲霧繚繞的山峰);霧卷(霧氣離散);霧杳(霧氣深廣的樣子);霧會(如雲霧般聚集在一起。形容其多);霧駁(形容事物像霧色一樣斑斕駁雜)
(2) 像霧的許多小水滴 [spray]。如:噴霧器
詞性變化
◎ 霧
霧wù
〈形〉
(1) 比喻輕細的 [light]。如:霧綃(像薄霧一般的輕紗)
(2) 比喻濃密的 [dense]。如:霧鬣(細密的鬣毛)
(3) 昏晦,昏暗 [dim]。如:霧塞(形容昏昧)
(4) 比喻頭髮的堆卷盤旋,有如霧氣的舒騰 [scattered]。如:霧鬟(形容女子頭髮像雲霧般的堆卷盤旋);霧鬢風鬟(形容女子髮髻鬆散的樣子)
常用片語
霧沉沉 霧化 霧裡看花 霧茫茫 霧氣 霧騰騰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韻會》亡遇切,音務。《爾雅·釋天》地氣發,天不應,曰霧。霧謂之晦。《注》言晦冥。《釋名》霧,冒也,氣蒙亂覆冒物也。《廣韻》元命包曰:隂陽亂為霧。《禮·月令》氛霧冥冥。《玉篇》本作霿。《廣韻》同霚。《集韻》同雺。
又《集韻》謨蓬切,音蒙。
又蒙弄切,音幪。
又莫鳳切,音夢。義同。

說文解字注

籒文霚省。洪範曰蒙、古文尙書作曰雺。徐邈音亡鉤反。宋世家作曰霧。霧卽霚。霚者、雺之小篆。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moɡs見爾雅,說文作霚
moːŋ見史記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亡遇去聲三等合口去十遇mi̯umĭumiomiomɨomiomuə̆wu4myohmiuh元命包曰隂陽亂為霧爾雅曰地氣發天不應曰霧釋名曰霧冒也氣蒙冒覆地之物也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修正)八思巴字(其他形式)音譯音譯(修正)音譯(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ꡓꡟwuʋu去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魚模合魚模去聲合口呼ʋu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亡暮五暮去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二孤古故陽去雲霧煙霧